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妃
【摘 要】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诵读方法培养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能力。朗诵既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发展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朗诵习惯任重道远,教师必须通过多样活动让学生掌握朗诵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诵指导;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学习的源头在哪儿呢?是朗诵!
朗诵是阅读之本,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促进思维发展。声情并茂的朗诵更能触发学生的情感,增强理解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知识白纸”的阶段,常出现错读或断句等现象。朗诵在低年段的语文教学里举足轻重,那么如何在低年段有效开展朗诵【摘 要】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诵读方法培养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能力。朗诵既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发展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朗诵习惯任重道远,教师必须通过多样活动让学生掌握朗诵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诵指导;策略手,为朗诵奠好基石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读准每个字是朗诵课文的基础。扫清生字障碍是读通顺、读流利的前提。而生字的认读就需借助拼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n与l,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记好生字。只有让学生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吐字清晰,朗诵的基石才算奠好。
(二)由词入手,为朗诵立好柱梁
低年段的学生为了不错字、不漏字,特别喜欢逐个字点读,但这种读法往往失去了朗诵的味道,常出现断读、拖读、唱读等不良的读书习惯。如果课堂上有一两个这样的声音,其他同学也很快被“传染”。因此,在学生学习生字后,就要带上课文中的词语一同多读。在读好词语时,教师应注意轻声部分要读得短而轻,变调词语要实事求是,如“一”“不”等。在低年级的教材中较多出现上述情况,只有落实好词语关,朗诵才能得心应手。
(三)由句入手,为朗诵搭好框架
读好一个句子,就是读好一篇文章。低年段课文中的句子较生动,内容也较贴近生活,学生易懂,并且容易上口。在指导学生读好句子时,教师要着重于有感情地朗读。抓准关键词、标点符号,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得学生朗朗上口。另外,还应注意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来读,停顿得当。如教学《乌鸦喝水》时,读到“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可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自己上完体育课后口渴的感受,从而体会乌鸦的着急和难受。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把情感迁移到朗诵上去。由字至词,由词及句,由句到篇,螺旋式的指导朗诵,是有效培养低年段学生朗诵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激发朗诵兴趣,需要形式多样的活动
布卢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朗诵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体现语文味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一)情境导读
低年段的学生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而文字本身就是抽象的,学生极易感到枯燥无味,有感情朗诵就成了摘不到的月亮。其实朗诵是需要情境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理解课文,输出声情并茂的朗诵。创设情境的方法也有很多,例如:多媒体课件、联系生活实际、动作体验、联想、播放音乐等等。在教学《荷叶圆圆》时,笔者就通过让孩子扮演蜻蜓、青蛙、小鱼儿的动作融入课文的朗读,结果学生不但读得好,还迅速地把课文背了下来,一举两得。
(二)示范引诵
低年段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不丰富,对文本的情感线拿捏会有难度。范读能给予学生一个方向、一个轨道。范读可以是课文录音,可以是教师范课,也可以是学生范读。首先是教师范读。低年段的教学重在识字与朗读,这决定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把范读设计入内,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会以老师的范读为榜样去模仿。其次学生范读更是要大力提倡,既能给学生树标杆,又能增强学生的成功感,让更多的学生敢于张大嗓门响亮地朗读。通过范读,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唱读、拖读的坏习惯。
(三)合作领诵
同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朗诵也可以在这两种形式下进行。课堂上老师难以保证每个学生的朗诵都能指导到位,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朗诵情况。而且在生生合作时,学生会相互提意见,互相促进。有些课文需要分角色读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角色的体验朗诵的乐趣,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四)比赛激诵
朗读是容易疲劳的,低年段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通过各式小比赛来激发促进学生的朗诵水平。例如: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开火车赛读、表演读等活动。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下,学生的朗诵欲望得以释放,同时他们也从中学习到别人的正确读法。通过小比赛,教师还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朗诵能力,以便于培优扶差。学生也从中得到同学和老師的肯定,从而更喜欢朗诵。一个个的小比赛其实就是一个个小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积累,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是相得益彰的。
(五)评价促诵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低年段的学生就最喜欢听到别人的赞赏了,老师的表扬更是让他们眉飞色舞,他们会牢牢地记住老师表扬了自己哪个方面,以后会在该方面做得更好。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注意多激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注他、欣赏他的。教师对学生的朗诵评价可不能过于笼统,简单的一句“你读得真好!”“你很棒!”是无法指引学生的,教师应根据学生朗诵的情况去评价,如“你读得很通顺流利。”“孩子,你读得特别响亮清晰。”等,让学生知道怎样才叫读得好。只有清楚定义,孩子才能朝正确方向前进。多形式的朗诵活动,可激发学生乐读、爱读、享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中高年段的学习夯实坚固的基础。
三、开拓课外朗诵,倡导亲子共诵
单纯在课堂上朗诵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有家长的陪同与辅导,那效果会事半功倍。此外学习语文本身是就用于生活的,开拓课外朗诵既可以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还也可以增强亲子关系。在学校有老师与同学,在家有家长,孩子在一个浓厚的朗诵氛围中,自然而然朗诵的能力也会提高。
低年段学生的朗诵能力是需要点滴积累的,需要教师悉心的指导,让我们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朗诵吧!
参考文献
[1]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05).
[2]王风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