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两优67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2016-10-19 07:33郑小苹陈丽娟何花榕杨惠杰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示范片通径粒数

林 祁,郑小苹,刘 锋,陈丽娟,何花榕,杨惠杰*

(1.福建省尤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尤溪 365100;2.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尤溪365114;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

·栽培技术·

广两优67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林祁1,郑小苹2,刘锋1,陈丽娟1,何花榕3,杨惠杰3*

(1.福建省尤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尤溪 365100;2.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尤溪365114;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

为了解广两优67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特征,调查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产量4个构成因素中,再生稻头季以每穗粒数的变异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每平方米穗数;再生季则以每平方米穗数的变异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每穗粒数。再生稻要获得高产,头季应主攻大穗,而再生季则应培育多穗,以形成巨大的库容量。

再生稻;广两优676;超高产;产量结构

广两优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与自育恢复系福恢676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过国家(国审稻2013014)和福建省(闽审稻2014012)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进行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示范,示范面积8.63 hm2。经同行专家验收,全示范片平均产量,头季为12 166.5 kg/hm2,再生季为6 118.5 kg/hm2,年产量为18 285.0 kg/hm2,达超高产水平。为了解广两优67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特征,在示范片头季和再生季分别取样调查了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特征,试图揭示再生稻超高产的产量架构,以期为超高产栽培确定主攻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广两优676”。

1.2试验设计及调查项目、方法

于2015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海拔240 m)种植广两优676百亩再生稻高产示范片。于3月11日统一播种,4月15—18日移栽,移栽规格为20 cm×20 cm。头季于7 月10日左右齐穗,8月12日左右成熟;再生季9月15日左右齐穗,10月20日左右成熟。田间管理按当地的高产栽培措施进行。

产量结构调查:在头季和再生季成熟期,在示范片中各选取了10丘不同产量水平的田块,调查产量及其构成。方法是每丘田调查100丛穗数,并按平均穗数取5丛考察每穗总粒数、结实粒数和千粒重,并计算结实率。

产量实割验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分别在头季和再生季成熟期,对广两优676百亩再生稻示范片进行验收,分别各选择有代表性的6块田块进行实割测产。

1.3数据分析

采用DPS v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广两优676再生稻高产示范片产量

经专家验收,广两优676百亩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加权平均产量,头季为12 166.5 kg/hm2,其中最高产量为13 084.5 kg/hm2;再生季为6 118.5 kg/hm2,最高产量为6 711.5 kg/hm2;全示范片平均年产量为18 285.0 kg/hm2,最高产量达19 796.0 kg/hm2(表1)。

表1 广两优676百亩再生稻示范片产量

2.2再生稻超高产产量结构特征

2.2.1超高产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 在示范片中头季和再生季分别调查了10丘不同产量水平田块的产量及其构成,分组的平均产量及其构成列于表2。

从表2看出,头季稻的产量水平为11 086~13 798 kg/hm2,平均为12 399.1 kg/hm2。其产量构成为平均每平方米穗数244.7穗,每穗193.1粒,构成每平方米总粒数47 257.9粒,结实率为86.5%,千粒重30.3 g,库容量1 432.5 g/m2。随着产量水平的降低,每平方米穗数、每穗粒数、每平方米总粒数和库容量均减少,但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在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每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00%;其次是每平方米穗数,为4.75%;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85%和0.60%。

再生季的产量水平为5 016~7 839 kg/hm2,平均为6 158.2 kg/hm2。其产量构成为平均每平方米穗数336.8穗,每穗80.6粒,构成每平方米总粒数27 271.3粒,结实率为86.6%,千粒重26.0g,库容量710.0 g/m2。在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再生季却以每平方米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达10.71%;其次是每穗粒数,为6.84%;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小。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初步认为,头季稻超高产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每穗粒数,而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每平方米穗数。

另外,再生季与头季相比,产量减少50.3%,每平方米穗数增加37.6%, 每穗粒数减少58.2%,每平方米总粒数减少42.3%,结实率提高0.2%, 千粒重减轻4.27g(-14.1%),库容量减少50.4%。

2.2.2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 为了解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一步计算出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相关,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表明,在头季,产量4个构成因素中,以每穗粒数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r=0.821 9**),相关达极显著;其次是每平方米穗数,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2 5*);而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不密切。显示再生稻头季高产必须依靠稳定穗数,主攻大穗,以形成巨大的库容量。

在再生季,则以每平方米穗数与产量的关系最密切(r=0.935 2**),达极显著正相关;每穗粒数则次之,与产量的关系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0 9**);同样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然也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显示再生季高产则应培育更多的穗数,以形成巨大的库容量。

表2 再生稻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

表3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相关

2.2.3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产量各个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 对产量4个构成因素与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并计算对产量的贡献率,结果列于表4。

结果表明,在头季,以每穗粒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2=0.718 4),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达59.05%;其次是每平方米穗数,直接通径系数为P1=0.573 1,对产量的贡献率为35.68%;而千粒重和结实率对产量的作用相对较小,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仅为4.57%和0.70%。

在再生季,则是每平方米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1=0.648 3),对产量的贡献率达60.63%;每穗粒数位居其次,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P2=0.378 2,对产量的贡献率为31.42%;再次是结实率,对产量的贡献率为6.94%;同样地,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很少。

以上结果表明,要实现再生稻超高产,头季必须在稳定足额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形成巨大的库容量;再生季先天不足,穗头小,要获得高产,则必须大力提高腋芽萌发率,培育更多的穗数,以多穗补小穗的不足, 形成巨大的库容量。

表4 产量各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广两676在尤溪县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其产量水平平均头季达到12 399.1 kg/hm2,再生季达到6 158.2 kg/hm2,年产量平均达18 557.3 kg/hm2,达到了超高产水平。进一步分析其产量结构可发现,在头季稻,以每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每平方米穗数。而再生季与此相反,则以每平方米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才是每穗粒数。显示,决定再生稻产量高产的主要因素,头季稻是每穗粒数,再生季是每平方米穗数。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也表明,在头季稻,以每穗粒数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达59.05%,其次是每平方米穗数,对产量的贡献率为35.68%;而在再生季,则以每平方米穗数与产量的关系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达60.63%,其次是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为31.42%。无论头季还是再生季,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都不大。

结果还显示,就广两优676而言,依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产潜力是有限的。头季稻要获得超高产,其制约因素是每穗粒数,其次是每平方米穗数。因此头季超高产的主攻目标是稳定穗数,培育大穗,可通过培育多蘖壮秧,促进分蘖早发成穗,提高成穗率和单穗重,增加每平方米总粒数,进而提高库容量。这是由于广两优676是大穗型品种,要获得高产就得充分发挥其大穗特点。再生季制约超高产的主要因素则是每平方米穗数,其次是每穗粒数。因此,再生季要获得超高产,就必须提高腋芽萌发率,形成更多的再生穗,以多穗补小穗的不足, 形成巨大的库容量,可通过高留稻桩以保留较多的顶部腋芽和稻桩贮藏物质,重施芽肥以促进枝梗分化和叶片生长,头季后期实行间歇性湿润灌溉以维持较强的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活力,从而促进再生分蘖的萌发生长成穗。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1-4]。

[1] 杨惠杰,李义珍,黄育民,等.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J].福建农业学报,1999,14(1):1-5.

[2] 何花榕,杨惠杰,李义珍,等.超级稻Ⅱ优航1号再生高产栽培的库源结构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52-57.

[3] 张上守,卓传营,姜照伟,等.超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和栽培技术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03,18(1):1-6.

[4] 熊洪,冉茂林,徐富贤,等.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J].作物学报,2000,26(3):297-304.

Characteristics of Yield in Guangliangyou 676 of Ratooning Rice under Super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Lin Qi1, Zheng Xiao-ping2, Liu Feng1, Chen Li-juan1, He Hua-rong3, Yang Hui-jie3*
( 1. Fujian Youxi County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Office, Fujian 365100;2. Fujian Youxi Xicheng Township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Office , Youxi, Fujian 365114;3. Rice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Fujian 350018)

In order to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yield under super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in Guangliangyou 676 of ratooning rice, yield compon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various levels of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four factors for rice yield, spikelets per panicle had larger variations and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yield, and secondarily panicle numbers per square meter per year in main crop. But in ratoon crop, panicle numbers per square meter per year had larger variations and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yield in main crop, and secondarily spikelets per panicle. In a word, big panicle in main crop and multiple panicles in ratoon crop is a key factor to increase the sink capacity and achieve high yield of ratooning rice.

ratooning rice; Guangliangyou 676; super high-yielding; yield structure

S511.048

A

1008 - 9799(2016)03 - 0008 - 04

2016 - 08 - 2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21-3、2014R1021-10);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专题(2013NZ0002-2);福建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TD-2-1312)

林祁(1971 -),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杨惠杰(1962 -),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和栽培生理

猜你喜欢
示范片通径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条斜率性质
黄山区重点区域油菜景观示范片建设的思考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曲径通幽处——个圆锥曲线结论的再证明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通高考 径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