田秀琼
[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单用阿莫西林)与治疗组(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指的是一种以胃黏膜腺体为主要特点的消化系统病症,临床中主要体现为嘈杂、饱胀、腹痛以及上腹隐痛等症状,患者会在进食以后呈现为加剧的现象,大部分患者同时并发消瘦、乏力、暖气以及食欲减退等现象。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鉴于此,我院从2014年开始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方案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单用阿莫西林)与治疗组(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每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7.3±7.3)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为(3.3±1.5)年;根据腺体萎缩情况分型,轻度7例,中度15例,重度4例。治疗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7.1±7.7)岁,病程11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6±13)年;根据腺体萎缩情况分型,轻度8例,中度14例,重度4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每次口服0.5g,每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果胶铋进行治疗,每次口服2粒,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两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包含生活习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作息时间指导。
1.3 临床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通过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病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通过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病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胃粘膜病灶没有任何变化或者加剧的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1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4/26);治疗组患者仅发生2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2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中的一种,主要广泛性或者局限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一些患者只是体现为恶心、上腹不适以及暖气等消化不良的情况,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如果沒有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疾病会引发为上皮或者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的进程中出现发育异常的现象,存在癌变的隐患
阿莫西林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够快速与菌体内部的转肽酶进行结合,有效阻断菌体通过转肽酶合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方案,促使菌体内细胞壁的损水份持续渗透,快速转变成球形体,最终破裂溶解,使得菌体引发的炎症反应被抑制,最终实现消炎的目标。
果胶铋是一种以果胶与铋共同生产的不定的复合物,患者进行口服以后,能够在胃黏膜上产生一层保护性的薄膜,同时能够针对胃粘膜上皮细胞产生刺激,使其不断分泌黏液,以此来加强对黏膜的保护效果。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用阿莫西林,并且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