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之源与同步发行体制

2016-10-20 00:33曾密
艺术科技 2016年5期

摘 要:英文单词“ACG”是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也就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笔者通过多次赴日交流,深刻体会到日本ACG产业发展模式的先进性。

关键词:ACG;同步发行体制;条漫

1 ACG之源

在日本漫画还没有成为一个重要产业之前,1959年3月17日,日本同时诞生了两本周刊漫画连载杂志,一本是小学馆的《少年SUNDAY》,一本是讲谈社的《少年 MAGAZINE》。这两本杂志本来不是专门做漫画的杂志,而是和大众内容掺杂在一起的普通杂志,两家杂志为吸引观众拉拢了很多漫画家,如手冢治虫、藤子不二雄、横山光辉、高桥留美子、藤泽亨、安达充、青山刚昌、大暮维人、赤松健、上条明峰、畑健二郎、椎名高志、藤田和日郎等。1968年的时候,又有一本漫画杂志创刊了,那就是《少年JUMP》。三大漫画杂志鼎力现象由此出现。《少年JUMP》继2000年,在2002年再次获得销量榜首,成为称霸漫画界的大杂志。他们用的同步发行体制适于商业漫画进行连载。从1963年日本第一套广泛流行的动画剧集《铁臂阿童木》开始,日本商业动画开始渐渐走向成熟,但是其动画的先驱都是漫画。《铁臂阿童木》早在1951的时候就开始出漫画,成为受欢迎的漫画之后才开始有动画、周边等。

近几年,虽然日本漫画杂志的发行量略有下降,杂志的发行量向漫画单行本转移,但日本动漫产业仍然红火,第一线的漫画《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妖精的尾巴》等作品仍然在连载之中,并且改编的动画及周边市场良好。我们国家的青少年也有良好的漫画阅读习惯,但是有半数以上的人阅读的是日本漫画,这是比较遗憾的。中国的动画曾经也有过辉煌,但是为什么没有发展下去?中国的连环画辉煌时代也像日本早期兴起的漫画时代,但是连环画为什么没有改编成动画,没有衍生的周边产品出现?可以拿日本的漫画作比较。我国与日本在动画制作上的不同之一,就是不存在漫画基础。我国对动漫采取大力支持的态度,但是在漫画上却依然没有重视,原创漫画没有出现像原创动画那样的飞速增长。根基不实导致即使有了让人喜欢的动画,在大众面前也只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这是我国的现实。

2 同步发行体制的概念

日本几乎所有动漫衍生源头都是漫画,日本动画基本上都是由漫画改编的。日本电视剧中,有60%的比例来自漫画的改编。日本之所以可以形成一个ACG产业帝国,是因为其本土漫画具有可延伸特点。在这其中,“同步发行体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所谓同步发行体制,就是高效和完整的工业化流水线体制。对于大多数漫画界人士来说,保证技能充分运作的模式是漫画作为一种产品,漫画家是“原料”,编辑是“工人”。在日本卖漫画并不是直接发售图书,杂志在漫画界扮演着漫画与读者之间的红娘。

日本商业漫画先以杂志集中连载的方式发表,当连载漫画积累到一定数量后集结成册,发表单行本图书。在漫画连载期间,有些读者如果认为连载好看,就会买单行本作为收藏;也有些读者看完单行本,便会期待新的连载。但是杂志社的主要赚钱方式不是杂志,而是单行本。漫画杂志的成功与否,责任编辑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提供会受欢迎的创意,寻找会受欢迎的作品,寻找能创造出会受欢迎作品的作者,保证作品越来越受欢迎,保证作者能够持续地创造出受欢迎的作品。漫画作者与读者在编辑的作用下是互动的关系。

为什么漫画可以如此容易地住进很多读者的心里?首先,非表达画家个人特点的具象性绘画,是人人都可以看懂的。公元9世纪罗马圣保罗教堂的壁画抄本中,写到教皇葛利高里的意思:“文字稿是给受过教育的人,图画是给未受过教育的人。”漫画表达方式使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能欣赏它,漫画成为一种成为大众文化。人们对美的认知,是现实存在的事物普遍性形象的理想化反映。主流漫画家抓住了这个本质,创作出得到观众认可的漫画。日本ACG形成的重要条件还有日本的美学教育,日本美学教育的目标是“扩展表现及鉴赏能力,在体验到造型创作活动的喜悦的基础上,培养爱好美术的心理,培养高尚的情操”。如今,大批的漫画家最初都是抱有强烈的兴趣和坚持到底的意志而出现的。另外,这样的教育也培养出了大量的动漫受众。

3 同步发行体制的变迁

其实不单单是日本ACG是以漫画为源头,现在美国也用这样的方法壮大自己的受众面。例如,现在非常红火的漫威公司,我们可能更加熟知的是他们的电影——《复仇者联盟》《钢铁侠》《美国队长》等,但是这些虚拟偶像在成为电影主人翁之前,都是漫画的主角。《复仇者联盟》中的所有英雄人物也都有单独的漫画体系,在拍成电影在本土上市之前,他们的漫画就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日本一样,美国也吸取了同步发行体制这一方式,在官方创作的时候借鉴了很多观众反馈的意见,甚至吸取了一些同人本中搞笑的梗。不论在漫画还是电影中,在继续创作中加上的这些内容,能让老观众神秘地会心一笑,让新观众有一种想回去补番的冲动,无形中扩大了受众面。也许可以这样说,漫画的主人翁是主创人员创造出来的,但是主人翁甚至配角的成长却是主创人员和观众一起培养的。

众所周知,纸质媒体正在受着第四媒体的影响,销量日益缩减,但是同步发行体制却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反而以另外的面貌示人。当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一批呆在家里不出门的年轻人。除了网络购物之外,他们通常的娱乐方式就是上网看漫画、动画或者玩游戏之类,这样的人容易成为所谓的“御宅族”,也就是ACG文化热衷者。这无非给ACG的发展带来了新空间。ACG在网络上的传播是有很多优点的:网络传播成本低廉,不像电视的播放有时段的限制,可以在网上进行点播,而且比电视和漫画增加了即时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观众可以第一时间写下对作品的评价,以此和官方或其他观众进行互动,如Bilibili网站。又比如现在流行的网络条漫,一种作者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发布第一手新形式的系列漫画,观众同样可以在漫画下留言、交流、分享,与漫画家直接交流互动。网络分享平台渠道大,每一個客户端都可以及时分享和下载,让更多人看见,于是传播速度和广度加倍,并且不限传播形式。

网络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可以归纳为:平价、传播快、即时性、互动性、形式多样性。也就是说,观众观看到作品后,可以更快、更直接地进行反馈;主创团队也可以更快、更清晰地知道观众想要些什么,在保有自己特殊想法和创意的前提下,结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创作与改进作品,达到俗话说的“接地气”。

我国原创作品真正做到由漫画到动画和游戏领域三栖俱全,乃至发展到电影的,目前恐怕只有《风云》这一部。这与日美相比,差距太大。然而新的时代给了同步发行体制新的机会,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这种方式,我国的ACG产业将会迎来春天。

作者简介:曾密(1987—),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动画艺术与动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