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娟 王宇
摘要:针对当前国家玉米临储政策的取消,玉米价格下降,国内玉米供过于求的现象,减少常规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玉米种植业结构已成为必然趋势。通化县是国家鲜食玉米质量安全示范区,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特色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F127.3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08
特色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是对甜糯玉米采取新的农技农艺结合的方式,通过机械深翻、机械播种、一次性施肥和采用专用降解覆膜,使玉米在东部山区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能及时出苗,保证土壤墒情,控制地温,显著提高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地力和肥效,从而达到增产、增收,使玉米每亩增产20%左右。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提升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推进步伐,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主要手段。青贮玉米在吉林省面积逐年增加,已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模式。
1 环境特点
1.1 气候特点
通化县无霜期125~145天,年活动积温在2600℃~2900℃以上,年降雨量880毫米。
1.2 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棕壤土,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土壤pH值在7左右。
1.3 环境条件
一般在远离其他籽粒玉米播种区,隔离区距离在300~500米,或者种植高稞作物及树种隔离,防止品种不纯。
2 选种及田间管理
2.1 品种选择
根据通化县气候特点和生态条件,选用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耐密品种,生育期活动积温比常年活动积温少100℃左右的优良玉米品种,如京科糯2000和天紫23、垦粘1号。
2.2种子处理
2.2.1 晒种 播种前15天,将种子晾晒2天。
2.2.2 种子包衣 在播种前5~7天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做好病害预防工作。选用玉米多功能种衣剂进行包衣,按照药与种的比例湿拌均匀,阴干后播种,催芽播种的应先催芽后包衣,严格掌握包衣剂的使用剂量,以防药害。
2.2.3 试芽 播前10天,进行1~2次发芽试验,如果发芽率达到95%以上,则可进行单粒播种。
2.3 选地选茬
2.3.1 选地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业区相对比较单一,同一作物之间没有相互授粉现象,以保证玉米的纯度及口感。
2.3.2 选茬 前茬应选择大豆或玉米茬,尽量不要选择水田。
2.4 整地
2.4.1精细整地 推广秋翻整地,通过耕翻、清除杂草上的虫卵和幼虫等。要求翻地深度达25厘米以上,结合翻地(春翻)深施底肥,并及时耕耢,平整土地,做到不漏耕,无坷垃,无堑沟。
2.4.2 顶浆打垄 于4月中下旬整地,三犁成垄,底肥深施,亩用尿素10公斤、三元素12公斤,随打垄,随镇压,注意保墒。
2.5 施肥
2.5.1农肥 每亩施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于深翻地时一起施入。
2.5.2化肥 如果农肥不足,生育期追肥可用尿素30公斤,60%磷酸二氢钾(氮含量6%,五氧化二磷12%,氧化磷42%)15公斤。如果农肥充足,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0公斤加硫酸钾5公斤。
2.6播种
2.6.1播种时期 当耕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12℃,含水量20%左右時,开始播种,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可在地温稳定通地10℃时,抢墒播种。通化县一般在4月15~30日进行播种。
2.6.2 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化播种或者半机械化等距点播,等距垄上埯种,一穴一粒,株距20~22厘米,行距50厘米播种。
2.6.3 播种深度 机械化播种不用镇压,如果人工播种需镇压,深度在3~4厘米。
2.6.4 播种密度 亩保苗3000~3500株,每亩可产鲜玉米3000~4000公斤。
2.6.5 镇压 埯种地块播后及时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2.6.6 化学除草 使用土壤封闭除草剂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剂量使用,不得随意加大使用量。选用广谱低毒农药除草剂,每亩用乙草胺150克+阿特拉津25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洒在垄面上,进行土壤药剂封闭除草。
2.6.7 覆盖地膜 地膜覆盖最突出的效应是增温保墒,弥补温、光、水不足。一般可增加积温200℃~400℃,增强玉米耐霜冻能力,相对延长无霜期。选用可降解玉米专用地膜,膜宽1.2米,厚度0.008毫米,当年田间降解率40%以上,两年可全部降解。覆膜前需平整土地,无残茬遗留以防划破地膜,每两垄等距覆膜,同时要注意地膜覆盖前除草剂的正确施用,且播种前一次性施肥。
2.7 田间管理
2.7.1 引苗 当玉米第一片针叶展开后要及时破膜引苗,以防温度过高引起捂苗、烧苗。引苗后注意用土封严苗孔。
2.7.2 查田补种 近几年,通化县春季连续出现低温多雨天气,使种子不能破土而出,导致粉种现象,所以在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及时用催芽玉米种进行补种。
2.7.3 查田补栽 出苗后,发现缺苗,可及时用备补苗补栽。
2.8 病虫害防治
7月上旬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释放2次,间隔5~7天第2次放蜂,亩放蜂量1.5万头;在玉米喇叭口期、大斑病始发期喷施丙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
2.9 后期田间管理
在6月末~7月初是玉米生长旺盛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2/3氮肥做追肥。8月上中旬放秋垄拿大草1~2次,做到不砍株,不伤根。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一般7~10天灌水一次,连灌3次即可。
3 采收与运输
青糯玉米采收期在8月中下旬,速冻玉米是青果穗上市,它的含水量、含糖量等因素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适口性,因此,要掌握好适宜的采收期是保证优质产品特性的关键一环。采收过早不糯,过迟则风味差。食用青嫩果穗,以授粉后20~23天乳熟期采收最为适宜。此时期的甜糯玉米粒发育饱满、含水量适中、种皮薄、外观上看花丝变成棕色枯干。甜糯玉米的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适宜的采收期很短,应该高度重视,为了迎合企业加工能力,应该分时段栽种,保证玉米鲜冻质量。采收宜在清晨冷凉时,收后忌太阳暴晒,以免失水干硬。当天采收的玉米当天送到加工场地,及时去皮加工。
作者简介:徐凤娟,本科学历,通化县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种植技术;王宇,本科学历,通化县西江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