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青
摘 要:在我国的养殖业和畜牧业中,细菌性传染病属于牛羊常见病,会给牛羊养殖造成很大危害,如果不能在养殖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工作,将会给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关键词:牛羊;细菌性传染病;防治
一、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
1.肉毒梭菌中毒症。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牛羊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的一种,该病毒的发生原因是由于肉毒梭菌而形成的。感染该病毒的牛羊会出现肌肉麻痹的情况,其生理特征主要体现为难以咀嚼食物,易于流口水,舌头伸出口外等。这种病毒的感染原因主要是由牛羊误食了腐化的尸体或受感染的草料而引起。
2.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主要是以动物作为储存宿主的,而以食物、水源等,作为该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在临床上牛羊主要体现为肠胃炎。多数引起牛羊发病急促,畏寒发热,体温身高一般为38~39℃,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大便长为水样。多表现为肠炎和败血症状,此病在牛羊发病呈散发性,严重导致身体虚弱,甚至卧地不起。
3.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并使用中十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巴氏杆菌病毒是由于巴氏杆菌引起的,在生产过程中是由于牛羊的生存环境受到感染而导致的,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当牛羊感染这种病毒的时候会出现贫血、四肢肿胀、肺炎等情况。
4.羊梭菌性疾病。该病的发病,主要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微生物导致的,该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以及黑疫等病。当羊群一旦患染该种疾病,危害极大,一般呈急发性病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2 d,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患病的羔羊会逐渐虚弱,若不及时的进行治疗,会在十几个小时内死亡。剖检羊会发现其肝出现肿胀并带有充血区域或瘀斑,小肠的黏膜充血发红,胃内常见充气现象。
5.羊链球菌类传染病。这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疾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养殖中,病症主要是由于羊舍养殖环境过于潮湿、消毒不彻底等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胆囊肿大等。
二、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
1.肉毒梭菌类传染病。该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要点在于对牛羊的饲料进行卫生控制,具体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早期发现的时候可以通过多价抗毒素治疗,肌肉或静脉注射3~5 mL;间隔2 d对发病牛羊按千克体重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万U;(2)利用补液疗法进行相关的治疗,5%葡萄糖盐水100~1 000 mL、5%碳酸氢钠注射液10~50 mL,混合静脉滴注;(3)饲喂牛羊之前把饲料100℃加热10 min后进行喂养。
2.沙门氏菌类传染病。沙门氏菌类传染病的防治:该病的预防主要以注意饮食卫生以及饮食管理为主。避免牛羊群摄食病死动物,和饮用脏水生水等。将肉类等食物均应煮熟后方可对牛羊进行投食。注重对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及时对消除发病诱因,做好牛羊的预防工作,可选用痢特灵、土霉素和氯霉素等做药敏试验后,选择适合有效的抗生素。
3.巴氏杆菌类传染病。这是一种通过巴氏杆菌在治疗此类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要进行隔离,可以使用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具体用法如下:对于100 kg以下的牛,可以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4mL,对于100kg以上的牛要注射6mL,免疫力可维持9个月。发病后对患牛立即隔离治疗: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对患牛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氧氟沙星3~5mg,连用2~3d;或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恩诺沙星2.5mg,连用2~3d。消毒圈舍,2~3次/d。对未发病的牛紧急注射牛出败疫苗。对于发病牛羊的尸体要通过深埋等措施进行销毁处理,消毒过程要严格,避免场地以及牛羊舍受到病原污染而造成群发性细菌传染现象。
4.羊梭菌类传染病。羊梭菌性传染病有着发病迅速且病程短的特点,所以,日常要做好防治管理工作,主要措施是通过疫苗注射进行有效的预防。可以使用四防氢氧化铝苗,注射过程中对于羊的体重大小以及年龄无要求,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5mL,对于肠毒血症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对羊快疫、羊黑疫、羊猝疽等的免疫保护期为12个月,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也可通过注射单苗以及羊五联苗进行預防。
治疗的方法如下:(1)土霉素0.2~0.3 g,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g,加水灌服,2次/d;(2)先灌服含福尔马林0.5%的6%硫酸镁溶液30~60mL,并在6~8h以后在对病羊灌服10~20mL的1%高锰酸钾溶液,2次/d。另外还需要在每年的秋季对羊群注射羔羊痢疾苗、厌气菌七联干粉苗或羊三联苗进行免疫预防。
5.羊链球菌类传染病。该病早期的治疗方法如下:(1)通过注射青霉素及其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注射时候通过肌肉注射80万~160万U,连续注射2~3d,2次/d;(2)羊内服碘胺嘧啶,5~6g/次,对于羊幼崽药量减半,1~3次/d;(3)按每千克体重口服复方新诺明25~30mg,2次/d,连续服用3d。注意做好隔离工作,加强消毒检疫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对于成年羊一律皮下注射氢氧化铝甲醛菌苗3mL,对于3月龄羔羊,2~3周后重复接种1次,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期6个月以上。
三、细菌性传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预防为主。牛羊养殖是一项大工作量的畜牧业工程,为了确保牛羊的生理健康首先需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措施,在病毒感染之前,牛羊养殖者可以为牛羊创造干净卫生的环境,及时的对牛羊生存环境进行消毒,注射疫苗。只有及时合理的进行牛羊传染病的预防,预防措施时防止传染病感染牛羊的重要举措。
2.完善动物防疫机构。动物防疫机构是保护动物的重要部门,如果想要保护牛羊生理安全就需要完善动物防疫机构,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动物防疫机构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工作,动物防疫机构有义务向当地的畜牧业养殖户传播正确的防治措施,同时为他们提供正确科学的牛羊传染病防治技术,最大程度的减少牛羊传染病的感染几率。
3.合理使用药物。在牛羊感染前可以采用一定的药物防止牛羊感染疾病,如果牛羊感染了细菌性传染病可以提高药量,对生病的牛羊进行隔离投药,对一同喂养其他的牛羊采取防治措施,这种传染病防治方法可以减小传染病的传播速率,抑制牛羊发病率,使牛羊能够及时的治愈,不会感染到其他地方的其他动物,减少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四、结语
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一旦感染,将会对牛羊造成严重危害,养殖户主应当积极掌握应对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技术,同时加强对于牛羊群的管理力度,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传染病的防护,从而降低牛羊的发病率,达到有效的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水晶.细菌性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J].科学种养,2015(z1):54-55.
[2]王忠.牛几种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5(9):145-145.
[3]杜勇杰,胡永献.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4(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