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森
摘要 化学脱叶催熟在棉花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3种浓度配比的脱叶剂与乙烯利混合液,研究其对棉花脱叶、吐絮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棉花的脱叶率及吐絮率,并且对棉花产量的不良影响非常小,以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2 250 mL/hm2,对水300 kg/hm2处理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脱落剂;催熟剂;棉花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49-01
目前,随着机采棉的大面积推广,收获前使用化学脱叶及催熟的手段已经越来越普遍。化学脱叶催熟技术是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棉花生长发育节奏的调控,干预其生理生化过程,从而达到预定的脱叶催熟目的[1]。脱叶剂的直接作用以及脱叶后田间通风透光状况的改善,可以促进棉铃的开裂。而化学催熟是应用催熟剂解决棉花后期晚熟问题的重要措施[2]。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机械化采棉的采摘率和作业效率,并且降低机采籽棉的含杂率,减少棉叶对机采籽棉的污染,从而提高机械化采棉质量[3]。因此,棉花进行化学脱叶催熟是机械化采棉及手工快速采棉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随着无棣县棉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采棉面积的示范扩大,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在棉田的应用也越来越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本试验通过脱叶剂应用试验以探索不同使用方法在无棣县自然环境下的脱叶催熟效果,为今后推广机采棉科学合理使用脱叶催熟剂提供合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壤含有机质1.2%、速效氮98.3 mg/kg、速效磷19.1 mg/kg、速效钾150.6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落叶剂(50%噻苯隆),四川国光农药厂生产;40%乙烯利,浙江绍兴东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试验棉花品种为鲁棉37。
1.3 试验设计
9月下旬进行喷施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处理1: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1 500 mL/hm2,对水300 kg/hm2。处理2: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2 250 mL/hm2,对水300 kg/hm2。处理3:使用落叶剂600 mL/hm2+乙烯利2 250 mL/hm2,对水300 kg/hm2。对照(CK):使用清水300 kg/hm2。
1.4 试验过程
播前施三元复合肥(15-15-15)375 kg/hm2、控释肥225 kg/hm2。4月25日播种,喷施氟乐灵2 250 mL/hm2,地膜覆盖。6月初,用复合肥与尿素进行混合追施;7月下旬浇水1次;其他措施为进行常规的喷药(累计喷施12次)、化学调控(喷施天达2116调节剂1次,喷施缩节胺4次)、修棉(共2次)及中耕松土(共2次,第1次结合追肥,第2次中耕除草)。
1.5 调查内容
调查施药前后的棉株总叶片数、青铃数、吐絮铃数,计算脱叶率及吐絮率。收获时,收集吐絮铃计算单铃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处理对棉花脱叶、吐絮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按照大田的一般管理模式下,处理1棉叶脱叶率比CK高35.8个百分点,棉花吐絮率比CK高17.2个百分点;处理2脱叶率比CK高39.8个百分点,棉花吐絮率比CK高23.0个百分点;处理3脱叶率比CK高27.8个百分点,棉花吐絮率比CK高9.0个百分点。各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著,说明使用脱叶剂与未使用脱叶剂有明显差别。其中处理2吐絮率、脱叶率均为最高,达到90%以上,说明其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2.2 各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CK相比,喷施脱落催熟剂对单株铃数、单铃重及单产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果,但是其差异并不显著。处理1比CK减产3.6%,处理2比CK减产0.9%,处理3比CK减产4.8%。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脱落催熟处理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提高棉花的脱落率及吐絮率,以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2 250 mL/hm2,对水300 kg/hm2处理的效果最佳。同时,喷施脱落催熟剂后,对棉花的产量性状没有明显的影响,并且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2 250 mL/hm2,对水300 kg/hm2的处理表现出了最小的负面效果。脱叶催熟剂的使用剂量配方,为无棣县大面积推广棉花机采提供了可靠依据。
脱叶剂的脱叶率还受气温的影响。当气温相对较低时,影响脱叶效率。一般施药后在一个较短时间范围内,日气温>20 ℃的天数多少,直接影响脱叶效果[4],因此实际喷药时间,要结合天气情况确定。施药期应选择在降温后气温开始回升之前,尽量避兔在降温之前的高温日施药[5-6]。
4 参考文献
[1] 田晓莉,段留生,李召虎,等.棉花化学催熟与脱叶的生理基础[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6):759-762.
[2] 樊庆鲁,陈云,陈冠文,等.不同配方棉花脱叶及催熟应用技术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6(12):2390-2396.
[3] 闫向辉,刘向新.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J].新疆农机化,2004,(4):48.
[4] 李欣裕,陈玉娟,闫志顺.棉花脱叶技术研究[J].中国棉花,2000,27(7):14-15.
[5] 马艳,彭军,崔金杰,等.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棉花,2009(9):29-31.
[6] 姜偉丽,马艳,马小艳,等.不同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棉花,2013(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