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2016-10-21 22:39杨国华张文旭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民建设

杨国华 张文旭

摘 要: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采用非正式成人教育的方法,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是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平台,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天津滨海新区田间学校为例,浅谈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关键词: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一、优秀辅导员是办好田间学校的关键人物

优秀的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而且还要掌握基本的参与式需求调查方法,更要具备组织农民培训活动的能力,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辅导员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情况,根据农民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然后设计出初步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农民的意见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把培训重点始终放在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明确培训任务和目的。

由于农民学员身份的特殊性,这就对辅导员的总结和点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在学员发言过程中,能迅速提炼出有用信息,屏蔽无用信息,思考学员培训知识吸收情况以及理解程度是否到位,在学员发言结束后,经过判断后对学员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精准恰当的分析不仅能提高学员的培训效果同时能激发学员参与兴趣,增强学员学习自信心。优秀辅导员要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技巧吸引学员,通过新颖的形式和良好的效果调动学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将5s管理运用到田间学校建设中

在田间学校建设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员知识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学员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提高。在管理上要更新观念,打破老的模式,合理运用“5s”管理方法,培养学校成员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开创学校的形象工程。

例如:塘沽农广校选择在龙达育苗中心设置了“塘沽农民田间学校信息发布栏”,认真研究、设计发布栏发布内容,包括塘沽田间学校简介、四项建校基本原则、五个建设标准、六种能力培养、十个建设步骤等内容,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农民田间学校的创建意义,吸引员工加入到学习行列中,扩大和增强田间学校的作用。设计制作胸卡,胸卡上有辅导员照片,姓名以及专业技能类别等信息,明确辅导员身份,提高辅导员的身份认同感。学校为辅导员、组长及学员准备工作记录本、档案盒。每个笔记本和档案盒都用A4纸张打印出用途名称,张贴在表面并用胶带塑封,用途清晰明了,整齐统一。定购书柜,书柜左上角粘贴书记类别,方便查取。此外,塘沽农广校还定制了印有龙达田间学校和华大田间学校字样的统一服装。学员们穿上了塘沽农广校专门定制的田间学校校服后,每位学员的脸上都流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在园区里学员队伍着装整齐帅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习用品标示清晰,工作物品摆放整齐,统一的服装,整齐清洁的工作、学习环境既让辅导员有信心,又能吸引学员,提高学员和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这样自然会带动他们改善的意愿,创造优良的学风。整齐清洁的环境对农民朋友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学员的情感,陶冶情操,更能塑造学员美的心灵。培训场所内宽敞明亮,通道畅通,没有随意摆放的物品,教学用具及公用设施的维护、保养良好,安全自然也就有保障。

三、注重总结学习成果,建立汇报制度

确定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信息员,负责学习小组组长、辅导员、指导员等,建立季度工作汇报及动态信息上报制度。对于蔬菜、花卉在生长发育期进行阶段性学习成果总结,并进行摄像留影制作成果展示牌。

2014年龙达田间学校总结出70余个蔬菜和花卉品种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要点、药用价值及绿化价值等内容,制作成蔬菜和花卉品种介绍展示牌,张贴在蔬菜和花卉育苗中心学习墙上,展示近阶段学习成果并进行交流学习。2015年塘沽农广校组织龙达农民田间学校学习活动日,将涉及蔬菜、水果24个品种的技术展牌张贴在农业生态园中,为田间学校增姿添彩。塘沽农广校教师和田间学校的学员们根据生产和栽培记录,结合实际种植任务,从种类繁多的蔬菜水果品种中,精选24个品种总结形态特征、种植要点、管理技术以及营养价值等内容并制成展牌张贴在生态园明显处。其中有些新颖品种正处于引进试种阶段,农广校教师和技术指导员一起研究栽培技术,收集整理技术资料,对试种品种满怀期待。人们生活离不开蔬菜水果,科学养生理念逐渐被人们重视,此次展牌特别突出了不同品种植物的营养特性,意在传播推广营养知识,激发学农、爱农兴趣。技术展牌是田间学校学习内容的总結,也是展示田间学校形象的窗口。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展牌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了解田间学校、走进农业课堂,突出科技示范园区的技术与规范性,带动辐射更多的农民学员提高种植技术。

四、整合资源,培训形式多样化

通过开展指导农民自主学习、试验示范田实操与观察研究、演示性试验、种植能手竞赛,BBT票箱测试、参观学习、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受训学员自觉学习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田间管理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和带动意识。利用现场指导、多媒体教学、光盘播放以及QQ、微信以及公共网站等方式,将学习课堂延续到各个角落,田间学校既是无形课堂也是移动课堂,让学员无时无刻都能感觉到学校贴心的服务。

总之,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是新阶段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举措。农民田间学校是农广校体系在乡村的办学场所,也是农广校基层教学工作格局,是农广校在基层看得见的影响力和形象代言人。发挥好农民田间学校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能够为大规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农民建设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