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晶
很多人以为情商表现在会否说话、沟通,是否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上,其实这些都不是情商的应有之意。所谓的情商,主要是指人们表现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为什么很多时候,外在条件看起来并不是最优秀的人赢了?甚至在情感关系中,也不是付出努力最多的人,可以笑到最后?因为为人为事中起主要作用的其实是看你是否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此,很多人嘴里说的性格不好,反倒是指情商不够。
情绪不分好坏,存在即合理
首先,让我们听听电影《头脑特工队》中5位最基本的“情绪担当”的自我表述吧!
快乐:哈哈,大家都喜欢我,说我是开心果,可以给大家带来温暖、希望与正能量。可,我也有得意忘形、乐极生悲的时候。
愤怒:受到攻击、伤害或压制时,我就会发威,像一团火,极具破坏性。可,我也代表力量和正义感,绝不逆来顺受。
悲伤:我很想变得乐观一些,但我总想哭。可,我能用哭泣宣泄,同时也能让主人在受委屈时,得到周围人的关怀和支持。
恐惧:有人说我是胆小鬼,这也不敢那也不敢。可,也有人夸我像一个谨慎的卫兵,保证了主人的安全,可别小瞧我哦。
厌恶:我是一个高冷、傲娇的人。可,正是我会心生厌恶,才让主人得以趋利避害呀。
影片中,“悲伤”不仅负能量爆表,还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其他人。因此,“快乐”一直努力压抑着“悲伤”,不让它触碰操控板和核心记忆,但这也导致了莱莉在面临新生活的巨大冲击时,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悲伤与难过,最终只能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内心的矛盾。后来,“快乐”意识到了“悲伤”的重要性,帮助莱莉对父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父母也理解了她所面临的问题,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行为,这才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亲情。
由此可见,情绪一旦产生了,它就是一个有理由存在的事实。我们都知道,正面的情绪对人是有帮助的。比如,高兴等正面情绪会使大脑产生多巴胺,这是大脑对人体的奖赏,可以强化人类的许多行为。但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负面情绪呢?
生活中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消极或负面的情绪总是不好的,所以我们总会一味地压抑负面情绪,拼命告诫自己“要理性、要控制情绪”,“不应该焦虑,焦虑只会让我表现得更糟”,“不能生气,生气代表我不是一个能管理好情绪的人”。然而长此以往,我们将失去反映真实情绪的能力,也将无法真实感受到快乐等正面情绪,最终变成一个单调的、缺乏情绪的人。辩证地看,负面情绪对人也是有帮助的。比如,恐惧和愤怒会令人产生应激反应,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使人在面对危险时能用最快速度逃跑或用最大力量反击;厌恶可以使人迅速探测到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并进入应激状态,等等。
所以,情绪不分好坏,每种情绪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存在即合理。不过,由各种情绪引发的各种不同的行为,以及各种行为的不同后果则有好坏之分。
别被情绪“绑架”了
虽说存在即合理,但不该因此就任由情绪恣意妄为。在面对情绪时,有人容易被情绪控制,任由其牵制自己的一切思想、感受和行为。影响层面小一点的,可能导致个人心情不愉快、生活功能受到限制;影响层面广一点的,还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甚至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它描绘了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现象: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踹了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可见,恶劣的情绪具有严重的污染性、弥漫性,一张拉长的脸足以熏黑一片晴朗的天空。
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情绪本身,而在于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中表达适度的情绪,才是正确的情绪管理之道。
为心情“乔装打扮”
人的一生中,悲伤事在所难免,一味地让自己开心起来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再次感到快乐的办法是从悲伤中走出来,而不是去逃避。悲伤包含着治愈,悲伤的体验会让你加深对快乐的印象,从而让你更有可能从压力当中走出来,融入新的生活。不仅如此,在心里给悲伤或者其他痛苦的情感留个空间,会让你在情感上变得更强大,而不是被诸如此类的情感击溃。这样的你会更有韧性,更好地了解自己。
一项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一个人经常想象自己进入了某种情境,并感受某种情绪时,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的会到来。例如,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最后真的会愤怒起来;而心情很差,情绪低落的人,表现出笑容可掬,谈笑风生的样子,慢慢也会不再抑郁不振。所以,假装或模仿某种情绪,往往能帮助我们真正地获得它。
真正造成个体痛苦体验的往往不是负面情绪本身,而是对负面体验的抗拒与不接纳。因为,许多负面的认知过程,负面的故事与负面的评价,就像是燃料一样,会使负面情绪的大火越燃越旺。所以,灭火的最好办法就是放空脑中所有的评价和想法,不做判断,仅仅是留意、觉察、承认自己有这样的情绪。如此,你或许在一种无言、无语、无为的状态下,已经完成了一次黑暗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