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

2016-10-21 01:55瞿伦别
俪人·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历史情境课堂教学

瞿伦别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一、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现代的中学生,好动、好奇、兴趣广泛、善思考、多疑问等是他们的共性。教师应结合这些特点,安排、组织好课堂教学艺术。

1.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与教材相关的地图、表格、画面、电化教学,进行直观的形象教学。这种教学艺术表现与效果是图文并茂、声形俱在、情景交融,把历史上的一切内容由抽象变直观、具体,变静态为动态,拉近其距离对学生有较强的历史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2)利用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活跃教学课堂。这一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若能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为课堂教学艺术增添色彩。这既活跃了课堂,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

(3)巧妙设问、置疑、变换角色,展开讨论,这也是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化。一堂精彩成功的历史课,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设问置疑,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开拓性的历史思维,这也是素质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层反应。通过设问置疑,可激发学生对历史内涵、奥秘的探索、钻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领域,学生思维达到飞跃。比如讲“戊戌变法”时,学生对袁世凯的做法非常愤慨。讲到这里,教师可问:假如袁世凯没有这样做,戊戌变法能成功吗?这时教师抓住机,让学生唱主角,各抒己见。而后教师总结,其结果极佳。这样可使学生感到设问有趣、有度,同时学生又能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手段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

总体而言,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手段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于:(1)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新鲜感;(2)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3)使学生动脑参与教学,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4)调节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状况,使学生对历史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温历史

我们都明白一个现实: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可以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錘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

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三、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 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

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

2.一堂课 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 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 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 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 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 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 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 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四、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他特别强调: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很明显,他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许多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时事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经过筛选过的热点时事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摆脱教材所限定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穿梭于时空的走廊,古今结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了解了新闻时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进而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历史学习的使命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课讲到哪里,学生该有什么反应,产生怎样共鸣,教师在备课时,心中就要有数。据此,教师应提出备课时准备的提问或应变设问,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测了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也可缓和学生紧张的听课情绪,使学生精神饱满地上完一堂课。

猜你喜欢
历史情境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