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吉·依米提
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我认为快樂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一、引入兴趣
1、 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如用音乐节奏带准备操,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把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关节、韧带、器官充分活动开,为进入基本部分从心理上到生理上作为准备。
2、 注重新课的引入,抓住学生心理。课的导入是引趣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手段、内容。我采用了系列不同的手段,⑴音乐导入:武术教学,采用古典音乐,边武边乐的形式导入;⑵多媒体导入:用图片和多媒体揭示蓝球的产生、发展,以及规则的演变,能抓住人心引起兴趣,又能增强学生对体育的感受力和领悟力;⑶范练导入:教练新的体操内容时,采用标准的示范和语言的刺激,以拉近师生的距离,拔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兴趣。总之,方法各异,但既要精心安排,又要因人因课而异。
二,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是指在引趣的基础上,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来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学习上的短时兴趣,容易丧失其功效,当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兴趣被诱发后,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增强,这种兴趣则非常重要。激趣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稳定性和强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并转化为学生自身更持久、专一的学习内驱力。激趣包括形式与内容二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创造出融洽、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得有味有获;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使学习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课堂上的兴趣点。也就是说,激趣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灵活性。激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1、直观激趣法:通过教师利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的科学现代教具,借助生动形象,示范所达不到的效应,能获取满意的效能。如我在侧向滑步推铅球教学时,用多媒体制作,用各种线条的流动,表示出力的转换,用力的节奏、顺序、方法,清楚、简洁的揭示出来,并配以精确的语言讲解,这样形象、直观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设疑激趣法:根据教材内容大胆设疑,穿插提问。既极大刺激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正确理解技术的结构和练习的手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激励激趣法:在学生所取得系列成绩时及时肯定,能积极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学生的情绪高张,产生参与活动的尝试心理。
4、竞赛激趣法:积极的尝试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体育项目本身含有竞赛特点,适当采用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利用竞争的心理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 增强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产生的广泛稳定的兴趣,要想真正做到让学生们在“乐中学,学得乐。”教师则要把培养学生兴趣放到重要地位来认识,在引导、激发他们兴趣中,着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稳定兴趣。肯定地说,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这一教学目的,只有在学生对体育课有了广泛稳定的兴趣时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增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点,同时也是最后的关溢。经过多年的实践,最好的练习手段练多了,学生也会厌倦,中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兴趣、爱好、理解能力也处于一个增长的时期。所以,增趣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抓住体育教育的目的要求和特点要展示。怎样增趣,笔者认为应该是从课堂教学的总体上来把握,注意处理好课堂内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兴趣间的转化,促进作用。所以,增强学生兴趣的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结合:
1、生动与主动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多变,力求生动。以生动促兴趣,由此带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单一和综合结合:单一指教学内容的某一侧面或一个知识点;综合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方法及多种感知器官的协同动作。以形式渲染氛围,相辅相成,烘托主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再现和创造结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接受现成的东西,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铅球投掷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用力的方式,有没有用其它形式和方法。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只有真正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出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游戏活动的质量评价;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