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渐
北非战役是军迷们津津乐道的二战往事,在那里,德国和英国的装甲部队展开了极具力量感的大碰撞。不过,在北非战役开始之前,二战非洲战场的热点乃是意大利人和英国人对抗的东非战役。在东非的战事中,英军以少胜多一路奏捷,把墨索里尼的东非殖民帝国迷梦击得粉碎,而其中的关键,便是1941年初春的克伦之战。
兵家必争之地
在地处非洲大陆东北角的厄立特里亚,连绵的山地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拱卫着那里的滨海重镇克伦。意大利殖民者在1890年就控制了当地,并以之为跳板先后两次实施了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并于1935年夺取了埃塞俄比亚全境,从而将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一部分连为一体,成为所谓的意属东非,更是墨索里尼梦想构建的新罗马帝国的重要海外版图。
而在意大利攻陷埃塞俄比亚6年之后的1941年,意大利人又把克伦变成其东非帝国的一个大型多面堡,来阻挡西面的英军自苏丹展开的进攻。克伦这个不为人知的地名就这样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克伦起伏的群峰挡在从苏丹到达红海海岸的必经之地上,身后则是一马平川,经过此地的公路和铁路,是通往殖民地首府阿斯马拉和红海港口马萨瓦的重要通道,可以说,不管是谁控制了克伦,都能够掌握进出厄立特里亚的主动权。
在东非,一场大战的阴云已经密布难消了。在二战爆发前夕,中东地区英军司令阿奇巴尔德·韦威尔将军就曾经预言式地说过:“假如意大利站在德国一边参战,我手里有四件事乃是当务之急,分别是确保苏伊士运河安全、控制东地中海、肃清红海沿岸地区、在东南欧展开行动。”
到了1940年6月,当法国在德国的全面进攻下快要招架不住之际,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就选择在那时对英法两国宣战,在东非的意军很快接到了夺取英属索马里、苏丹和肯尼亚边境地带的指令。
在意大利人的咄咄进逼之下,韦威尔立即要面对上述的“四件事”,而以他手里极其有限的作战资源,他明白不可能同时做这四件事。经过反复权衡,他认定第三件事乃是重中之重,也就是夺取位于红海东岸的意属厄立特里亚。
时至1940年底,驻厄立特里亚的意军已经判断英军会从苏丹实施进攻,尤其是从阿戈达特指向克伦一线。由于有限的运输能力不足以保障预备兵力在开战后迅速前调,意军采取将重兵屯于边境一线的做法,这些部队混合了意大利士兵和征募自东非当地的土著战士,这也是意大利在非洲殖民战争中一贯采取的做法。
顺利开局
英国人的进攻举措是于1941年初向苏丹部署了2个师,在肯尼亚部署了3个师,其中以苏丹为基地的部队由威廉·普拉特中将指挥,这将是进攻厄立特里亚的主力军。普拉特指挥着两支颇有名气的印度部队——第4印度师和第5印度师,其人员编成以印度战士为主,辅以英国士兵,另外还有一些自由法国的士兵。普拉特的作战计划非常简单:越过边境,长驱直入350千米,直抵厄立特里亚的红海港城马萨瓦。
要从苏丹到达马萨瓦,英军有两条路可以选,每一条都必须经过克伦。按照普拉特的计划,两个印度师将分别进攻,第5师经由特塞内指向位于克伦外围的阿戈达特,第4师的2个旅经由克鲁指向阿戈达特,另一个旅则从北面的苏丹港向南进攻克伦。
克伦这座城市本身并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御设施,并非传统意义上那种坚固的堡垒要塞,它的易守难攻之处在于周边分布着连续的、陡峭的花岗岩质的山地,设在几个制高点上的意军阵地就可以很好地控制住进出克伦的通道,因此克伦的攻防战实际上将是其周边山地的争夺战。
1月18日,普拉特挥军经由卡萨拉山口攻入厄立特里亚,到25日,由诺伊尔·贝斯福德·佩尔斯少将指挥的第4印度师率先逼近阿戈达特,刘易斯·希斯少将的第5印度师亦从侧翼跟进。阿戈达特争夺战的核心是科岑岭,此处最高峰海拔450米,其间多有陡峭山谷,是克伦之前的一道屏障,把守在这里的乃是意军第4殖民师。
在第4印度师中充当前锋的,是一个由英国人、印度人、苏丹人共同组成的“瞪羚分队”,他们配备有机枪和轻型火炮,由梅塞维上校指挥。在这个先遣队投入战斗后,第4师的第5旅和第11旅也相继发起猛攻。
在山脚下,还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装甲战。英军先是派出一批小型装甲车诱使意大利坦克驶离它们的隐蔽位置,然后由火力强劲的“玛蒂尔达”式步兵坦克突施奇袭,结果一举打掉了6辆意军中型坦克和5辆轻型坦克。
双方的步兵随后在山坡上发生激战,第11旅向阵地上的1个意军土著连发出风暴般的火力,令其在抛尸100多具后败逃,从而一举站上了科岑岭东端的最高点。第4印度师师长贝佩尔斯少将报告自己的两个旅加起来伤亡还不足150人,而当面的意军第4殖民师已经崩溃,光是本部抓获的俘虏就至少有1千人。
山岭上的拉锯
从科岑岭的制高点上俯瞰下去,英军已经可以看到通向克伦的公路,可是,这条公路还远未打通。2月2日,第4师前锋沿着阿斯德拉山谷推进,直指克伦外围的山地阵地,据最初看到它的士兵们说,“克伦要塞几乎是无法被攻克的。”
在这里,林立的山头奇峰兀立,意军部署了多达3万人和144门大炮,其中大部分人是当地的土著战士,意大利部队虽然数量不算多,却是东非意军的精华,包括萨沃亚掷弹兵营和阿尔卑斯山地营等。
从第二天开始,英军以萨沃利准将所指挥的第11旅为主攻部队,开始攻击克伦山地阵地中的布里格和桑奇尔两处高地。印度士兵一度冲击得手,但在萨沃亚营的反击下很快失手,在山地战中,双方的炮火都很难对交错的高地取得太大效果,只能依靠在攀登过程中就已经精疲力尽的步兵们来解决问题。拉锯从2月3日一直持续到7日,英军难以取得明确进展。
从8日起,第5旅加入战斗,他们改从东面迂回,试图包抄敌军后方。发现英军意图的意军迅速投入预备兵力填补漏洞,令此地的战斗演化为班排级别的残酷肉搏战。这天中午,一个印度连站上了霍格高地,在接下来的4小时里,他们经受了炸弹、子弹和刺刀的不断冲击,到日落时仅剩下9名幸存者而不得不退出了既得的阵地。
佩尔斯少将放弃了从东面突破的打算,10日,他下令两个旅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强攻。上午,第11旅拿下了布里格高地,第5旅拿下了霍格高地;然而,意军在下午的反击中又成功地夺回了两地。接下来几天,战事重复着过往的基调,夺取高地,然后失守。
鉴于战况胶着,普拉特中将暂时叫停了进攻,他要求两个印度师抓紧时间修整,为下一阶段的主攻蓄力,同时要求军需部门尽快前调作战物资。经过与师长们的会商,普拉特确定于3月15日由两个印度师连续发起两场相连的攻势,每一场攻势的初起阶段都将得到全部火炮力量的掩护。在14日举行的最后一次细节会议上,普拉特强调:这次攻势将是决定克伦归属的决定性行动。
3月15日,50架英国轰炸机对意军的山地阵地集中投弹,近100门大炮随后开火,在这轮炮火结束后,第4印度师投入了进攻。7时过后,该师各部共同出击,从卡梅伦山地出发,指向布里格高地以及萨马纳山的三处主峰。
战至当日16时,指向布里格高地方向的主攻营损失严重,尚能作战的已不足100人,然而正是凭借这股部队的最后一击,英军军旗终于插上了布里格高地。在当天晚上,第4师持续投入后续部队,击退了意军的多次反击,从而将高地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而第4师在此战中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了1100人。
门户洞开
比第4印度师稍迟,位居右翼的第5印度师亦在15日10时30分开始了第二波攻势。打头的是第2高地轻步兵团,该部虽然冲锋英勇,却在敌人猛烈的火力下损失颇大,入夜后,这个方向上的进攻交由第9旅来接手,他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第二天天刚亮,从此地的重要据点多洛格罗多克堡出动的意军打起了反击,双方的激战持续了几个小时,最终,第2西约克郡团的士兵们从看上去几乎无法通行的有如刀峰般的悬崖边走过,从背后包抄了多洛格罗多克堡,经过一番混乱而短暂的搏斗,守军在18时30分停止了抵抗。夺取多洛格罗多克堡的行动后来被英国官方战史评价为:二战期间最出色的小规模战斗之一,过程令人印象深刻,结果具有决定性。
事实也的确如此,此地视野极为开阔,可以饱览克伦及周边平原地带,英国炮兵迅速向这里布置了前进观察哨,来准确引导炮火的落点,从而改变了之前火炮在山地战斗中无法发挥太大作用的局面。
3月18日~22日,意军集中兵力连续反攻多洛格罗多克堡,他们打得十分勇敢,却无法如愿夺回阵地。大批意军士兵和土著战士倒在英军枪口下,阵亡者中还包括洛伦奇尼少将,他在意军中以勇猛著称,被部下们称作“撒哈拉之狮”,他的死极大地挫伤了意军的士气。
利用占据高地的优势,英军工兵部队在26日清除了意军堆在山口道路上的碎石等路障,从而使本方的坦克和装甲车可以穿透意军的山地防线。这样一来,意军只得于当晚全线撤退。普拉特中将在3月27日拂晓号召部属乘胜追击,第一辆英军坦克于当日8时过后开进了克伦城。
攻取克伦之后,通往阿斯马拉和马萨瓦的道路便完全敞开,意军再无天险可据,英军的胜利也就变得不可阻挡。几天之后,英军夺取了厄立特里亚首都、也是意大利总督治所所在地的阿斯马拉,很快的,又夺取了红海港口的港城马萨瓦。
4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不再按照中立法案的精神视红海地区为禁航区,允许美国商船停靠到这一地区的沿线港口,这实际上是为向中东地区的英军提供物资补给打开了绿灯。
在普拉特的部队从苏丹展开强攻之际,由坎宁安中将指挥的另一路英军亦从肯尼亚进军,袭击厄立特里亚南部地区。在普拉特连续拿下了克伦、阿斯马拉和马萨瓦之后,坎宁安的部队也一路疾进,在夺取了亚的斯亚贝巴之后,在阿姆巴阿拉吉实现了与普拉特的会师。
这样一来,英军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顺利攻取了意属东非,令同盟国和轴心国在东非的态势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东非战场上的关键,无疑就是克伦山地的争夺,为了攻取克伦,英军第4和第5印度师付出了3765人伤亡的代价,而意军的伤亡超过7000人,在其阵中参战的厄立特里亚土著士兵亦有近9000人战死或受伤。克伦战斗的艰苦,证明普拉特中将在战前动员上的预见是准确的:“千万别以为这将是一次轻松的进军,不,它一定会是血腥的战斗。胜利属于能够坚持的最久的那一方。而我相信我们能比敌人坚持得更久。”
责任编辑:彭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