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2016-10-19 10:02刘春霞
文化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网络时代图书馆

刘春霞

摘 要:传统图书馆是通过面对面的服务方式与读者进行借还与咨询沟通等业务。随着网络的普遍化,图书管的服务理念已经从“读者服务”转向“协调、合作、共享”。这里,笔者就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主流,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社会需求也发生较大转变,知识总量的不断增长,知识领域不断扩展,用户自身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整体上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用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圖书馆的网络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演变成一种将用户信资源连接起来、帮助用户搜索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机构,这种机制使得图书馆脱离了传统的馆藏式机构,成为一种网络信息资源和服务动态的集合。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网上服务,如网上文献检索、网上参考咨询、网上用户培训等,也就是说,除了纸质图书期刊本身是物理传递,不能在网上实现外,整个图书馆服务都在网上进行。读者通过网络可进行预借,图书管理员也可将读者预借文献放入规定之处,并网上通知,从而实现读者的自助借阅。这种网上借阅的方式,可以实现远距离服务、多个用户同时利用一种文献,同时文献资源也得到了跨地区、跨领域、甚至跨国界之间的共享。

(二)服务模式开始以“书”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传递信息信息的工具,是人们交流的中心,随着电子图书馆的普遍,读者们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阻碍,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相关的书籍。因此,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改变过去以整理收集文献资源为主的观念,创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开发培养读者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针对读者的需求开展服务,以读者为中心,把丰富的资源信息推荐给读者,通过具体的咨询服务工作提高读者利用资源的能力。

(三)服务方式的转变。对于读者而言,他们去图书馆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智慧和教育,他们已经不能满足简单的借还图书,而是要求图书管理员能够在广泛、庞大的信息资源中帮他们找到他们的需要。读者既要求获取信息,更要求服务的周到,在享受到图书馆舒适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下,也希望体会到高质量的服务带来的精神愉悦。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建设网络资源的数据库。未来的图书馆,必须要针对自身特定的读者群体、特定的学科专业需求,利用图书馆可支配的资金,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数据库资源,对自身图书馆藏文献特色进行加工、提炼,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变成网络信息资源提供给读者,另外也需要及时购买专业的数据库,保证书籍的系统性、新颖性和权威性。网络时代,馆藏资源特色化、网络化是图书馆建设的战略选择。加强核心馆藏的数字化建设,开发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展信息咨询和信息推送,实现信息增值。

(二)开展多样性服务。一个完整的读者服务体系应包括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制服务、咨询服务、检索服务、定题服务、情报服务等。随着读者队伍的壮大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图书馆需要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开展多样性服务,增强读者服务的主动性。在完成外借、阅览、复制等传统服务工作的同时,提高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效率,帮助读者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读者得到满意周到的服务。

(三)信息资源共享,协调分工合作。网络环境下,我国的图书馆必然是多中心、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的局面,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要协调分工合作,使得资源与信息可以网上共享,网上服务也可共享。国家有关部门要宏观干预,分工合作,不要重复建设一样的数据库,浪费人力和财力。引进适应网络时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需求的现代技术设备,推广普及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缩微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做到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共同发展。

(四)深入读者研究,加强读者教育。图书馆可通过问卷调查、阅读登记分析、网络日志分析和读者论坛等方法,加强读者研究工作,了解读者类型、读者心里、读者需求以及读者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由于电子信息资源的大量增加,读者教育工作也变得较为重要。在信息理论与意识方面、网络知识与实用技术方面、计算机操作与使用方法方面,都应该加强对读者的培训。通过对读者的培训,使读者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检索工具,既方便了读者,也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此外,针对高校图书馆,我们也有必要通过各种专题讲座、定期培训等方式,加强读者的网络知识教育。例如经常对在校生读者进行包括图书馆馆藏与利用、光盘网络数据库的检索、标准文献的检索、各种类型计算机检索和数据库利用、图书馆新资源与新服务等培训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程度。

(五)加强图书馆服务人才的培养。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人才也是需要知识全面、专业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以往传统只懂得如何帮读者登记借读等简单工作的服务工作者,以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应该大力改善馆员知识结构,变单一型结构为复合型结构,变封闭式结构为开放式结构,变被动性结构为创造性结构,使图书馆员掌握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断接纳和吸收新知识,扩大知识储备,提高知识层次,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工作是将知识的收集、获取、利用和创新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越来越普及,也将逐步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清醒地认识环境和用户需要的变化,使我们的变化速度、发展速度赶上并超过环境变化和用户需要变化的速度,具备自觉、主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力,是图书馆服务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参考文献:

[1]罗岚,麦淑平,曾少霞等.论图书馆借阅参一体化服务[J].冶金信息导刊,2006(4)39-41.

[2]刘金玲,叶艳鸣,宋洵.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2):66-69.

[3]黄亚海.正确认识和处理图书馆不同服务方式之间的关系[J].图书馆建设,2005(1):76.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网络时代图书馆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图书馆
网络时代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