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玉
做一个有作为的人,教师培养学生,应具备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有求实的学业及远大的志向。“井底之蛙”始终无法发现大自然、宇宙的奇妙。这就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探究的课题——语文教学与学生“梦想”集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有知识的传导,又有“梦想”的启发,在这二者相存的目标指导下,教师为开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交流、勇于创新”大门就有了金钥匙。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树立育人新理念。现代社会,我们获得的信息,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学习。学习名人、教育专家的教育思想,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语文课标》、教材、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内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用学到的东西来武装头脑,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并在工作中不断体验自己的劳动过程,总结自己的劳动成果,剖析劳动过程中的问题,结合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新的历史任务,更新自己的观念,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勇敢、大胆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实现“中国梦中教育人的“育才梦”,求学者的“成才梦”创新工作。
教师必须勇敢地向传统观念挑战。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我们这一代人受的教育是教师教教材。所谓教师教教材,说的是教材上写的什么,教师就教学生什么,教师讲清楚教学内容即可,学生听明白老师讲的内容即可。然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就数学科而言,《课标》中明确指出:教科书不再仅仅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它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容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而应当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那么,在新形势下,教师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第一,教师必须要有“充分准备”才能与学生共同学习;第二,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在对学生“双基”培养方面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学生还必须把它作为去探究知识的“影子”;第三,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我们的学生时代与现代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思考的东西,老师不一定有,我们得明辨是非,互相学习;第四,教师要有“放和收”的能力。这主要指在课堂上,教师讲课是给每一个学生听、看和思考的,那就必须要求学生要专心;自主、合作式学习,那就要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自己所获得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见解与同学、老师交流,课堂上要适度;第五,教师要勇敢地面对课堂上可能会遇到的被学生“难倒”的心理准备,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奇异思维”,学生要在学习活动中,既尊重老师的劳动,又要敢于向老师挑战,大胆思考基础知识所诱导出来的知识创新。老师不改变威严姿态,学生就无法跳出“井口”,那学生的个性就得不到张扬,美好愿望就会枯萎,“梦想”就会成为睡梦中的烟云,而这,与现代教育要求显然是不相宜的。
教师展开学生“梦想”翅膀。学生的梦想是结合他的兴趣爱好发自内心的美好的愿望是学生积极求进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党向国人发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畅想,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集结。教育者传递“中国梦”号角,具有历史使命。如我所面对的小学生,他们思想单纯,我们教育人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语文教学需要循循善诱开启学生美好未来的憧憬,让他一步一步去实现目标,这我们的责任。是他走向成才的希望所在。从心理学角度讲,它又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总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是现代教育对教师工作的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首先,教师要有爱心。用教育专家霍懋征老师的话来说:“爱是阳光,可以使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可以使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当老师就是要俯下身子同学生交朋友,成为好朋友,去捕捉学生良好的个性,并努力去培育它,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张扬开拓可能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从课堂教学活动入手,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给学生施展个性的机会。必须要有“换位思维”的思想,多给学生肯定、鼓励、表扬,对学生不良行为善意、正面给学生帮助,使学生在探求知识过程中无拘束、无畏惧,让学生有胆量去知识宝库中弄个明白。如诗如画,情景交融,异想天开,有理想,有梦一般美好愿景,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第三,教师要组织开展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学科及学生年龄特点,教学要求,需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我的梦想”演讲、“为梦想而读书”征文、“畅说梦想”班队会、“梦想蓝图”描绘、“名人梦想”故事会等活动。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性,活动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展示。学生学到的知识以及他的特长张扬,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使他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挥,才能有他为“梦想”展翅、積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空间。
总之,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集结,学生成才是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把教学与“梦想”集结,是学生走向“成才梦的航标。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过程中,只有遵循教育规律,结合教育对象实际,更新教育观念,给学生湛蓝天空,让学生展开“梦想”的翅膀,勇敢自由飞翔。教与学目标才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