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玉米栽培技术

2016-10-21 15:40牟丰盛周洪亮陈磊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春玉米东北地区栽培技术

牟丰盛 周洪亮 陈磊

摘要:本文从整地技术、种子选择和处理、播种质量、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共7个方面介绍了东北春玉米栽培中关键性技术措施,以期为东北地区春玉米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春玉米;栽培技术;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06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东北地区玉米总产量占全国的40%,被誉为黄金玉米带。种植玉米时需进行科学的整地、选种、施肥、除草、灌水等多方面的管理。只有按照科学方法合理种植玉米,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才能促进玉米高产增收。

1 整地技术

应选择在土壤凝聚性、粘着性和可塑性最小时进行耕地,此时耕地阻力小,土块易碎,垄面松散,耕地质量高。耕地的深度要依据耕层土壤的土层厚度和耕地翻后要种植的玉米品种等情况综合决定,耕层土壤深厚的可以深翻,土壤较薄深耕时易打破犁底层导致漏肥漏水,不利于玉米生长。浅根系品种整地深度约为25厘米左右,根系发达品种的适宜整地深度必须达到25~30厘米。

2 种子选择和处理

需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酸碱度、生产力水平以及生产管理条件,选择丰产性好、稳定性高、抗病性强、耐密型佳的国审或省审优良玉米品种。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在室外晾晒2~3天,保留籽粒饱满、圆润均一、色泽光鲜的种子,剔除干瘪、虫蛀和发霉的籽粒。可根据害虫杂草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浸种、拌种以及种衣剂包衣,提高出芽率和成苗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播种质量

3.1合理播种

根据土壤墒情、气温高低及玉米品种的生育期选择合理时间播种。春玉米最佳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25日~30日左右,地表层以下5~10厘米处的温度维持10℃左右时即可播种。播种时需注意下粒均匀、深浅一致,深度约为4~6厘米。对于无法在最佳播种期播种且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催芽播种,若墒情不好则需结合坐水的方式镇压保墒。

3.2 合理密植

玉米的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栽培水平等因素影响。晚熟高秆、茎叶繁茂、株型松散的品种应稀疏种植。而早熟矮秆、叶片稀疏、株型紧凑的品种,可适当密集种植;土壤肥力较好和施肥水平较高的地区,种植密度范围较宽。反之,土壤肥力中低、施肥条件较差的地区种植密度范围较窄;日照短、气温高、雨水多的区域可适当密植;相反,日照长、气温较低、雨水相对较少的地区,则适当稀植。

4 合理施肥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对地块土壤进行测土化验,确定氮、磷、钾肥合理使用量。应分次施用氮肥,尽量不采用一次性施肥,高产田适当增加钾肥施用比例和次数;重视硫、锌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酸化严重土壤增施碱性肥料;地膜覆盖种植区,可考虑在施底肥时选用缓控释肥料,以减少追肥次数;玉米拔节期和开花期为重要的追施氮、磷、钾肥阶段;要积极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

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苗期管理、穗期管理和花粒期管理。

5.1 苗期管理

幼苗在破土时积极防旱,长到2~3叶时要去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并及时补苗。长到3~4叶时需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及生长较为拥挤的苗种,间苗最迟不宜超过6叶。蹲苗需根据苗种的发育状况和土壤肥沃度决定,若苗种较壮,土壤肥力适宜,则可蹲苗,反之则不能进行。中耕除草基本贯穿整个苗期,一般遵循“头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拿大茎”的原则,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补肥,补肥时需注意肥料与幼苗间距离保持在10厘米以上。

5.2 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需加强肥水管理,安排穗期追肥或底肥不足的地块应及时追施玉米穗肥,施肥后及时满足水分供应,以利肥效的发挥。在大喇叭期和抽穗期前后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溉,遇涝则及时排水,保持土壤水分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同时可喷施玉米健壮素降低玉米植株倒伏几率。

5.3 花粒期管理

玉米花粒期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施攻粒肥,时间约在雌穗开花期前后。玉米花粒期应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以及乳熟期灌好关键水,灌水要做到因墒而异。雄穗刚抽出且尚未开花授粉时进行间行去雄,并对未授粉的雌穗花丝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促进玉米高产。

6 病虫害防治

采用2.5%敌杀死乳油防治玉米螟,若为害严重可在其田间卵量达到1~3块/百株时释放赤眼蜂,隔5~7天放1次,连放2次;用2.5%敌杀死乳油300~600毫升/公顷稀释成1500~2000倍液,于黏虫幼虫3龄前喷雾防治;蚜虫可采用40%乐果稀释成1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可在病叶率为20%时每隔7天喷施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玉米纹枯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可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克/公顷对水450公斤喷洒全株。

7 适期收获

在玉米蜡熟中后期需做好扒皮晾晒、削去穗上部秆叶,促进籽粒降水。在玉米收获时,要适当的晚收,当田里90%的植株茎叶成黄,果穗包葉变枯白,籽粒乳腺消失、变硬,角质明显有光泽,苞叶枯黄松动时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黄晓丽.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6 (02):55,60.

[5]刘蕾,姚传军.对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7):130.

[3]姚兰.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植物医生,2010(02):5-6.

作者简介:牟丰盛,农业推广硕士,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玉米栽培育种,玉米病虫害防治。

猜你喜欢
春玉米东北地区栽培技术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春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