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体育一词的产生和在世界上一些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同时,简要的概述了我国是什么时候使用体育这一名词,与我国体育从古代经历的一些朝代到当今社会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 体育的起源
一、“体育”一词的产生、传入和概念
体育作为最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在当今世界备受欢迎。体育也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体育这个词汇出现的还是比较晚。在古希腊,体育运动往往用体操来代替。其含义与现代的体操不同,它包括当时进行的所有的身体练习,例如奔跑、跳跃等。在我国古代,与体育类似的活动一般用养生、武术等名词标记。体育一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760年法国的一些报刊上用体育一词来论述儿童的身体教育。1762年法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儿》。在本书中,他使用“体育”一词来描述对爱弥儿身体教育的过程。由于该书激烈的批判了当时教会教育,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体育”一词在世界各国也流传开来。到19世纪,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瑞典体操传入我国,随后在学堂之中设置了“体操科”。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从日本传回了“体育”一词。“五四”时期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刚要》的颁布,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体育一词成为了标记学校中身体教育的专门术语。
“体育”一词在含义上也有一个演化过程。它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的教育,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与国际上理解的“体育”(Physical education)是一致的。
体育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体育即身体教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广义的体育即社会文化活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二、我国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自身的认识的深化,经验的积累,大脑也不断逐渐的完善起来,人类也逐渐意识到身体活动对于自身发展的作用。在尧舜初期,阴雨连绵,水道泄不出去,身体活动少而导致发硬,逐渐萎缩,人们通过舞蹈这种身体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这说明我国的祖先已经认识到了身体活动可以祛病、强身健体的作用。虽然这种认识还很肤浅,但是也接近了体育的本质。
原始社会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表示对神灵的崇拜探求神意,求得神的宽恕,免除灾祸,祈祷风调雨顺。这样便出現了最初的祭祀类型的体育活动。同时也出现了部落之间争夺生存环境和生活资源的战争。军事战争是一种以基本生活技能为主的体力之争。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就需要培养氏族成员的军事技能,这就出现了军事体育。古代的祭祀祭祖活动开始出现武舞,这为后来的武术套路创建奠定了基础。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一次次的战争中,徒手和手持器械的攻防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些简单的攻防方法和训练手段。春秋时期,为了交流有了比武。到了秦汉代武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是体育性质比较明显。唐代开始盛行武举制。到了宋代,有了比较正规的武术套路,朝廷也设立了一些武馆,由懂兵法和武术技艺的人进行教授。明代出现了对搏训练形成了一系列的功法、格斗、套路等多种形式。这一时期也形成了以拳术为主体,十八般兵器为锻炼器械的技术体系。武术的健身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这使武术不仅具有锻炼身体,训练攻防的作用,还具有观赏娱乐等多种社会功能,武术初步形成了一个体育运动项目。在清代,得到鼎盛发展,民间拳术派别林立,流行的套路有百种之多。在这一时期由日本留学者将“体育”一词已经传入到了国内。
随着近百年的不断发展,新中国的体育已经属于体育大国,为什么说是体育大国而不是体育强国?是因为我国在田径、篮球,尤其是足球这些方面还需不断的努力和提高。在其它各种国际大赛上中国的运动员都有优异的表现。同时我国的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正在逐渐的发展。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国人民对待体育的认识又有了更多的体会。在2014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件),其中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等。另外2022中将会举办冬奥会,这会成为体育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刘德佩.关于体育起源与发展的社会学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8.04:33-40.
[2] 徐亮.大众体育的起源、发展与功能效应之论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01:14-16.
[3] 陈修颖.中国传统体育运动起源与发展的地理诠释[J].人文地理.2000.01:70-72.
[4] 郑传锋,周勇,雷敏.从历史起源看民俗体育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04: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