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地区毛麻绣的延续与发展

2016-10-21 16:40郭晨园
科技风 2016年6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 要:毛麻绣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在以陕西洛川毛麻绣与浙江淳安毛麻绣为引领的中国南北地区毛麻绣不断传承与发展。本文以中国南北地区毛麻绣的延续与发展为研究中心,对毛麻绣进行简要介绍,重点对其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出有效促进南北地区毛麻绣的传承,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南北地区;毛麻球;传承;发展

中国民间艺术十分丰富,在经济与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如何加强民间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是现阶段热点话题。毛麻绣是我国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分为南北地区两种毛麻绣形式,毛麻绣在历史的发展与传承中不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那么如何将中国南北地区毛麻绣艺术继续传承与发扬,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更好发展。

本文将以毛麻绣的介绍和分析为切入点,对毛麻绣的延续和发展进行具体分析。

一、中国民间艺术——毛麻绣

毛麻绣主要是以不同剪裁大小的麻袋片为底,将彩色毛线、棉线作为基本原料进行织、绣而成的手工工艺品。在我国南北地区毛麻绣的存在一定差异性和特色性,例如在北方的陕西洛川,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设计,不断丰富绣法和织法,使毛麻绣工艺品更富时代性和新颖性。

毛麻绣的主要原料为麻袋,即农村盛装粮食的粗糙袋子,将其剪裁成四片或两片,再通过不同颜色的毛线进行刺绣。这种毛线事颜色类型相对单一,但色调较为艳丽,材质较为粗糙,在麻袋上事先进行描绘,再进行品面刺绣。这种刺绣工艺对成本要求相对较低,原料较为广泛,因此在我国传统工艺中应用较广泛。关于毛麻绣的题材来看相对丰富,在北方毛麻绣中,其主要题材多以剪纸、农民画形式进行刺绣,在南方则主要将生活场景等画面进行刺绣。毛麻绣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这也是其明显特征之一。这种毛麻绣大多数是从农妇之手创作而来,因此构思较为新颖独特,工艺技术十分纯熟、精湛,其平面画面创作中内容丰富其互不遮挡。毛麻绣的色彩十分鲜亮,注重笔墨渲染,在简单的构图与色彩搭配上,能够给人较大的视觉冲击。

二、中国南北地区毛麻绣的延续与发展

(一)中国南北地区毛麻绣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毛麻绣最早产生于我国八十年代初期,这种工艺的形成起初只是一些文化干事的探索性常识,之后,王生毅在其作品中展示了毛麻绣工艺,并获得了当时美术品百花奖,随后,毛麻绣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关毛麻绣方面的研究与文化探索迅速发展起来。准确的说,毛麻绣应当发端于我国九十年代中后期阶段。

因为毛麻绣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因此,只能够在洛川等周边区域流行,这样毛麻绣的销售环境也主要是当地旅游景点及度假村。

毛麻绣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结合对上海、西安、洛川等多个地区与城市的分析,发现上海与陕西地区在进行毛麻绣销售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文认为不同地区的销售情况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为两个方面:第一,受地区以及文化发展差异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存在审美差异,例如毛麻绣风格粗犷无法适应南方以及国外游客的青睐,这部分游客更加偏好苏绣等工艺。第二,毛麻绣的生产工艺与现代文明发展存在矛盾。这种矛盾集中表现在毛麻绣载体上,因为麻袋在受潮的情况下会挥发出一定的味道,且其質量也会产生差异,造成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地方面无法充分满足需要。除此之外,毛麻绣图案设计过于守旧,仅是对陕北地区的生活画以及剪纸等的加工,并不能够被广大城市中游客接受。而其过于粗犷的设计风格也与现代居家装饰之间存在差异,无法满足需要。

(二)南北地区毛麻绣的传承思考

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麻绣,但是,因为地域之间存在地域环境以及社会人文因素的差异,使得其生产与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别。在不同地域环境中发展毛麻绣工艺,要充分结合地区现状,促进其顺利发展与传承。

例如,北方地区的洛川毛麻绣,属于是陕西省延安地区洛川县独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能够代表地域性的艺术形式。洛川县主要处在我国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南部之间,在此地生活的热门一方面传承了农耕文化,同时也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洛川毛麻绣就属于从刺绣工艺当中演化发展形成的新工艺。毛麻绣多以装饰为用,属于非常精美的居家装饰物。洛川民间手工艺者们通过长期努力,将其转化为当地农村妇女发展副业的主要途径,并由此带动了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毛麻绣由此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而洛川县地区文化馆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其进行推广与宣传。

南方八都麻绣同样属于我国十分珍贵的工艺,其产地则集中在浙江省地区的八都山村,属于民间纯麻纺织工艺,又因为八都山为古代越人居住的地方,因此也可以称为是山越麻绣。这种工艺集中体现出了我国山越文化的主要特点以及淳安民俗文化形式。根据相关史料分析,八都麻绣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的八都麻绣主要应用在服饰方面。现今,这项工艺技术得以集成,并开始成为商品化的产品。当地人们也将其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品,对其进行必要改造,使其在实用性以及装饰性方面均具有不俗的表现。针对八都麻绣的手工艺者们越来越少的问题,应从文化保护角度加强重视,促进这项工艺传承,保障传统工艺技术不断发展,发挥其文化价值和作用。

三、结语

中国南北地区毛麻绣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陕西洛川以及浙江淳安毛麻绣仍保留着机械无法替代的手工艺,这种传统技艺应不断被传承和发扬光大。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具有地方特色与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种艺术形式的流逝将意味着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消失,在积极倡导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现代化背景下,要加强对毛麻绣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将传统艺术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秦佳彬,梁昭华.麻绣的南北文化差异研究——以洛川毛麻绣与八都麻绣为例[J].艺术科技,2015,07:89.

[2] 郭晨园.洛川毛麻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46.

课题名称: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项目(2015)年度课题

课题编号:2015sg011.

作者简介:郭晨园(1982-),女,汉族,陕西洛川县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