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如何推进感恩教育

2016-10-21 16:43朱晓冰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祖国小学生家长

朱晓冰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感恩,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而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本文结合自己从教工作经验和我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谈谈农村小学如何推荐感恩教育,旨在帮助孩子们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一、现状: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我运用了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分别涉及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他人和感恩自然五部分内容。

(一)缺乏对祖国的感恩之心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缺乏对祖国的感恩之心,具体表现如下:升旗仪式上不能按照要求肃立、打队礼;不爱惜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对国家大事(如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等)不感兴趣......

(二)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在与学生乃至部分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太多的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具體表现在: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参与任何家务劳动;自己的书包由父母帮忙整理;初步调查显示:仅有52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占总人数的16.3%;有58人知道父母一方的生日,占被调查人数的18.1%;而当被问及“有多少人每年父母或者其他家人给自己过生日”时,参与调查的三至六年级学生全部举手。这些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差如此巨大看着让人吃惊,想想让人不由心生担忧:咱们的小学生根本不懂得关心自己的父母!

(三)缺乏对老师的感恩之心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孩子对老师的说教有厌烦心理,甚至个别学生还背地里辱骂老师......

(四)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

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帮助自己的人态度冷淡,不懂得说“谢谢”......

(五)缺乏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具体表现在:不爱惜身边的花草树木,经常有学生随意践踏校园里的草坪,不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二、学校管理中感恩教育的推进

一般来说,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即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不是截然分开的,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目的。

(一)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为感恩教育营造氛围

小学是人生第一个求学阶段,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交给老师来刻画,通过识恩、知恩教育,可引导小学生明白父母对他的挚爱、老师对他的关爱、同学对他的友爱、社会与国家对他的大爱,使其学会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回报父母、师长和社会。小学生来到学校,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校园环境,如果把校园环境充分利用起来,把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将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感恩教育不能空喊口号,而是要让老师和学生在正确认识爱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活动来深化对感恩的理解。首先,在校园里,要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应始终将良好教育氛围的营造作为一种重要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强调学生在共同参与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得到熏陶和启发。比如,从校园布置着手,从教学楼的标语、图片,到宣传橱窗里张贴的展版,都紧紧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计,以此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述说着感恩的话题;班级里通过黑板报、教室布置比赛,让学校的每一个班级充满感恩的气息;提倡学生设计“感恩画、感恩卡、感恩诗、感恩报”等一系列作品,让学校每一个角落充满感恩、富有生机,散发感恩的能量。日久天长,这种环境熏陶的作用不可小觑。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感恩教育开创空间

活动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各种直观的事物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育学生感恩祖国时,单纯的说教是不可能实现我们想要的教育目的的。“祖国”,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很抽象,他们感受不到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生活由多么的幸福,更不用提“感恩祖国”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恰当地开展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祖国、深入了解祖国,进而对祖国产生感恩之心。我们可以结合特殊节日号召孩子们参加一些具体的活动,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仪式,当天全国放假1天,学校可提前要求全体同学在家里看阅兵仪式的直播,然后上学回来交流观后感,也可以征集优秀观后感在校园广播站播出;也可以在国庆节前后组织全校型诗朗诵、故事大王比赛,主题要围绕“歌颂祖国”,这项活动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从准备阶段到最后的比赛、评选阶段,都集聚了班主任和学生们的大量精力,这些都是很好的感恩教育方式。

2、活动可以带动学生共同参与多种有益的行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吸引力很大,而用活动来教育孩子的这种方式也是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可以在很大层面上带动学生的实际行动。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妇女节等节日即将到来之际,号召孩子们给自己的父母及长辈送上最贴心的礼物,具体形式不限,可以给长辈洗洗脚、捶捶背、揉揉肩,可以做家务活,可以自制小贺卡......学校搜集大家的活动照片集体展示于教学楼内,这中感恩教育的效果将是浸润心灵的!可以利用教师节为契机,开展主题为“送给老师的祝福”的班会,或者是全校集体选排节目进行文艺表演,整个过程中活动主体为学生,所有的节目都由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教师只是负责出面协调表演用的设备等。这样一个教师节过去,孩子们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必将上升一个高度。

(三)注重家校协作,为感恩教育提供保障

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在有很多家长总是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对物资上的要求,甚至是过度的、不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不仅没能如愿地教育好孩子,反倒是增长了孩子的自私与贪欲,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能懂得感恩,怎么能懂得体谅他人?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使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可与家长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通过学校的亲子互动、家校快递、感恩演讲、感恩征文、感恩画展、倡议书、发放奖状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促进家校协同开展系列活动,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文明。

例如:定期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总结自己的进步,教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近期在校表现,针对孩子的进步,家长留下真诚、鼓励的话语和发自肺腑的对教师的谢意;利用家长会或者日常与家长沟通时,多鼓励家长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地表扬。如果孩子在参加母亲节活动时主动要求给妈妈洗脚,但是妈妈一句“哎呀,洗什么洗,你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或者是孩子在行动中,家长没能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表现出近乎冷漠的态度,也许以后这个孩子再也不会采取类似的行动了。所以说,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十分重要,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家长素质低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并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

这样不仅沟通了教师与家长的情感,还在很大程度上密切了家校间的联系。通过一段时间家校共同教育,学生的感恩活动的开展即扎实又有效。

总之,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分为的熏陶,需要各种活动为载体,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加深对感恩的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唤醒感恩之心,激起责任感,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祖国小学生家长
祖国祖国我爱您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家长错了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犯错误找家长
我爱我的祖国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