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6-10-20 06:07陈忠军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灾害

陈忠军

【摘要】地质灾害作为大型的灾害,受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地震和水土流失等灾害类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将对当前国内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应对,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问题;防治;策略

近年来,国内外地质灾害频发,根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整个2015 年全国共发生了8224起地质灾害,有229人不幸遇难,而且有58人在地质灾害中失踪,并且又138人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经济损失严重。对于地质灾害而言,其具有不可预测性、危害性,而且涉及面非常的广泛,损失比较大。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当细致周密,并且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类型、危害程度以及级别等,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此来减少损失。

一、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地质灾害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防治工作必须严格把关。然而,因其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实际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导致工作量增大

当前国内地质条件非常的复杂,而且丘陵、山区地形比较多,地质非常不稳定。自四川地震以来,国内地震强度以及频率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加之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给居住区的农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地质灾害类型、影响度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增大。

2.广大人们群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差

当前国内地质灾害以及影响防治工作落实不到位,宣传力度明显不够,以至于普通群众对灾害防治没有明确的概念,而且意识也比较淡薄。尤其是落后边远山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单薄,甚至搞封建迷信,连最基本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也没有,听之任之。在这些地区,建厂房、开采煤矿以及修建隧道等,加之劈山开路或者拦水造坝等,导致地质灾害频发。

3.地质灾害防范薄弱

从国内南北方、城乡情况来看,技术、经济差异非常的大,以至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配置、技术支持不到位。同时,部分城乡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味地注重效率,严重忽略了施工质量,甚至存在这严重的部门违章、违规操作,部分建筑在灾害中发生坍塌,不利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对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高全民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则会危及到周围的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和教育力度,影响一个全面防灾、治灾的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贯彻和落实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使命感。因地质灾害的非可控制性,我们可以从提高全民意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着手,比如传授基本的地质灾害自救、他救技能,降低地质灾害危害度、减少损失。定期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全民积极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之中。

2.建立完善的群测群防体系

计算机网络传播速度非常的快、传播渠道也比较广,而且信息量非常的大,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系统及其技术方法在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救援过程中做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基于对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建立健全群防群测体系。比如,以街道、村落为基础,建立独立的体系,以确保监测的针对性、可靠性。一方面可以扩大监测面,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地质灾害的监测准确度,确保获得的地质灾害信息准确性,基于网络一对多进行传递。同时,还可借助“北斗系统”实现区域化定位与覆盖,以便于能够救援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区域防治互动性以及信息共享性。

3.健全评价防治预警系统

评价预警系统需要层层递进的展开,预警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事故和灾害的蔓延,降低损失和伤亡,提高救援效率。所以首先要根据地域特征和地形特征布防严密的预警监控装置,配合网络系统实时监控各项防控端口。包括对天气变化、气候变化、施工情况等影响因素的监控,并上报相应监控數据和危险系数。同时还应当基于预警监控和数据分析,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对反馈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地质灾害而言,其具有客观存在性,若想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应当建立完善的防治和预警系统,通过制定和落实严谨的防治预警系统,避免危害蔓延。地质灾害的影响非常的大,而且时间、地点都无法准确的预测和控制,虽然国内地质灾害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果不及时创新理念和方法,则后果不堪设想。基于此,笔者建议结合当前国内地质灾害现状及其防治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防治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将灾害系数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地质灾害防治与救援,提供有效的帮助。

4.地质灾害多发区及易发区监测防治

地质灾害多发区,应当以规范人的活动为重点,并且通过开展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勘查工作,从多渠道筹集资金来进行 工程治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对于易发区而言,其防治过程中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对暴雨洪水、人为因素造成的泥石流以及滑坡等问题和隐患的监测,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其具有不可预测性、危害性大等特点,因此我们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地质灾害评价、分析以及防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J]工程地质学报,2015(10).

[2]李乾坤;石胜伟;韩新强; 梁炯.国内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现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3(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2016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EB/OL].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灾害
学校肺结核流行趋势控制及预警系统监测分析
俄太空预警系统探测到64枚导弹发射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交通流量增长下的空管安全预警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