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后时代视阈下民间文学传承的困境及对策

2016-10-21 16:45付伟安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非遗传承

【摘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民间文学作为民众寄托情感的载体而存在,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其处境岌岌可危,即便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仍面临传承空间萎缩、传承载体受到破坏、传承链断裂等困境。在步入非遗后时代,面对严峻的现实状况,亟待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性等举措开辟出一条民间文学传承的新途径。

【关键词】非遗;民间文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民间文学是民众长期生活的产物,是民众生活感悟的直观映像,凝聚着民众的集体智慧,是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虽然民间文学被纳入非物質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由于其所依赖的农业社会几乎被瓦解殆尽,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异,其生存状况与传承语境已有了质的改变,其传承发展前景依然堪忧。

一、非遗语境下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措施及成效

在非遗保护工作起步阶段,经普查、整理、甄别,确立了各级非遗名录,将一批民间文学纳入到政府视野当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此期间,与项目相关的典型实物、文献资料、音像资料在内的各类资料得以保存,并通过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化管理与资源共享;确立了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等丛书;一批相关领域的专家也主动走进田野调查研究,并发表大量学术论著;新闻媒体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连续的报道也将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植入人心。

二、非遗后时代下民间文学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于2011年底提出了“非遗后时代”的概念,他指出:把遗产挖掘出来进入名录并不是终极目标,真正的保护其实是刚刚开始,非遗后时代的重要任务就是科学保护、广泛传播、利用弘扬和学术理论支持这四个方面的工作。①非遗保护工作初期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但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下,传统文化元素仍在不断消逝,非遗保护工作还任重而道远。非遗后时代视阈下民间文学的传承保护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空间萎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农村村落正逐渐被城市社区所替代,传统公共文化空间被挤压、打破,民间文学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正逐渐被城市文明所占领。正是由于大批的村落被破坏甚至消失,直接造成了民间文学生存空间的萎缩,长此以往,根植于传统文化生活土壤中民间文学终将成为无本之木。

(二)传承链断裂

“民间文学是民众宣讲故事、抒发感情、记忆过去、阐述观念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来自某些人,而是由生活本身提供的。”②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即便是仍生活在传统村落里,民众的生活方式已有了巨大改变,当民间文学不再是民众生活必需品的时候,它就失去了存在意义而逐渐淡出了民众的生活视野。刘魁立曾表示,”对民间文学的命运来说,比传承人去世更关键的是听众的消失。”③当青年一代无暇关注于斯,不再热心于斯的时候,民间文学即面临着传承链断裂的尴尬。

(三)传承载体被破坏

民间文学因其口耳相传的传承特征,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变异且十分脆弱,所以在民间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传承传承方式,即无形的民间文学一般都依赖于具体的物象,特别是传说、故事类大都依附于地方风物,具有一定的在地化特征。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与民间文学相关的地方风物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已经完全消失。

(四)传承保护的非活态性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认为,实用是文化事象存在和延续的前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同样如此,只要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众的生活有用且能够带来实惠,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当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满足当下民众的需求,即无实用功能时,其存在的可能性则越小。④在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民间文学并不能为民众生活带来物质上的改善,这就必然导致了其与民众生活的脱节。离开民众生活的真实讲述场域,民间文学被整理成文字、影像等资料而长期盛放在档案盒、光碟中束之高阁,如此生硬的保护措施,只能将其存留在民众的文化记忆当中,并不能对其在现实生活中传承起到多大的积极意义。

(五)传承保护的功利性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关注本地民间文化,有些地方对民间文学价值认识不足,仅想从中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与非遗保护的初衷大相径庭,通过这种方式对民间文学加以保护,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将对本地民间文学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三、加强民间文学传承保护的对策

面对严峻现实,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文化自觉性等举措开辟出一条民间文学传承的新途径。

(一)注重传承空间的还原

非遗的核心要求是原汁原味地传承,其真正价值不是创新而是保留,既保护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也保护它的生存土壤。⑤这正是非遗保护工作所追求的活态传承,也是民间文学传承保护的理想状态。但在传统生活村落逐渐消失的当下,完全保持原汁原味地传承已几乎不可能,不过可以尽量保持其传承空间的相对完整性,特别要注重保护好与项目本身联系紧密的特定风物,因为古刹楼宇、宗庙祠堂,甚至是一棵树、一块石头、一眼井都是民间文学在本地流传的见证。离开了特定的传承空间,民间文学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显得苍白无力,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魅力,同时在心理层面也无形中疏远了与民众的情感期待。

(二)加强传承人保护力度

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对于民间文学来讲更是如此。由于民间文学作为文化精神而存在,并不能像手工技艺类等其他非遗门类那样为传承人提供物质利益,这就决定了民间文学传承人仅仅依靠其掌握的民间文学是无法维持生计的,后人在通常情况下也不会自觉地成为民间文学传承人,这就意味着民间文学的传承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传承人保护机制,对民间文学传承人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助其开展收徒、传承活动,并授予“代表性传承人”光荣称号以提高其社会地位,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究其原因,国家所提供的资金并不足以维系其匮乏的物质生活,他们依然要千方百计地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特别是对于体弱多病者而言,就更需要国家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及医疗保障,确保他们以健康的体魄、更充裕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传承工作当中。

(三)利用新媒体培养传承群体

现代媒体的高速发展,娱乐文化的极大丰富,对民间文学的传承发展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但现代传媒为民间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承平台。以电视为媒介将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制作出精良的电视剧、动画片,如《白蛇传》、《阿凡提的故事》等,将经典的口头文学转化为视觉的盛宴,不失为传承方式的一种创新。利用年轻人利用网络阅读的习惯,将笑话、谚语、传说、故事等类别的民间文学进行整理,并配上幽默的图片,吸引了广大网友点击浏览,这就直接打破了民间文学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禁锢。当然,不论民间文学作品以何种形式呈现,均要保持其本真性,不可胡乱篡改。

(四)民间文学的保护尚需民众的文化自觉

抢救和保护民间文艺的关键是民众的文化自觉,即是对自己的文化有高度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冯骥才先生指出,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传承人的事情、专家的事情,更是一个全民文化自觉的问题。在传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自觉,将文化传承看作是一个集体的、共同的传承,它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情感和责任。⑥这就要求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度,切勿以“唯经济论”为准则;传承人应抛开金钱利益的羁绊,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积极推进民间文学的传承;广大社会参与者也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尽所能,为繁荣传统优秀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①项江涛,冯骥才.“非遗后时代”保护是学者的时代担当[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15日.

②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

③胡妍妍.关注民间文学命运变迁:听众消失更致命[N].人民日报,2013年8月16日24版.

④詹娜.非遗语境下的民间文学现状及保护困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⑤程竹.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与思考[N].中国文化报(综合新闻版),2013年6月26日.

⑥聂丽.非遗后时代”:传承保护需全民文化自觉[N].人民日报,2013年6月21日.

作者简介:付伟安,201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現任职于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非遗传承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权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