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 瑜(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南京都市圈城市联动发展研究
□文/闫瑜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提要]本文以南京都市圈发展现状为背景,重点研究南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制约南京都市圈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南京都市圈;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
原标题:南京都市圈城市联动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收录日期:2016年9月6日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自201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正式将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南京都市圈作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重要成员,是江苏省近年来提出的重点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自被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广泛的重视,其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成果。
近些年来,圈内各城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以促进圈内城市间的相互联系,更好地发挥都市圈城市间的辐射作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京都市圈各城市间联系日益紧密,各项经济指标显著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研究南京都市圈城市联动发展,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区域一体化步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京都市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发达的城市群落,这个城市群落由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其实质是以南京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带。它地跨江苏、安徽两省,涵盖南京、扬州、淮安、镇江、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八所城市,包括31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和20个县,土地面积约6.29万平方公里,承担着向东承接长三角、向西辐射带动中西部的重要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同时也是承接长江都市群和皖江经济带的重要依托。2014年底,地区生产总值23,986.51亿元,常住人口3,337.58万人。圈内城市分别位于苏、皖两省,凭借地域优势,各城市与南京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与交流,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南京都市圈自2000年首次被确立以来,圈内各城市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都市圈建设,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交通方面,2012年南京与圈内各城市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联通,快速干线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2014年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23,986.51亿元,其中南京8,820.75亿元(全国第11位),扬州3,697.89亿元(全国第43位),镇江3,252.38亿元(全国第53位),淮安2,455.39亿元(全国第78位),芜湖2,307.9亿元(全国第81位)。同时,在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城市圈建设也成为聚焦热点,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未来城市概念也将从理论走向现实,在此背景下南京都市圈也获得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由于缺乏高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配套的行政政策,南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归结如下:
(一)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同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中出现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圈内每所城市的首要目标都是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成员纷纷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投资回报率高的优势产业,加之圈内各城市自然禀赋相似,使得城市间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南京市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为1,732.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13.13%;扬州市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为887.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达到10.03%;镇江市、淮安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分别为282.70亿元、134.3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0%、2.38%。由此可以看出,上述四个城市纷纷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汽车制造业,尤其是南京和扬州,汽车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10%,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再如,尽管服务业在南京的GDP中占比超过50%,但装备制造、化工等制造业的作用仍不容小觑;马鞍山、芜湖、滁州以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化工等产业为主;扬州、淮安、镇江以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为主。产业同构可以带来规模效益,促进圈内城市经济的共同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趋同将会产生重复建设、争夺市场、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影响区域间的协作,不利于发挥各城市间的比较优势,使都市圈整体经济效益大幅降低。(表1)
(二)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致使该区域处于不同的市级乃至是省级的管制之下,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各城市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进行制度安排和经济建设,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现象依旧十分普遍。城市间缺乏广泛、深入的合作,特别是在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再定位等方面,缺乏微观层面上加快区域间合作交流的具体措施和宏观层面上推进区域联动发展的方针政策。同时,由于城市间的一些机制性、政策性的行政壁垒的存在,使得圈内城市间市场的关联度降低,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大大增加,可能致使各城市为了抢夺资源而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各市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间的比较优势。
(三)都市圈内部存在着广泛的非合作博弈。在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非合作博弈”例子,它反映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议来约束对方的行为,博弈双方往往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做出决策,在不确定对方行为选择的前提下,他们做出的决策从自身来看或许是最好的,但从整体来看却不是最优的,个体理性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这种“非合作博弈”。虽然城市之间都积极地寻求相互合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协议,加之城市间的不信任,圈内各城市纷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抓住发展机遇,各城市之间常常会采取一些非理性的竞争行为,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博弈双方为了吸引外资、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税收和土地价格上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措施,展开了不计成本、只顾倾销的恶性竞争,从而降低了南京都市圈整体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也不利于营造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圈内各城市受到自身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使,各城市的市场内部设立了形形色色的市场壁垒,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时有发生,这也加大了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难度。
(四)核心城市南京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不足。南京作为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由于受到上海“极化”作用的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有待增强。由表2可以看出,2014年苏州的GDP总量达到了13,760.89亿元,位于三市之首;南京次之,GDP总量达到8,205.31亿元;无锡第三,GDP总量为8,205.31亿元。在人均方面,南京市的人均GDP为10.77万元,低于同样位于江苏省内的苏州、无锡两市,二者凭借毗邻上海的地域优势,在上海经济的辐射作用下人均GDP分别达到了13.15万元、12.69万元;从产业结构上看,南京第二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过大。2014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199.67亿元,其中重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48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9.47%。从工业产值的构成来看,南京市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以汽车、石油、化工等传统制造业为主,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表2)
表1 2014年南京都市圈内部分城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占比情况表
表2 2014年南京、苏州、无锡G D P及人均G D P
(五)中小城镇及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对中心城市支撑作用相对较弱。在区域联动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城镇及农村往往被视为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结构调整的基石。就目前来看,南京都市圈发展以城市经济为主,中小城镇及农村作为发展节点的带动功能和集聚效应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城区主体对所管辖的中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不强。很多中小城镇及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制约了区域整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以中心城市南京为例,2014年南京市总人口达到821.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156.7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1%。由此可以看出,南京市的农村人口仍然占据不小的比重。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南京市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比过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9.47%,而发展重工业对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高、对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低,因此对于加工能力不强的周边地区而言,南京对其辐射效应及带动作用不足。同时,由于受到观念、体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市级经济管理不能有效地在包括中小城镇及农村在内的全市城乡区域开展主要内容为工业化协作配套生产零部件的社会化大生产,从而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
结合上文对南京都市圈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分析,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统一、有效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统一、有效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对于促进都市圈经济的整体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都市圈经济实现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需要我们把重点放在解决地区间行政壁垒的问题上来,加快构建高效、务实、精干的经济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
从政府层面来看,鉴于南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跨省级城市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笔者建议可以建立跨省会议协调制度,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着力解决南京都市圈与跨省发展相关的问题。此外,考虑到南京都市圈长期发展的复杂性,可以设立专题议事机构,该机构由圈内各城市的相关职能部门构成,主要职责是定期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社会层面上看,建立各行业的交流机制,针对现阶段圈内民间交流渠道匮乏、交流障碍颇多的情况,各市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大力促进各行业之间的交流,为各行业的跨区域发展扫清障碍。
(二)整合资源、错位竞争,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都应该以实现都市圈整体协同发展为出发点,融入到都市圈整体发展的大局之中,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城市都应该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自身的产业结构定位,在兼顾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优势产业,避免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作为圈内核心城市的南京,要充分利用其作为核心城市在地理位置、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方面的集聚能力,稳定和巩固核心城市的地位;此外,南京在要素整合过程中应当充当开拓者、协调者和领导者,努力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和枢纽作用。
(三)树立无限期合作的共赢理念。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地理位置相近、人文风俗也相近,因而具有推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基础。基于此,各城市之间应该建立无限期合作的共赢理念,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力求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避免陷入“囚徒困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彼此的比较优势,实现地区间长期合作的动态均衡。
主要参考文献:
[1]侯兵,黄震方,陈肖静,范楚晗.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认知分异——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旅游学刊,2013.2.
[2]韩艳红,陆玉麒.南京都市圈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演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12.
[3]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
[4]崔向阳.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3.
[5]王薇.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初步探讨——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城市规划,2003.3.
[6]李平华,朱未易.论基于宁合芜成长三角的南京都市圈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06.5.
[7]王安平.南京都市圈建设中的合作与博弈分析[J].城市问题,2013.5.
[8]刘志甫.南京都市圈建设中的政府对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9]吕连生.南京都市圈与安徽崛起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2.
2015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0378205);指导老师:杨彤
F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