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水画中表现待渡的题材有很多,本文主要对待渡的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来探析文人墨客所绘待渡山水展现了怎样的心绪和情感。这些是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宇宙观的表达,是审美理想和情感寄托的方法。
关键词:山水画;“待渡”;心境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基础,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题材。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既要可行、可望,更要达到可游、可居的高深境界。中国人画山水,不是直观描绘大自然原本的风光,而是通过对风景的高度提炼和概括,用自己独有的笔墨语言,传达出审美理想和生活情怀,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歌颂和现实生活超脱的表述。
山川、溪流、大地、樹木、石头既是自然造化的产物,也是人们的生存环境。村边居舍、宽广道路、小桥流水这些人工景观的产生,意味着人与自然结合的浑然天成、天趣巧妙和鬼斧神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山水画创作依靠眼中之景提炼到胸中之景升华到手中之景,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既表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景象又抒发出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这些作品代表着艺术家的独有的气质和对生活态度的阐释,是富有人情味的景象。
山水画中有诸多描绘待渡的画面,其中不乏名家之作。例如,李成的《密雪待渡图》、王维的《雪景待渡图》、关仝的《山谿待渡图》、董源的《雪浦待渡图》《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盛懋的《秋江待渡图》、许道宁的《秋江唤渡图》《秋山晚渡图》、钱选的《秋江待渡图》等作品。“维舟欲渡谁,柳岸烟沉沉”“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古代人的交通方式就是凭舟而渡。“渡”其实是“度”,从外在上说是渡河之“渡”,从内在来看是精神之度,是度到自己理想的国度中。在佛教中有一句:“小智渡己,大爱渡人。”既要度自己,更要度众生,每个人都是需要“度”的。王小波写“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歌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人们需要度到彼岸,在理想的田园中恣意徜徉,在面对现实的残酷中抵达彼岸的期望。喧嚣的人世,繁杂的生活,人们期望被“渡”,可求机缘来“渡”,没有人不是“待渡人”。这样的情感在山水画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王维的《雪景待渡图》中,画面构图采用一河两岸式的构图,描绘的是白雪皑皑的景象,远处山林耸立,层峦叠嶂,近处一人划舟而渡,两岸有树木山石,屋舍俨然。此画以淡墨渲染来表现雪坡沙渚,用笔劲细润雅,画面疏密有致,墨色清新淡雅,雪景是天然的雕饰,是大自然的杰作,给人一种一尘不染、干净无暇的感觉。江面上一人划桨帮渡一人,送他达到彼岸,达到心灵的慰藉。呈现出一幅幽静深远、恬淡舒朗的意境,这些都充分表达了王维的禅境和志趣,是心境与作品的完美结合,象征着人文精神,谱写出了美妙而和谐的画面。
《山谿待渡图》是关仝的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典型的北方山水。画面主峰巍峨耸立、两峰环绕,山的态势高大直立,气壮心魄。瀑布悬在山峰之间,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幽远迷蒙。画面的左下方溪水之上,一群驴行人正在召唤渡者,一叶扁舟,彼岸在前,在摇曳的水波中飘荡着。用笔劲健有力,用墨厚重苍润,皴法细密,晕染的层次丰富,着淡墨勾勒轮廓,在细染主峰、古刹、飞瀑,使观者看后仿佛身临其境,给人一种笔简气壮,景少意长之感,使画面富有生活意趣,作品显得更加生动鲜活。这里的渡是度人,是生活的野渡,是人为的活动,是平淡生活中交流的方式,是人来人往中转站的渡口。
《夏景山口待渡图》被后世认为是董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取江南渡口之景象,画面中有山坡、柳树、芦苇、沙滩、竹丛等自然景观,有渔人、扁舟等人文气息。画面从远处看江面烟波荡漾,江水蜿蜒而过,流动在山水之间,平滩连绵起伏,山体绵长缓平,山形悠远朦胧,山势层峦叠嶂,水在山中时隐时现,将山的结构特点表现得丰富多样。山水树木因远近景的不同而画法各异,在组织画面上有疏密、节奏、排列的变化,呈现出一幅和谐而又丰富的景观,充分展现了江南山水清秀典雅、草木茂盛、云雾显晦的特点。渔人和游人游弋在这山水之间,在这扁舟中你来我往,在这岸与岸之间招手回应,在这渡的过程中遇见机缘,在这水与山之间感受自然绚丽和人世百态。
盛懋也有关于“待渡”题材的山水作品,其为《秋江待渡图》。此画主要采用的是深远构图技法,这样的手法把树木的茂盛、枝桠的繁密、远山的缥缈、绵延不绝之势都展现得几近完美。一阵风吹来,引得树木沙沙作响,芦荻摇曳生姿,江面澄澈干净,有大雁飞过,层峦叠嶂的山峰,烟波雾霭弥漫,一幅秋天的景象。画面中间留有一大片空白,使江面显得深远广阔,望不到尽头,岸边一老者带着书童静坐于此,眼神望向远方期待渔夫的到来,远方似有客船摇橹驶来。老者和书童待渡的心情像是画面一样静逸安详,没有迫切、焦虑、不安、躁动,他们安然、淡定、平静的待渡。山水画总是可以让人浮想联翩,像是画者诉说某个故事,画面总是牵动着你的心,让你忍不住去追随画者的心境,去感受这寂静、深远、空旷、仙灵、深幽的氛围。画者用自己独有的笔墨方式来经营画面,试图把自己也放入画面之中,使作品与身心合二为一。
钱选的《秋江待渡图》画中江水占有很大比例,江面给人空阔幽远之感。远处之景是绵长不断的山川,近处之景是红树堤岸,红得鲜艳,这树并非是红色,而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映衬,晚霞掩映,日落绚烂,树下的人远望辽阔江面,江面有一叶小舟,树下之人渴望离开这狭窄的空间,望着远处的扁舟,是待渡者的期望。江面平静,人的眺望,将自然景观的静态和人的远眺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内心等渡的强烈心愿。辽阔的水面,久立的待渡之人,宽广的画面,人在此岸遥看彼岸,让这期待无限的拉长,好似那涛涛的江水川流不息。红树意味着滚滚尘世,遥望着对面那个神秘的远方,那个“渺”不可及的地方,那个透露芳香的仙境,那里充斥人们对其的无限幻想、梦想、理想,实现心灵的净化、升华和超脱。
山水画中描绘“待渡”题材的画作还有很多。有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是古老传统交通方式的展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是艺术家寄托情感的方式,是一种审美情怀的阐释,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是对人的性格、志向、情感、格调、态度的表述。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这山水之间的美丽,这待渡和渡人的两者,无论是哪一个,都成就了对方。六祖惠能接受衣钵时,在九江渡口乘船。惠能说:“我来渡”。弘忍说:“还是我来渡你吧”。暗含着师傅将度他到达彼岸,“度尽一切众生,众生有一不成佛,则我也不做佛”。这样的境界,是何等的伟大。俞伯牙的《高山流水》,钟子期听得头头是道,子期一死,伯牙毁琴。艺术的共鸣,审美的一致,感动的情绪,待渡遇知音。
等渡、摆渡、渡人、待渡,是谁人渡我,亦我渡谁人。在现世之中,人会因为诸多原因而失望、失意、失去、失势,会限制在某种程式化中不得自救,待渡大抵是人们在这些不快中寻求到的慰藉,如精神良药需要偶尔汲取,以便在这困顿的生活中找寻惬意和舒心。
参考文献:
[1] 朱良志.生命清供 国画背后的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宋晶杰,女,山西晋城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