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波 闫向民 杜玮 周振勇 张金山 袁理星 张杨
摘要 通过对哈萨克斯坦畜牧业的调研,阐述了哈萨克斯坦畜牧业的发展历史及近年发展现状,分析了近年来制约哈萨克斯坦畜牧业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合作的潜力及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限制因素;对策;哈萨克斯坦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81-03
Survey of Kazakhstan′s Livestock Production
LI Hong-bo YAN Xiang-min DU Wei ZHOU Zhen-yong ZHANG Jin-shan YUAN Li-xing ZHANG Yang *
(Institute of Livestock,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s,Urumqi Xinjiang 83001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Kazakhstan′s livestock husbandry,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Kazakhstan′s livestock husbandry in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analyzed the reasons which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Kazakhstan′s livestock husbandry in recent years,and proposed the potential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Kazakhstan.
Key words livestock husbandry;restricting factors;countermeasures;Kazakhstan
1 哈萨克斯坦概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Republic of Kazakhstan),简称哈萨克斯坦,国名取自其最大民族哈萨克族,人口1 716万人(2014年1月)。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万km2,其中土地面积2.70亿hm2,内陆水域面积为252万hm2,境内大部分领土为平原和低地。
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全国有农牧业用地2.1亿hm2,人均约12 hm2(有的州高达18 hm2)。其中,耕地有2 403.5万hm2,人均1.5 hm2,按农业劳动力计,每个劳动力约负担11 hm2耕地,具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2 哈萨克斯坦农业
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耕作传统的影响,哈萨克斯坦种植业以粮食、棉花为主,其产值达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9.1%。畜牧业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为50.6%。总体来看,哈萨克斯坦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
哈萨克斯坦大量出口粮食,且近年来出口持续增加。2011年粮食产量增加1倍,出口量超过50%。2011年,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6.7%,畜牧业产值同比减少0.7%,农业生产总值增长26.7%。
3 哈萨克斯坦畜牧业
3.1 独立前畜牧业非常发达
哈萨克斯坦历来有发展畜牧业的传统,畜牧业非常发达。良好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孕育了辽阔的草原,再加上充足的日照,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萨克斯坦畜产品主要有牛羊肉和皮、毛、奶等产品,在中亚诸国中畜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3.2 独立后畜牧业严重倒退
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在经济整体下滑的趋势下,畜牧业也遭受了重创,出现倒退现象。近年来,哈萨克畜牧业存栏量大大减少、产量降低、技术落后等问题突出。
1990—1998年,哈萨克斯坦各种牲畜存栏量减少,除了马和骆驼外,其他牲畜1998年的存栏量比1990年减少了一半以上。虽然在1999年后,逐渐呈现出恢复的趋势,但与1990年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2012年底,大牲畜(主要指牛)的存栏量为569.0万头,较1990年减少了41.7%;羊的存欄量为1 763.3万只,较1990年减少了50.6%;猪的存栏量为103.2万头,较1990年减少了68.0%;家禽的存栏量为3 350万只,较1990年减少了44.1%。与1990年的存栏量相比,马和骆驼存栏量增加了3.7%、15.2%。
1990—2000年,哈萨克斯坦的肉产量降低了60.1%,蛋产量降低了59.6%,奶产量降低了33.9%,毛产量降低了78.8%,皮产量降低了92.9%。2001年,肉、蛋、奶的产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毛和皮的产量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2012年,肉产量为93.4万t,较1990年减少了40.1%;蛋产量为36.7亿枚,较1990年减少了12.2%;奶产量为485.2万t,较1990年减少14.0%;毛产量为3.8万t,较1990年减少64.4%;皮产量为4.4万张,较1990年减少97.6%(表1)。
3.3 由肉制品出口国变为纯进口国
畜牧业是哈萨克斯坦的传统产业,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曾非常发达,但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国内市场上肉及肉制品价格高,国产肉产品目前尚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目前仍是畜牧产品的纯进口国[1]。
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海关统计数据,2007—2011年,哈萨克斯坦肉及肉制品年市场供应规模约为120万~130万t。本国产量约为100万t,进口约为20万~30万t。2007—2011年哈萨克斯坦肉类进口情况见表2。
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哈萨克斯坦的肉及肉制品进口数量远大于出口数量。哈萨克斯坦出口肉不超过2 000 t,而进口鲜肉、冻肉和冷藏的肉及食用杂碎等共计23.54万t,进口香肠和肉罐头6.46万t。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畜牧产品交易不频繁。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2年哈萨克斯坦从中国进口的畜产品主要以禽肉及杂碎为主,进口量为496 t。
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为何从曾今的非常发达,大幅倒退到依靠进口来满足自身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自苏联解体后,80%的畜牧养殖业转入个人手中,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二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过早屠宰。哈萨克斯坦目前屠宰的牛的重量平均为305 kg/头,而发达国家为不少于450 kg/头;三是肉类的主导产品为牛肉,而纯肉牛的数量极少,牛肉只是产奶业的附属产品;四是哈萨克斯坦没有专门的肉牛品种。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了部分优良肉牛品种,但由于受到冻精制作、人工授精等技术条件的限制,杂交改良步伐缓慢。
4 哈萨克斯坦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稳定饲料供应基础是制约哈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天然草场,大田饲料生产(割草场)和配合饲料供应是饲料主要供应来源。从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看,很难达到牲口全年放牧的条件。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适宜牧草生长的春夏及秋季大部分时间,畜牧饲料依靠牧场能够满足。寒冷季节,牧草无法生长,只能依靠饲料饲喂。分析哈萨克斯坦牲口放牧和饲料业发展,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1 牲畜放牧用地面积不足。2012年底哈国牧场面积1.88亿hm2。但是其中60%牧场所在地没有水塘,极大降低了可用性。牧场整体状况存在问题,目前大面积牧场出现土壤衰退,导致已经不适宜用于放牧。类似情况在阿特劳阿克纠宾州已经出现。土壤衰退面积超过4 800万hm2,占整个牧场面积的26%。由于缺乏资金,当地植物学研究进展缓慢,对可经营牧场的监测和检查不足。
4.1.2 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不足。近年来,由于谷物市场价格高,谷物在大田轮作中占比达85%,导致饲料作物面积缩减。自然生长和人工播种割草面积大约500万hm2,由于生产饲料的耕地面积约240万hm2。农业企业和农场保障1头牲畜的粗饲料和鲜饲料保障度为6~7 kg,而正常水平应为14~15 kg。
4.1.3 农业生产和储备技术低导致饲料品质不高。饲料生产成本增长,豆类植物和有营养的块根植物及饲料的生产下滑,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的饲料比例下降,复合饲料和配合添加剂保障度不够。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相对较高情况下,动物精饲料保障水平仅为需求量的80%,说明饲料作物生产关注度不够,应加强科学化饲料轮作积极性。
4.2 良种率较低
根据最新资料,产肉大牲畜良种率约为2%(11.3万头)。大部分成长中的幼年牲畜每天增重世界标准为1.0~1.5 kg,哈萨克斯坦牲畜平均每天增重为400 g。
2012年,在《发展哈萨克斯坦大牲畜出口潜力项目》框架内进口了10 766头外国良种大牲畜(牛),耗资6 200万美元。至2016年拟进口7.2万头大牲畜。哈萨克斯坦所使用的牲畜线性繁殖法效率不高,根据世界惯例仅有0.2%的使用率。目前所采用育种-选种新技术(人工受精、生物技术、胚胎移植),未展现出显著成效。况且,《发展哈萨克斯坦大牲畜出口潜力项目》规定的第一次飞跃应该出现在2016年前。
4.3 小规模散养经济不利
牲畜集中在小型农庄导致了小商品经济和畜牧业产品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体现了畜牧业的消极发展趋势。78%的大牲畜集中在个体农庄,9%的牲畜集中在农业企业,13%的牲畜集中在农民(农场)手中,这一情况导致难以推广育种技术、高级喂养技术,生产率难以提高。
绝大多数小型个体农庄不具备为饲养场添置相关技术设备的能力,对畜产品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目前,母畜群受到高度关注,牧民有机会获得国家补助,以购买并养活母牲畜。但是只有3~4头牲畜的牧民,因为资金分配效率问题,不符合获得补助金条件,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牲畜喂养和繁殖非常艰难。在哈萨克斯坦入世后,仅有大型农牧企业有实力与国外农牧产品供货商竞争。
4.4 兽医服务不到位
根据哈农业部数据,2012年1—9月,出现狂犬病、气肿性炭疽、利斯特氏菌病、口蹄疫、肠毒血症、猪霍乱103、14、3、10、7、3例,巴氏杆菌病疫源数量为4个,在疫源地出现了钩端螺旋体病、羊快疫、结核病、禽类呼吸道支原体和马淋巴管炎。截至2013年1月,尚未进行牲畜核查工作。而牲畜核查工作本身是畜牧学统计、育种工作和预防防疫活动的基础。此外,主要疫病接种难以覆盖所有牲畜。
同时,兽医防疫干部缺乏。兽医学专业在哈萨克斯坦专业教育领域并非有前景的就业方向。哈萨克斯坦国内高水平兽医防疫干部不足,农业畜牧业部门只吸纳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人。
疫畜埋葬场数量不足。病死牲畜的尸体在缺少应有卫生防疫处理情况下,在居民点不远处焚化,造成了感染源可能持续多年。现有屠宰点中的20%已功能不全。
5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合作潜力及对策
农业在哈萨克斯坦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主要的支柱产业是矿产业、粮食产业、畜牧业。苏联解体后,能源成为哈萨克斯坦經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农业生产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依然是其支柱产业。这种状况既受哈萨克斯坦自然及地理位置的影响,也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2-3]。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在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等领域,在品种改良和动物防疫体系等方面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农业合作有充分的条件和能力。
就种植业而言,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进行比较发现,2个国家在农业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人均农业面积、人均播种面积、人均农业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等指标上,差距非常大。就人均耕地面积,中国少于哈萨克斯坦,但中国的人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却高于哈萨克斯坦,中国企业具有效率优势。
就畜牧业而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草场面积分别为2.62亿、502.3万hm2,中国远远大于哈萨克斯坦。对人均草场、草原面积和人均畜产品产量作比较,哈萨克斯坦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单产上中国则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哈萨克斯坦正在实施“2011—2015年扩大牛肉出口计划”。根据该计划,将建立良种牲畜培育场,并从国外进口7.2万头肉畜。此外,还将建立可产15万头牛的育肥场,以及母畜总数达30万头的农牧场。在农场主的支持下,该计划在2011年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已建成产量达1.77万头牛的5个育肥场,进口了1.35万头,农牧场也购买了5.56万头牛[4-5]。
关于哈萨克引进良种牛的种类,主要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分布较广的海福特牛和安格斯牛,以及来自法国的夏洛莱牛和奥布拉克牛。对于从关税同盟成员国及欧美进口牛,哈国农业部还提供一定的补贴:从欧洲进口1头牛补贴14万坚戈(约合948美元);从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进口1头牛补贴21.4万坚戈(约合1 449美元);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进口1头奶牛补贴10.7万坚戈(约合724美元)。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哈萨克斯坦将发展畜牧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哈国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畜牧工作:一是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工作。通过进口种畜产品及发展繁育基地等措施,提高畜禽繁育的水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二是扶持和发展中小型农场和家庭型农业经济。尤其是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种植饲料及安装灌溉系统。三是建立饲料企业,为畜禽提供优质饲料。四是推广使用现代化畜牧业技术,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尤其是推广干旱地区储水技术,保障动物饮水。
近2年,随着国内牛肉价格不断攀升,国内部分企业计划利用国内的肉牛养殖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利用哈国当地的土地资源、天然草地资源和肉牛养殖扶持政策,在哈国建立肉牛养殖场,发展肉牛养殖业,所生产的牛肉部分在当地销售,部分牛肉产品可以通过口岸运回国内销售,赚取相应的利润。
6 参考文献
[1] 卡比努尔·库拉西.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的基础及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3(3):52-53.
[2] 李豫新,朱新鑫.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区域合作机制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1(10):11.
[3] 布娲鹣·阿布拉.中亚五国农业及与中国农业的互补性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3):104-109.
[4] 李豫新,朱新鑫.農业“走出去”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前景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42-48.
[5] 柴利.新疆与中亚国家林果业和畜牧业合作潜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52-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