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下大数据化实验室管理以及改革

2016-10-21 16:10杨宏敏史蓓蓓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法制建设实验室管理大数据

杨宏敏 史蓓蓓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号召,高校实验室建设应遵循法制建设和大数据的应用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和改革,做到高效节能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以至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文建设在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法制建设 大数据 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207-02

随着我们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深入,实验室也在进行相关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改革力度,实验室改革包括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内容,同时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做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投资效益,是每所高校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而“大數据”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及互联网的实验室管理技术正在兴起,这就解决了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关系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发展,因此实验室是高校的重点中的重点,是高校的灵魂之地。

一、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大力普法。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大数据

1.概念以及特征

1.1一般比较公认的“大数据”概念是:数据量大;数据处理迅速;数据类型多样;数据价值高,密度低。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将大数据定义为:为更经济地从高频率的、大容量的、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价值而设计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另一个对大数据较为抽象的概念是,一种在数据量增长迅速、信息来源繁多庞杂中,实现管理智能的思维形态。

1.2 4V特征:为Volume(数据量大)、Variety(种类多)、Value(价值低)、Velocity(高速处理和响应)。

2.“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2.1如何将复杂的数据整合成有机合理的结构成为面临的问题。

2.2时效性即对数据处理系统的高速、低耗要求是一个挑战。

2.3涉及隐私保护等安全问题,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重要方面。

2.4高能耗是大数据发展的制约瓶颈。

2.5大数据分析结果差异化。复杂的分析过程导致差异的分析结果,差异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反而可能制约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实验室管理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1.缺乏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数据采集。随着社会对人才的渴望,高校在不断扩招,就现在的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教学与管理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仪器落后,实验用房与配套器材滞后的现状。尤其在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科学管理上,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尤其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报废等数据,实验试剂和耗材的信息,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信息,实验室管理文件信息等数据采集不全面,不完整,从而反映不出事物的真实性。这就导致高校实验室教学不能达到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学以致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并且还导致了大量的空间,器材以及耗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教学当中,主要还是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学生被困在一个围城里学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现在的大多数实验室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实践性,但是缺少综合性与创新性。现在学校所开设的实验都是些点对点的实验,而不能形成一个面,主要是由于各个实验室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就导致了综合性教学难以实现;实验课程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在采集数据中也不能做到采集数据完整性和实效性。完整性指信息的统计不仅有简单的数据,还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数据。实效性是指对采集的数据及时更新,如实验室易耗品的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仪器的预约状态等。

3.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培训。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却没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而且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器材维护和卫生。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专业的或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其最主要的原因学校的管理层对实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都是靠着普通的安保人员和一些代课少的老师来兼职的,但是许多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却是这些人员无法提供的,这就导致了实验室器材与设备的维护效率低下、损耗过快,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监管意识的缺乏,往往也会使得实验器材(尤其是一些小型仪器或易耗品)的遗失。

4.管理方法落后,与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机结合。首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制度》、《事故责任与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其次,高校实验室信息(包括仪器设备、教学实验、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等信息)具有数量大、分布广、变化较为频繁、交流需求迫切等特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实验室的要求。在法治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管理和相关数据不能有效的结合,这就导致实验室管理的总体效率低下,离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差的很远。

5.实验室管理监督工作滞后。实验室的管理监督工作,是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实验室质量满足教学、科研要求的重要方面,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着缺乏健全的实验室监管制度、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许多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管也不到位。

四、运用法制观念和大数据解决以上的不足

1.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是实现实验室各项功能的基本保证。运用门禁系统取代门锁,刷卡出入,视频监控系统可对实验室进出人员控制和监督,并促进实验人员责任心的建立。远程实验室仪器控制和报警系统,可帮助技术人员远程控制实验仪器的操作和电源开关,及时监控实验室仪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动态。

2.实验室试剂耗材的管理

通过数据库对试剂耗材的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试剂耗材进行预定和补充,对未来的实验所需加以预测分析。同时对试剂耗材的供货方式,供货速度,供货厂家等分析,可对供货商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保证试剂耗材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3.实验仪器标准化网络管理

实验仪器的二维码识别管理系统,可保证实验仪器从入库,使用,维护的全网络公开、开放。实验室仪器的预约系统可保证大型仪器管理共享,保证仪器的高效使用。使用全程电子记录和监控,可有效统计和分析仪器的使用率,对今后仪器购买提供有效数据。另外,反馈的数据提供进一步的网络支持,使我们的数据库更加完善。

4.实验规章制度和课程多样化学习

写实、生动的动画模拟,可以将刻板文字化的规章制度转化更易接受和领会的方式,加深制度的学习和认识,避免实际中因制度不严格执行导致的失误。很多在现实中危险的事故和实验,可结合大数据的分析和模拟,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实验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和探索,以避免真正危险事故的发生。

5.实验室人员管理升级与升级管理

人员管理可在数据系统中划分不同角色,分配不同权限,承担相应义务。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是为更好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实验技术人员可根据现象分析、统计分析,积极协助科研人员的技术开发、仪器升级等工作,并通过数据系统及时了解实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 改革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有机统一起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使实验室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崔德凤,张永红,沈红.浅谈高校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J].北京教育,2013,(2):48-49

[2]李密生,忻圣婷,肖欣.基于校园网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4,(4):61-66

[3]张意轩,于洋.大数据时代的大媒体[N].人民日报,2013-01-17.

[4]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2014,48(6):957-972.

[5]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4):10-16.

[6]霍夢兰.大数据时代的问题挑战与应对策略[J].科技视界,2014,(34):206,311.

[7]王萍丽,吴政,吴英昊.大数据时代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2014,(12):47-49.

[8]常薇,肖媚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9]蒋爱凤,胡喜.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10]牟英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2).

[11]黄易.高校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研究[J].社会发展,2008(2).

猜你喜欢
法制建设实验室管理大数据
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SSH架构的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论高校电子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