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邢永田
“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明代著名雕刻家王叔远用桃核雕刻,生动再现了大文豪苏东坡携好友泛舟赤壁的情形。方寸之间尽显天地之宽,刀尖之上包罗世间万象,精湛的技艺让古人都为之惊叹“技亦灵怪矣哉”。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也有这样一位“传奇艺人”。他是刀尖上的舞者,是折翼天使的救心人,也是能在“核桃”里绣花的艺术家。他就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他带领团队在核桃般大小的心脏上精雕细琢,用仁心和医术为无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带来健康和希望。
用3D打印技术救治复杂先心患儿
孩子只有1岁,心脏畸形却非常严重: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远离大动脉、重度肺动脉高压……这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手术风险非常大;但若不及时手术,多会在婴幼儿期夭折。为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范太兵团队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患儿的心脏模型。
有了模型,专家们更加胸有成竹。无影灯下,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手术进入了关键环节。范太兵沉着冷静、动作娴熟,如刺绣大师般在核桃大小的心脏里穿针引线,只见他以针为笔,以缝线为丹青,技艺与绣法融为一体,夺苏绣汴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一针一线奇迹般地赋予孩子新的生命。
四个小时后,手术获得成功。使用3D打印技术救治复杂先心患儿,这在河南省还是首例!
如大师般精湛,如艺术般洒脱,却没刺绣的轻松和自在。对范太兵来说,他的每个动作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孩子的心脏只有核桃那么大,对于那些早产儿来说,心脏甚至还没有鸽子蛋大。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进行这么精细的操作,难度可想而知。或血管畸形、或房室缺损,范太兵带领团队精心雕琢,重建心脏内部结构,把心脏的先天性畸形进行修复和重建,为一个个复杂先心患儿开启生命之门。
创造奇迹 成功完成数百例小儿心脏手术
拯救一颗心脏,就是拯救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在复杂疾病面前,范太兵从来都没有退缩,他带领团队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信念和气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是范太兵永恒的信念。在临床工作中,范太兵创造了连续数百例小儿心脏手术全部成功的记录。他主导开展的全超声引导下经皮室缺残余漏封堵术、腋下小切口手术、外科微创封堵术、“一站式”杂交手术、完全超声引导下经皮封堵术、大动脉转位Switch术、复杂大动脉转位DRT手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立体吻合手术、国内首例Nikaidoh手术等一系列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创造着生命奇迹。
1987年,范太兵考取了首都医科大学小儿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此与小儿心外科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他考取上海交大医学院博士,师从我国小儿心脏外科开拓者丁文祥教授,凭着对医学的热情和名师的教导,范太兵在专业领域取得了深厚造诣。
儿童心脏中心成立后,学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彭帮田等一大批优秀专家。中心每年开展小儿心脏手术1000余例,手术最小年龄为出生仅20小时,最低体重仅为1.46kg,创造了全省最小年龄、最低体重的“双记录”。中心对常见先心病的治愈率达到了99%以上,对危重和复杂性的先心病治疗成功率在97%以上。
如今,范太兵名声在外,许多先心病患儿家长不远万里找到他为孩子手术,被患儿家长称为中原儿童先心手术的“第一把刀”。
用心拯救心 时刻关爱着每一位患者
查房时,范太兵看到状态好的孩子总会逗逗他们,病房里经常充满了温暖的笑声。“范主任,您已经连续做了一天手术了,要不您先休息会儿,有情况我再叫您。”在儿童心脏中心,面对护士长薛海娜的关心,范太兵摇了摇头。
“再坚持一下,等度过危险期,孩子病情稳定后,我再休息也不迟。”是范太兵的回答。
做完4台大手术已经是深夜,疲惫不堪的范太兵顾不上休息,径直去心外监护室查看孩子病情。守在监护室门外的患儿父母被这样负责的医生感动得流下泪水。
同事们都知道,遇到危重病人,范太兵主任常常不离不弃,吃住在科室是常有的事。虽然医院不用打卡考勤,但是7:30准时到达科室早已成为他多年的习惯。“早点儿来先查房,不耽误8点的门诊,或者就早点儿开始手术。”范太兵说。
点滴关爱,凝聚希望。翻开病历记录,有多少孩子从极度痛苦中解脱出来,又有多少孩子在死亡线上重获新生。范太兵用一双灵巧的手、一颗慈爱的心,在核桃里“绣花”,用“心”补“心”,推动着河南省儿童心脏医学事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