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山 王涛 智书伟 张兰 刘婷
(湖北省沙洋县植保站 448200)
24%井冈霉素A水剂(菌刀)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报告
陈小山王涛智书伟张兰刘婷
(湖北省沙洋县植保站448200)
24%井冈霉素A水剂(菌刀)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当用量为30ml/667m2时,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85%以上,且增产效果明显,最高增量73kg/667m2,增幅为10.7%,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井冈霉素A;稻曲病;药效试验
为验证24%井冈霉素A水剂(菌刀)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确定最佳用药量,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和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开展了本试验。
1.1试验地
试验田选在沙洋县滨江新区新湖村8组,供试田地势平坦,灌溉方便,粘土土质,土壤pH值6.0,有机质含量26.6g/kg,肥力均匀一致,水稻稻曲病常年发生。
1.2试验设计和安排
1.2.1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24%井冈霉素A水剂(菌刀),由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40%氟环唑SC、27.12%碱式硫酸铜SC,市场购买。
1.2.2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40m2(5m×8m),随机排列。除药剂处理因素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试验前及过程中,试验区不施用其它对水稻稻曲病具有防治作用的药剂(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
1.3施药时间及次数
按上述药剂使用量,在水稻破口期前5d~7d(7月25日)用第一次药,在齐穗期(8月3日)用第二次药。小区兑水量为1800ml,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区不作任何药剂处理,田间管理同试验区。
1.4调查及计算
水稻黄熟期(8月25日),每小区采用对角线3点取样方法。每点调查50穗,记录稻曲病病穗数和病级数,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1.4.1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每穗1个病粒
2级:每穗2个~4个病粒
3级:每穗5个~7个病粒
4级:每穗8个~10个病粒
5级:每穗10个以上病粒
1.4.2计算公式
注:Ai——i级病穗数
i=0,1,2,3,4,5
M——调查总穗数
注:CK——对照区病情指数
PT——处理区病情指数
2.1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本试验所用药剂对供试作物均无不良影响。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见表2。稻曲病病穗率防效以处理A最高,为93.27%;病指防效也以A处理最高,为93.56%,与处理B、C间无显著差异,与处理D、E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2 稻曲病病穗率、病指及防治效果
2.2经济性状考察分析
经济性状考察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结实率A处理最高为92.07%,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B、C间,C、D间,D、E间无极显著差异,但B处理与D、E、F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实率最低的E处理也与对照F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A处理最高为27.86g,除A、B与F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外,其他处理间均不存在极显著差异。理论单产A处理最高为755kg/667m2,与处理B没有极显著差异,但与其他处理有极显著差异;处理B、C、D、E之间没有极显著差异,但除了处理E外,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3 水稻经济性状分析
24%井冈霉素A水剂(菌刀)对水稻安全,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明显,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用量30ml~50ml/667m2,大发生年份取上限50ml,轻发生年份取下限30ml。
S481+9
B
1005-6114(2016)02-024-002
2015-12-1
陈小山(1962-),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