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泉韩玉江施昌新王长青李家金
(1.湖北省枝江市植保站 443200;2.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农业服务中心 443200)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防治柑桔红蜡蚧药效试验
曾泉1韩玉江1施昌新1王长青1李家金2
(1.湖北省枝江市植保站443200;2.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农业服务中心443200)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2%氟啶虫胺腈SC对柑桔红蜡蚧的防效较好。使用4 000倍~5000倍液,药后14d平均防效在66.05%~81.10%;药后21d平均防效在74.51%~86.11%;药后28d平均防效在80.27%~91.73%。随着高效农药杀扑磷因高毒在柑桔上禁用后,防治红蜡蚧可优先选用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在若虫孵化高峰期均匀喷雾,能有效控制红蜡蚧的危害。
氟啶虫胺腈;柑桔红蜡蚧;药效
1.1供试药剂
22%氟啶虫胺腈SC(美国陶氏益农农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48%毒死蜱EC(美国陶氏益农农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药剂处理区20棵桔树,空白对照处理区3棵桔树,处理四周设保护行。
处理A: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
处理B:22%氟啶虫胺腈SC 5 000倍
处理C:48%毒死蜱EC 1 000倍
处理D:空白对照(CK)
1.3试验地
试验于2015年6月11日上午在枝江市白洋镇张店村柑桔园进行,试验地为黄棕壤土,pH值为6.2,有机质含量为2.2%。品种为碰柑,株行距3m×4m,树龄10年,树势中等。施药时柑桔生育期为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红蜡蚧的生育期为1龄若虫盛发期。施药器械为海燕牌3WBD-16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3Mpa~0.4Mpa,采用常规方法喷雾,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施药当日为晴天,最高气温34.4℃,最低气温23.4℃,相对湿度65%,试验期间共有12次降雨,降雨量99.4mm。
1.4调查方法
每小区定3棵桔树,每株树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定1个~2个新梢,挂牌标记,共调查15个~30个新梢的枝条和叶片,记录活虫数量。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4d、21d、28d分别调查残虫数及有无药害,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1.5药效计算公式
注:PT0——处理区药前虫数
PT1——处理区药后虫数
注:CK0——对照区药前活虫数
CK1——对照区药后活虫数
PT0——处理区药前活虫数
PT1——处理区药后活虫数
2.1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见表1。表1表明,药后14d、21d各处理防效均逐步上升,28d防效最佳。药后14d,A、B、C三个处理平均防效依次为81.10%、66.05%、49.99%;药后21d,各处理平均防效依次为86.11%、74.51%、58.26%;药后28d,各处理平均防效依次为91.73%、80.27%、63.25%。药后14d、21d、28d,处理A的防效最好,其次为处理B,处理C的防效最差。田间试验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各药剂处理间差异显著。
表1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防治柑桔红蜡蚧试验结果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防效后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1和0.05水平下的差异显著性,字母相同的差异不显著。
2.2安全性
喷药后观察,试验各处理对柑桔枝、叶、果均无药害,柑桔生长正常。
氟啶虫胺腈是一种全新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具有触杀、内吸和渗透作用,对柑桔红蜡蚧高效长效,对柑桔和环境安全;毒死蜱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叶面喷雾残效期较短,防效较差。随着高效农药杀扑磷因高毒在柑桔上禁用后,防治红蜡蚧可优先选用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在若虫孵化高峰期均匀喷雾,能有效控制红蜡蚧的危害。
S481+9
B
1005-6114(2016)04-008-002
2016-04-15
曾泉(1974-),男,农艺师,长期从事植保工作。Tel:1303274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