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2010年5月,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提出“档案安全保密”,由此形成建立“三个体系”的档案事业发展战略构想。笔者从医院民生档案与“三个体系”构建关系出发,提出了医院民生档案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三个体系” 档案管理
一、民生档案与“三个体系”建设的概念
2007年12月由国家档案局制发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对民生档案有明确阐述:“民生档案包括各类与民生相关的专门档案,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很好帮手。”笔者认为,民生档案的涵义,从狭义上界定,包括教育、就业、人事、司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建住房、社会稳定等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类档案。
医院民生档案按服务对象划分,大体可分对内事档案和外事档案。如医院重大事项和决策的文件材料;行政、党群重要工作会议和医疗技术、科研创新成果等文件材料;医疗器械、设备、医疗药品更换文件材料;医疗事迹、医疗创举、医院荣誉等材料;内部人事档案(如干部职工的聘用、辞退、定岗考试、奖罚、培训、社保、住房补贴等),均属于内部行政档案。如病患档案;医患纠纷、信访材料、对外行政来往函件、医院合资合作有关文件等等,都属于外事档案。
正确理解民生档案的涵义,更加科学地界定医院民生档案,对今后科学合理构建医院民生档案资源体系,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建立健全医院民生档案法规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三个体系”建设即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这是档案工作在新时期贴近民生、走向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服务先行、安全第一”的三大战略思考,也是我国档案工作理论体系的创新。
“三个体系”的提出与实践,使档案工作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发生重大转变,也必然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医院民生档案建设形成良好的方向性和系统性的宏观指导。
二、医院民生档案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医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服务民生已成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三个体系”赋予传统的档案工作以更新的社会内涵。因此,医院档案部门在这一形势下,应坚持“服务、发展、创新”理念,不断强化、提高民生档案的“三个体系”建设水平和服务实效。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重民生,重服务”的举措,使民生档案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在为民所用、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指导下,医闹明显减少,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院品牌建设和社会维稳建设不断优化。
加强医院民生档案工作,让档案服务为民所用,是档案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医院以人为本理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以广大医患和医院职工利益为首要任务的重要体现。
三、对医院民生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医院电子病历及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创新
2015年,湖南8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半数医院已建立电子病历档案。在新一轮的医疗资源整合中,很多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病患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这方便了医院之间的信息互认,换句简单的话说,优质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时避免了患者的重复检查。这是新时期医院民生档案工作的一个创举。然而,这一创举背后,问题多多。
现在大部分医院普遍存在电子病历档案质量不高的问题,如病历内容不完整,项目遗漏、病程缺失;病历复制率高,缺少个性;病程记录不及时导致的缺乏客观、真实、准确性等。
做好医院重大病案归档备案,纸质病历向电子病历的过渡,进一步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就需要加强专业档案人才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归档意识,对电子医疗信息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人才管理制度、电子医疗信息档案安全认证体系进行严格规范和补充健全,建立人事奖惩机制,对医疗质量和在院病历进行分类分科室实时把控。
(二)大数据机遇下的档案服务创新
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机遇。大数据时代,除了大量文档,还有海量结构化数据,并且数据利用效果要大于文档利用效果。大数据时代,打破传统档案业务的收集、管理、利用的工作模式,在收集大数据后,档案部门通过主动调查利用者的需求,建立各种数据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数据之间的关系,提高档案价值,将死档案变成活信息,为高层决策提供参考。
纵观“三个体系”建设指导思想,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基础,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是保障,以民为本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是目的,是档案工作最终的目的。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应恪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以“三个体系”建设为目标和任务,坚守“微尘”、创造价值;同时,不断增强档案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发挥民生档案的实用功能,服务人民群众的更高需要,进一步开创医院档案工作新局面,为新时期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