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环境危机治理实现绿色城镇化建设

2016-10-21 16:11李卓然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展

摘要: 在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雾霾以及水污染。环境危机的出现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应对环境危机进行治理,通过科学规划、问题治理等多方面入手来推动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环境危机治理与绿色城镇化发展为题,阐述了相关内容,并提出了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危机治理;绿色城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58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等多方面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了破坏。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治理环境危机,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1 环境危机治理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

1.1 对绿色城镇化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

西方国家在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发展规划,例如美国克里夫兰市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提出了要全面整合的生态城市议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体系,然后在确定规划没有问题之后才开展实施工作,这样的工作流程是非常科学的,可以有效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大幅度调整的情况。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也可以借鉴此种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之后实施建设。我国针对绿色城镇化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具体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还明确了每个阶段的目标、实施步骤以及政策,例如税收减免政策以及投融资政策。同时对污染者付费制度进行完善,通过高标准、高收费的污染费标准来促使相关部门降低环境污染。提倡绿色消费,国家应针对绿色消费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此来激发人们绿色消费的积极性,促使消费方式转变的完成。

1.2 构建绿色城镇化多元投入机制

绿色城镇化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单独依靠某一方的资金支持来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种情况,应构建多元投入机制,让更多的人员投入到绿色城镇化建设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在绿色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将绿色城镇建设所需要耗费的资金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部分,增加资金投入数额,要保证公共财政投入的资金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之上的[1]。同时,逐渐完善生态补偿财政支付制度,将因为生态发展而不得不被限制的区域或者是对因为配合生态发展而经受的损失进行补偿。提高对市场机制的重视程度,通过财政方面的政策支持来让更多的大型企业或者是银行投入到绿色城镇化建设中,以此来增加资金数额。

1.3 着重处理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城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西方国家主要是解决突出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城镇化发展,这一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例如新加坡环境危机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缺乏,而新加坡政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水资源价格进行调整等,还构建了水源保障体系,这些措施都是围绕水资源缺乏来进行的,较强的针对性促使这些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新加坡水资源缺乏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2]。由此可以看出,在推进绿色城镇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该重点解决突出问题,比如说雾霾以及水污染。就雾霾问题来说,要做的就是确定区域治理理念,同时对机动车污染进行控制,然后对能源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需要加强公共交通的发展。这样的环境危机治理方法和以往面面俱到的治理措施有着一定的区别,此种治理方式经过实践检验后证明更加有效。

1.4 通过公众监督以及社会力量来做好绿色城镇化建设

西方国家在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群众的力量,通过公众的监督有效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这一成功经验在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适用。我国政府可以从学校、企业以及社区等方面入手,打造绿色的学校、社区以及企业,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生态文化实践基地,将和生态环境有关系的信息都公开,让公众了解这些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来监督政府行为。在实际开展绿色城镇规划的过程中,也应让公众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相关部门从中筛选合理的建议并予以采纳,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规划更加的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公众参与到城镇建设中的积极性,而且公众的监督也对城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地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在规定的时期内将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告知公众,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不受侵犯。

2 结语

我国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当前存在的环境危机进行有效的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应明确治理的重点,并根据重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当重点问题解决好之后,才能够循序渐进的解决次要问题。与此同时,在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鼓励公众参与其中,让公众针对城镇化建设提出看法,通过采纳公众的建议来完善建设规程,同时,让公众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监督,从而保证绿色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进行。

參考文献

[1]蒋莉,徐晓兰.当前我国环境危机及治理思路[J].理论探索,2010(06):122-124.

[2]李敏,刘光峰.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危机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3(07):84-86.

作者简介:李卓然,本科学历,吉林省冶金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