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东胜��
摘 要:纵观高中美术课的发展历史,从开设之初到内容多元化,从低级别到高地位,从不了解到重视,高中的美术课在我国高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发展越来越快。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模式
“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作为高中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内容与方法与传统高中美术欣赏课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情感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美术鉴赏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的变化,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與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强化美育意识,提升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
一、创新高中美术鉴赏能力,提升课程质量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突出学科特点,尽力避免在课堂中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或者直接套用教材中的语句,这样学生有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无法在课堂中得到充分消化,会让学生本以为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变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这不符合高中生对美术作品研究的深度,也不符合美术欣赏的学科特点。在对优秀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分析,而不是单纯进行知识灌输,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鉴赏的重点,避免学习过程出现盲目的现象,同时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例如,在指导学生对名画《蒙娜丽莎》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蒙娜丽莎》这幅经典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作时,由于蒙娜丽莎长得非常漂亮,为了在画中充分地表现出来,他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后才着手创作。达芬奇在描绘乔孔达夫人的过程中,为了自始至终地使夫人感情温和、面带笑容,他不断地在夫人的周围安排音乐师、歌手以及舞蹈家等。结合这幅画作可以看出,一种永恒的微笑呈现在夫人的脸上,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美好。
二、精心设计、实施课题教学方案
根据《高一美术鉴赏课教学实施方案》编制个人《学期教学计划》,分课题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其设计质量的高低与实施的好坏,决定了该课题教学的成败。“教学设计是我们教师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新兴桥梁学科。”教学设计的模式多种多样,我主要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模式,其过程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活动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调整内容与策略六个环节。”
三、转化角色,师生同创新知平台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高中生而言,很多知识从网络上就能很容易获得。尤其是美术鉴赏课教材文本里的知识内容,学生们轻易就能从网络上查到。为此,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单一的美术学科知识的传递,而应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研讨美术文化交流的平台。高中美术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共同创造新知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能够提出问题,探究美术文化对自己成长的作用,而不能仅仅是接受美术教师所传递的知识素材。在互动式教学活动中,可以学生做教师,教师做助教,转化师生课堂角色,让学生以主人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互动,力求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发展,并以此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翁态度学习高中美术鉴赏课程。
四、激发兴趣、引起共鸣,主动参与
在传统美术欣赏教学中,常用教学方法有讲述型、演示型、实践型等若干方法,但大多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自主活动较少。这虽然也是一种学习美术的途径,但都用这种方式则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课堂里死气沉沉,很多学生受学业的影响在美术课上做起了数理化作业,根本谈不上激情创造与主动参与。在新课程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多想办法,让学习方式多样化。多媒体演示、歌曲、影视片段等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容易引起共鸣,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郑州市31中王金凤老师在讲授《外国雕塑撷英》一课时,加入奥运会关于古希腊雕塑的视频,使学生在视听上同时达到震撼,激起探讨外国雕塑的兴趣。另外,可以把辩论、讨论等活动时常贯穿在教学中,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让课堂变得更生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美术鉴赏能力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关注,其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教育中,很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其重视程度不足,这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改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而且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鉴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红婷.我们该从教学模式中获得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8.
[3]麦曦.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