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热衷的活动。涂鸦中,宝宝稚嫩的笔触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以及他观察、了解事物,探索世界奥秘的过程。通过涂鸦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内心的风景,体会孩子的真实感情,从而理解孩子,更好地去爱孩子。
宝宝涂鸦表达啥?
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孩子的涂鸦之作中暗藏了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儿童心理。
第一种:线条与心理
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
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具有攻击性,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喜欢画重复的东西,如不断的圆或迷宫:有自闭症倾向。
第二种:色彩与心理
6岁前只用红色正常;6岁后过度频繁地使用红色,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
5岁前偏好蓝色,表示有分寸。6岁后大量使用蓝色,表示适应力好;但过度使用,表示孩子过于自我约束。
偏爱暖色: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安静,爱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属于易怒型,缺乏耐心。
喜欢阴郁的颜色:被动,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两种颜色: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喜欢接受挑战。
第三种:人物与心理
(1)画谁: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画他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此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如爸妈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画的人物。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爸妈是离他最近、给予他关怀最多的人,也就是说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非常重要。
(2)手臂和手:
孩子在三四岁以前,不画手的居多,原因是此时的幼儿还未完全确立自我。逐渐长大后,他才开始画手。
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得意,自己所要求的都能获得满足。
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
若手臂部分画得比较大,是属于好打架、占有欲强的孩子。
把手放下,贴近身体,则是比较温顺的孩子,也可能是受欺负、胆小畏缩的孩子,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父母注意。
(3)耳朵:
孩子很少画或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家长啰唆。
如果画了一个大耳朵,又不是卡通形象,那么孩子比较敏感。
(4)牙齿:
愤怒的孩子经常会画出夸张的牙齿,说明有情绪和言语攻击性。
(5)眼睛:
眼睛画得太大的孩子,比较敏感、多疑、偏执;
画睫毛的孩子,对美比较关注;
不画瞳孔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
(6)腿和脚:
画的腿长长的,说明孩子渴望独立;
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
如果画出非常大的脚,说明孩子有压力,有安全的焦虑。
第四种:环境与心理
(1)太阳:
太阳在孩子心目中是快乐、明朗的象征。
画光芒四射的太阳,说明孩子心情灿烂。
把太阳拟人化,画出眼睛、眉毛、嘴巴,表示孩子智力高,具有同情心。不过,受童话故事书的影响,很多孩子也会画出这种拟人化的太阳。
画黑色的太阳,则表示孩子对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满。
(2)房子:
房子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房子巨大,代表渴望亲情或是有难以抑制的冲动。
像城堡一样的房子,代表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房子外观丑陋,孩子可能把家看作束缚自由的牢笼。
如果房子没有门窗或用栅栏与外界隔开,则是孩子受挫的表现。
房子画得像庙宇,则是两个极端,孩子要么是天才,要么很怪异。
房子特别强调地面,表明孩子缺乏安全感。
瓦片画得很仔细,表明孩子追求细节和完美。
把楼梯画得特别长特别大,表明孩子不想回家,亲子关系有待改善。
在屋顶上画烟囱,表明孩子希望获得关心,向上的直烟暗示他需要出气筒。
(3)树:
树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
树木画得很大,表示个性活泼开朗、蹦蹦跳跳。
树干画得细长,表示孩子和蔼安静、欠缺活力。
幼儿画树木,只有26%的孩子会画上树叶,因此不画树叶的多半是情绪稳定的幼儿,他能控制情感。
第五种:图形与心理
(1)喜欢画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发脾气。这类孩子通常喜欢数学。
(2)喜欢画圆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喜欢按照事先的准备行事,他们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喜欢画折线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较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对紧张的状态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父母难以捉摸。
(4)喜欢画连环图案的孩子:比较仁义,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着想,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适应能力强,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很快融入其中。
(5)喜欢在小格子中画交错混乱线条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6)喜欢画波浪形曲线的孩子:个性随和,富于弹性,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安慰,遇事愿意往好的方面想。
(7)喜欢画不规则曲线的孩子:心胸比较开阔,心态比较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有点玩世不恭。
(8)喜欢画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图形的孩子:竞争意识比较强,希望自己能够胜人一筹。他们为了目标不断地努力,并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牺牲。
(9)喜欢画平行线的孩子:可能处于因感到不公而沮丧的状态中,平行线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态,家长需要及时注意,并与孩子沟通。
(10)喜欢画眼睛的孩子: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较浓厚的怀旧心理,敏感,善于观察。
(11)喜欢画对称图形的孩子:做事小心谨慎,遵循一定的计划和规则。
(12)喜欢画飞机、轮船和火车的孩子:这类图案相对复杂,说明孩子具有极强的认知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极具想像力,勇于尝试,并能够坚持。
(13)喜欢画有趣的线条、圆圈和其他图形的孩子:富有创造力,对未知领域非常有兴趣,并喜欢尝试,每一种新奇的想法都会令他们兴奋。
(14)喜欢画各种不同面孔的孩子:这种情况多是借画画发泄自己内心的某种情绪。喜欢画笑脸的孩子知足常乐;喜欢画皱着眉头的脸的孩子则恰恰相反。笔下人物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内心的感受。
(15)喜欢画花草树木及田园景色的孩子:性情温和,对形状和颜色往往具有比其他孩子更出色的欣赏力。这类孩子多在语文、美术方面具有相当的才华。
第六种:布局与心理
居中:自我意识比较强;
偏左:留恋过去;
偏右:憧憬未来;
偏上:喜欢幻想;
偏下: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
画在角落:可能内心压抑。
家长需要注意啥?
涂鸦,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还是其自我表达的需要。父母在鼓励孩子自娱自乐、激发创意的同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试图将宝宝培养成绘画神童
涂鸦对宝宝来说意义非凡,但其目的并非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凡·高和莫奈。因此,尽管让宝宝按照他的想法去涂抹就好,没有必要一定要教给他正确的画法,或者非要他遵照父母或老师的意愿布局、着色。如果功利地看待这个活动,父母不仅不能如愿,还可能给宝宝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压力,让绘画本身变得了无情趣,严重的甚至会挫伤宝宝的自信心,导致宝宝将来产生厌学情绪。
2.对宝宝的涂鸦给予积极回应
当宝宝兴致勃勃地画画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热情地给予回应,帮助他保持绘画激情,同时也可以请宝宝讲述他的作品,鼓励他告诉你们他究竟画了些什么。如果想给予宝宝指导,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一味批评,而要采取更策略的方式,在不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将想法告诉宝宝。比如,对他说:“你画的小猫不错!妈妈也想画一只,快看,小猫在咬自己的尾巴,他为什么要咬自己的尾巴呢?”如果宝宝给予回应,你可以引导他按照你的方式往下进行,如果宝宝没有回应,你可以自言自语:“它可能饿了,谁来给它画条鱼呀?”这时,宝宝可能会急不可待地抢着给小猫画条鱼。
在和宝宝沟通时,你会发现宝宝描述作品时的梦幻说法让人十分诧异——天啊,他居然有那么神奇的想法!如果父母对他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宝宝会更加自信,其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也会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得到锻炼,并不断提高。
3.通过涂鸦培养宝宝的综合能力
1岁半的宝宝手、眼、脑及小肌肉的协调能力发展迅速,已经能够较好地握住笔了。刚学会这一技能的宝宝,对笔和涂抹会产生浓厚兴趣,于是急于借助笔尤其是颜色鲜艳的彩笔及其他用具,表达自己对色彩与形状的理解和喜爱。尽管握笔姿势可能有些怪异,涂抹也很幼稚,甚至让人不忍卒睹,但这个涂鸦的过程会给宝宝带来前所未有的快乐与自信,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手、腕等关节与小肌肉群的协调。看似简单的涂鸦,对宝宝来说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对发展其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培养其手、眼、脑的配合和形象思维,都很有好处。
4.把涂鸦变成游戏
对宝宝来说,涂鸦更多的是一种游戏,而不是一种学习。正因为是游戏,宝宝才会乐此不疲。在宝宝眼里,无论是墙壁还是衬衫,都可以涂鸦。如果担心宝宝破坏家里的用具而压制他涂鸦的兴致,不如给他提供一个更好的涂鸦环境,比如给他准备一块黑板或在墙上贴一层纸,提供地方让他一展身手,尽情体验涂鸦之乐。
5.尊重宝宝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儿童绘画重在表现,不在写真。宝宝画画时,会把事物最突出、最明显的特征画出来,就以为画出了整个事物。他画画的过程是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的过程,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当宝宝拿起画笔时,父母不要期望他如实描绘出某个物体或完整表达某个故事,而妄加批评他这里画得不像、那里画得不成比例。父母自以为是的指导,会让宝宝要么对涂鸦丧失兴趣,要么变成复印机,机械地反映周围的一切。
6.让涂鸦变成开发想像力与创造力的活动
即便宝宝有成为画家的天赋,父母也不可忘记,美术不是模仿的艺术,而是创造的艺术、视觉的艺术,因此让美术停留在写实、故事或情节中是不可取的。父母要注重培养宝宝对色彩、形状、构图、节奏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让宝宝即兴涂鸦,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这样,宝宝才可以通过手中画笔,传达出内心富有灵性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对一些景物的简单描摹。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