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魏元孚

2016-10-21 01:47:26姜铁军
学生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丁谓先帝长条

☉姜铁军

聪明的魏元孚

☉姜铁军

东晋时的晋简文帝很喜欢和大臣们开玩笑。

他有一个大臣叫魏元孚,身材矮小又秃顶,五官长得也不够周正。有一次,晋简文帝问一个近臣:“魏元孚长得这么难看,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官呢?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听说有一年春天,先帝出去狩猎。先帝射死了一只鹿,非常高兴,一时兴起,顺口说了几句诗,但是忘记了这几句诗的出处,遂问身边的人,结果没一个人知道,这让先帝很扫兴。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卫官的魏元孚站出来回答了诗的出处。先帝对他赞赏有加,不仅当场奖赏了他,之后又提拔他当了近卫侍郎。后来他就一直在朝廷里服务了。”

晋简文帝说:“照你这么说魏元孚是个很聪明的人了?”近臣点头。

晋简文帝又说:“嗯,魏元孚应该是有点真本事的人,不然朝堂上他也混不到现在。你知道魏元孚这个人有什么缺点吗?”近臣想了想说:“魏元孚最大的缺点是喜欢喝酒,而且特别贪杯。”

晋简文帝点头道:“我知道了。”

过了两天,晋简文帝叫人准备了酒席,请大臣们喝酒,其中也有魏元孚。晋简文帝又让太监准备了十几个酒坛子,都是矮粗的那种,看上去就像魏元孚的头,他还吩咐人在每个酒坛子上戴了顶帽子,叫人看了忍俊不禁。晋简文帝叫人把这些酒坛子放到长条案子上,摆放在大殿中央。

在晋简文帝的暗示下,许多大臣都去给魏元孚敬酒,想把他灌醉。魏元孚是个很精明的人,虽然他不知道晋简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感觉苗头不对。于是,大臣们给他敬酒他也不推辞,当面把酒喝下去,过一会儿假装去解手,找个无人的地方全部吐出来,吐完后又回到酒宴上继续喝,还假装喝醉了。

晋简文帝看魏元孚确实喝大了,就宣他上殿。当魏元孚摇摇晃晃地站在大殿上时,大臣们哄堂大笑。因为长条案子上放的那些酒坛子实在太像魏元孚了。晋简文帝也笑得前仰后合,他更想看看魏元孚如何面对这种尴尬的境地。魏元孚站在那里,虽然醉得东倒西歪,但是一脸严肃,半点笑容都没有。他越是这样一本正经,大家越觉得可笑。突然,魏元孚摇晃着走到长条案子前,停住脚步,看着那些酒坛子,大声说:“哎呀,这不都是我的兄弟吗?你们真是大胆无礼,怎敢跑到大殿上排队站着,赶快跟我回家!”他一边说一边叫人帮忙把酒坛子搬走。魏元孚的举动把晋简文帝逗得合不上嘴,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把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

魏元孚把这些酒坛子拿回家后,又叫家仆四处放风,说皇帝赏赐给他十几坛子美酒,他愿意用美酒换钱接济穷苦百姓,还说这都是晋简文帝的功德。这事很快传到了晋简文帝的耳朵里,晋简文帝拍案叫绝:“魏元孚实在是太聪明了,人真是不可貌相啊!”

从此以后,魏元孚成为晋简文帝最器重的大臣之一。他帮助晋简文帝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受到百姓们的赞扬。晋简文帝器重魏元孚,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说他“饮酒而不乱性,甚有分寸,九分清醒一分醉”。

『溜须』的由来

“溜须”是一个俗语,通常与“拍马”连用,是迎合、奉承、献媚的意思。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小故事。

北宋年间,真宗赵恒在位,大臣丁谓靠献媚邀宠,官运亨通,一直升到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但仍然位列宰相寇准之下。所以他对寇准毕恭毕敬,唯寇准之言是听。寇准对他这种行为极为反感。有一次,中央政府开办公会议,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餐,丁谓看见寇准的胡须上占了一些饭粒,赶忙上去为寇准溜须拂拭,并盛赞寇准的胡须如何如何好。寇准好气又好笑,实在忍不住,便说道:“参政是国之大臣,难道还有溜须的宰相吗?”丁谓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此事一经传开,人们便称丁谓为“溜须宰相”。

(本栏目编辑 赵 婷)Email:254096887@qq.com

猜你喜欢
丁谓先帝长条
不卑不亢,言辞传情
宰相识人
显微镜
开屏的孔雀
Threats that tigers face
出师表
《出师表》节选
出师表(节选)
航天长条工件高速钻孔机床控制系统设计及工艺实现
『趋炎附势』来自于一根筋
山海经(2016年1期)2016-03-28 07: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