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富升 蒋玉庆
摘 要:随着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主要针对当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推动低碳循环,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轨道交通;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路面交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发达城市运输的需求,与城镇化同时存在的还有汽车普及问题,我国汽车普及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在城镇化和汽车普及化的双重背景下,城市交通拥堵成为现实生活中无法避免而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根据“十三五规划”中推动低碳循环,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和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状况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快发展高层次、立体化、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促进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其现状
近30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近10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和相关城市对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积极探索,在发展速度、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方面,突显了后发优势。
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中国中心城市还未形成有效的轨道交通运行网络,总体规模不大。有关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内地已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等22个城市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城轨交通线路,总里程达3137公里。2014年,全国城轨交通客运总量达126亿人次,北京和上海分列世界城轨交通客运量的第一和第二。此外,我国还有城轨交通在建城市40个,在建线路4073公里。
从目前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上可以看出,我国城市轨道建设区域性显著,仍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轨道建设的形式及融资的模式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其丰富性,由于我国技术的进步,城市轨道车辆也越来越多的由国内生产。这方面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轨道车辆的发展从以前依靠进口到现在向自主生产转型。其中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还体现在智能系统方面,越来越多的核心系统也逐渐转向我国自主研发。
2 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路线规划不合理,后期较大调整造成严重的财政浪费;缺乏自主创新,一些关键技术重复从国外引进受制于人;工程造价偏高,财务缺乏有关部门监管;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较大需政府财政补贴;对客流的预测性准确性不高、投资收益低、资金循环周期长;交通管理难度大,安全监管责任重;当今管理体制的弊端导致审批滞后;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建设和运营中的信息化标准化,有待提高、轨道交通与城市一体化还不成熟,给乘客出行、换乘带来不便。舒适性,方便性还有待加强。
3 “十三五”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策略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在“十三五”时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有望达到6000公里,北上广三地区目前轨道交通发展最快,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一个重要方向,有很多的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从基础设施、价格比价等方面都有很详细的安排。轨道交通现在运行的已经达到了3300多公里,在“十三五”时期,中国还要加大发展力度,有望达到6000公里。
“十三五”时期,政府关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政策势必会让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代表城市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以川渝昆為代表的西南地区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由此可以看出,“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黄金期。
3.1 量力而行,有序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大,尤其是地铁,每公里造价5亿~8亿不等,最便宜的有轨电车每公里造价也上亿元,修建城轨,动辄需数十亿、上百亿元资金。运营成本也高,约是建设成本的2~3倍。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城轨靠运营来盈利,难度极大,要依赖政府补贴,因此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风。
另外,在项目审批阶段,要规范好各地区部门的监管,服务工作。针对轻轨,地铁,有轨列车的特点和适用性结合本地区的地形环境,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综合选择,并做好线网的提前规划,建立城市发展一体化,交通发展一体化的综合体系。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促进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合理规划,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一体化考虑
结合城市规划,产业发展、人口流入等,整体规划城轨线网,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引导产业、生活、环境等城市要素的均衡发展。上海地铁2号线建设促进了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广州3号线建设促进了番禺新城的发展,均是成功经验。
3.3 科学预测客流规模,合理确立建设标准与运营投入
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模式选择和建设规模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建设之前,应把对客流的科学预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但是客流预测值也不是确定建设规模的唯一依据,同时还应结合城市发展状况,地形条件,财政预算等因地制宜选择最合适的轨道交通模式发展,不要盲目跟风,随意套用大城市的建设标准,设计规模,设备配置等问题
3.4 充分考虑城市轨道的安全,舒适,便民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污染少等特点而成为我国发达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在“十三五”期间应加快完善安全,节能,环保,应急处置高效一体化机制,作为与居民联系最紧密的一种交通方式特别要做好城市快轨的降震减噪技术,把便民不扰民工作落到实处。
4 结语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国内,有政府加大轨道交通基础建设的资金支持,在国际,也有一带一路政策带来的深远国际影响力,应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领导下,抓住机遇,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