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的几点思考

2016-10-21 21:34王远才
山东青年 2016年5期

王远才

摘要:近些年“国学热”的兴起,引发人们对国学现代化、国学未来、国学价值的再思考。通过对长沙市四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笔者论述了国学危机犹在和兴国学,民之所向,并创造性的提出了国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关键词:国学热;国学危机;兴国学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思想学术,包括以儒、道、释为主的传统思想,经史子集为中心的学术文化及一切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成果。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同一概念,但很多时候它们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在本文中将不进行严格区分。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外的月亮圆”的思想渐渐消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尊崇自己的文化。为更好地了解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国学状况和态度,笔者于2016年3月,对长沙市四所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学院)进行了一次题为《关于大学生国学状况和态度的调查问卷》。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其中中南大学38份,湖南大学60份,湖南师范大学48份,长沙学院48份),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这次问卷调查选择大学生群体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大学生的国学水平和状况,是对国学情况的最高反映;大学生对国学的态度关乎国学兴衰。

一、国学危机犹在

近些年,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的研究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安微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等等。显而易见,国学确有兴起之势。

讲国学危机,主要强调整个民众对国学的了解、认识、学习危机。在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对自己国学水平的评价差(3—4分)和很差(1—2分)的有43人,占比约为22%。大部分学生感觉自己的国学水平一般(5—6分)共计129人,占比66%。《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读过一本以下的共143人,占比约为74%,且其中37%的同学只读过《论语》,34%的同学一本没读。上大学以来没有再自学国学的同学共有151人,占比约为78%。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国学情况不容乐观,何谈基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和创新。传统文化是一个大的集合体,不学习、继承、发扬,里面的东西就会慢慢的、一点一点的以人们浑然不知的方式消亡,当我们觉察时,往往就到了“癌症”晚期。

近些年的“国学热”,不免有点虚热。国学成为某些人获取名利的工具,他们通过传销式推广,达到聚敛钱财的目的。那些听国学课的人,看些国学书的人,也往往带着功利性的心去学习,总期待着从中获取一些拿来即用,用之即有效的法宝,使自己的企业焕然一新、事业飞黄腾达、人生翻开新的一页。孰不知国学不是生意,更不是工具。国学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位炎黄子孙都应该知道和了解,都应具有这样的“基因”。局部的“国学热”,快餐式的国学消费,象牙塔里的国学研究,不足以化解国学之危机,因为这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敬畏、热爱、传承。因此“国学热”的常态化,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兴国学,民之所向

虽然国学危机犹存,但值得欣慰的是,兴国学,乃民之所向。问卷调查中,上大学以来有过学国学想法的同学有111人,占比约57%;在和英语的比较中,选修国学的同学占比为53%,超过了英语;对学国学有兴趣的同学有164人,占比约85%;认为大学里增设国学公共课,利大于弊的同学有167人,占比约为86%;赞同兴国学,大学生当担此重任的有157人,占比约81%;赞同大学里增设国学公共课和认为兴国学有必要的同学都达到了惊人的172人,占比高至89%;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兴趣、认同感、自信,都愿意去更多的学习传统文化,也都希望中华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三、兴国学的五个阶段

(一) 观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经济人”的角度,不少人不禁会问学国学,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价值在哪里。像大而空的讲学国学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可以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这样对民众的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能不能给学习国学一个实实在在的意义和价值,能不能给学习国学一个实实在在的动力,关系到国学兴败、文化强弱。我们需要学者的苦苦呼吁和一些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我们知道习总书记是很推崇传统文化的。他曾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讲过:“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当代马克思理论著作;做好领导工作必须的各种知识书籍;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在《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一文中,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说明中澳虽远隔重洋,但历史和现实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他在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讲话中引用“尚贤者,政治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来表达党和国家对选人用人的重视。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无疑给全国人民做了很好的榜样。

(二) 制度阶段。英语的重要性难道真大到可以让所有中国学生去学习的程度?中国学生难道有如此多的人有兴趣学英语?目前的英语教育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当然这无法量化衡量,但却一直存在怀疑。高考要考英语,四六级英语成绩也是政府、企业选拔人才的几乎是必设门槛,学生如何不去学,家长如何不督促孩子去学。当下英语教育体制、模式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惯性。英语作为语言,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一种工具,掌握这个工具的方法很多,是不是要掌握这个工具应该让市场说了算。然而我国的英语教育模式和体制显然让英语学习具有强制性,成为一种负担,让英语成为了门槛、条件、资格。英语在很多学生手中不是成为了可用的工具,而是成为了除了占用自己更多的学习时间之外,没有其他更多意义的任务。而且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英语让他们在高考、就业面前更显劣势,从这个角度讲英语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英语都可以制度化,国学更没有理由不这样。甚至,国学取代英语又何尝不可。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国学远远比英语有效的多。宣传让我们有意识去学,制度建设才会让我们产生持续的动力去学,真正实现从心动到行动。我们不得不承认主动性去学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上面的问卷调查说明了这一点,大多说学生有想法难行动。制度要求不免有被动之嫌,但是这最终会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这是基于从主动到主动的巨大困难,社会环境和教育環境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营造让人们主动学习的氛围,而且好的环境氛围是一点一点形成的,其往往是后来的产物,而不是开始的措施。换句话说,它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三) 实践阶段。前面的阶段是让我们去学,无论是被动也好,还是主动也好,只有脑子里有了,骨子里有了,才谈得上用。只有学习过了,才有可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对整个国家、社会的价值以及对个人的价值,并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被动吸收到主动吸收的转变。传统文化如果没有实践意义和当代价值是很难留存下来的。国学无疑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价值。国学可以化解我们心灵的危机,解释当下的困境,救赎迷惘的灵魂。比如,《道德经》中的“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告诉我们要懂得满足;“上善若水”教育我们修静不争;还有老子的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如果我们早点意识到,而不是埋头发展经济,是不是全国各地的雾霾,将不再是今天的新闻。再比如,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来助君治天下。可见《论语》的智慧不容小觑。国学的价值与力量,往往是无形的,很多民众无法体会与感知,当失去时才会发觉它的弥足与珍贵。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地社会中,人们变得更趋于急功近利、安逸享乐,更关注金钱与效果。这也是传统文化被“冷落”的原因。

(四) 创新阶段。实现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创新,一言以概之,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国学的与时俱进,实现国学的现代化。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文化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前不久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一篇第三章主要目标中提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依靠什么,依靠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在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其根本的着力点也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强”是由内至外的,而这一点只有民族文化能够赋予,失去民族文化内容的文化建设,只能做到大而不强。大让人看到,强才让人学习、敬畏。

(五) 输出阶段。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让世界认可自己的文化。这是兴国学的最高阶段。文化认同的逐步实现,也是赢得世界尊重的过程。也只有达到这一阶段才可以说得上国学兴。撒切尔夫人有本书,叫做《治国方略》,有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人的自尊心,她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文化输出首先必须建立在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入学习基础上。没有自己的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何谈输出。当今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每一位中国人都是文化输出的载体,因此每位中国人都应该学习国学,了解传统文化,具有国学素养和传统文化的气质。

我国文化出口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合计369.7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足1%。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仅占4%,这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还很不相称。文化出口不足,文化影响力弱,说明我国文化在全球的接受度不高,也说明我国的文化创新不足,文化强国任重而道远。

这五个阶段,并没有时间先后的划分,它们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实践、创新、输出阶段的成功会强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提高对国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国学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包括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在以一种令人不易感知的点滴式的方式消减着。对我们而言能看懂一些《论语》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少,少至一人。因此,国学兴、兴国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学习、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曉鹏.论国学与现代化[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