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死神降临

2016-10-18 12:14杨钊
足球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科林降级球星

杨钊

一片愁云惨雾之中,莫斯科迪纳摩建队93年来首次降级。“内务部”给人们留下的不仅是一个黯淡的背影,更是一个关于球队经营的深刻教训。

2016年5月21日,莫斯科的上空被乌云所笼罩——俄罗斯首都一般都会在五月底进入一年中雨水最丰沛的时节,人们对此已然习以为常。但对莫斯科迪纳摩球迷而言,那一堆堆悬于天边的黑影却格外令人窒息。

在主场0比3惨败于圣彼得堡泽尼特后,迪纳摩以联赛第15位的排名直接降入俄甲,甚至连升降级附加赛的机会都没有得到。建队93年以来首次遭遇降级噩运,队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就此到来。

黑云压城城已摧。

意外的灭顶之灾

莫斯科迪纳摩本赛季确实表现疲软,一路走低。但饶是如此,球迷们仍未想过降级,都认为这支传统豪强一定会在最后关头有惊无险地挺过来。所以,当跌入俄甲的深渊成为既定事实时,人们惊愕万分。

在迪纳摩球迷的词典中,“降级”这个单词根本就不存在一球队自1923年成立以来,93年来始终奋战在峰顶浪尖。莫斯科火车头、莫斯科斯巴达克、圣彼得堡泽尼特、莫斯科中央陆军……几乎你听说过的俄罗斯豪门都曾降过级,只有迪纳摩硕果仅存。在整个前苏联,也只有两支从未降级的球队,另一支是基辅迪纳摩。

不仅如此,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获得过19项国内锦标(仅次于斯巴达克和中央陆军)的迪纳摩,还是目前俄罗斯最富的三支球队之一——2015-16赛季,该队财政预算高达1.5亿卢布,只有泽尼特和斯巴达克在其之上。加之其长期的主管单位为克格勃(内务部),就更给人一种神秘,乃至肃然起敬的感觉。这样的球队,怎能在俄甲厮混呢?

维塔利·季亚科夫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位身材高大、发型飘逸的中卫自2012年从火车头来到罗斯托夫,年年为保级而战。2015年6月,他在与托斯诺的升降级附加赛次回合中上演帽子戏法,帮助顿河畔球会保级。当月底,季亚科夫转会迪纳摩,在他看来,这是“职业生涯的一大步”。

随后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一年后,罗斯托夫咸鱼翻身,险些成为“俄超莱斯特城”,最终勇夺亚军也足够令人瞠目;而那边,“迈出一大步”的那个则随迪纳摩降级,球迷因此称其为“善变的吸血鬼”。这自是戏谑之言,季亚科夫只是一时点背,但他的故事,着实生动地反映了迪纳摩降级在俄罗斯是多么令人意外。

意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化,其间必然伴随着失望和愤怒。金球奖迄今为止唯一的门将得主雅辛是迪纳摩史上最伟大的球星,他的遗孀瓦莲京娜去现场看了球队末轮比赛,赛后老人对记者说:“很丢人,真的很丢人……幸亏列夫(雅辛名)没看到这一幕!”而就在赛后第二天,迪纳摩边后卫叶先科在莫斯科大街上遭遇袭击,据说正是球队忠实拥趸所为。

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但生活还要继续。迪纳摩下赛季将征战他们无比陌生的次级联赛,他们必须迅速冲超,因为明年10月,球队的新主场就将竣工。没有人能忍受在俄甲为新球场开幕,那将是一个莫大的耻辱。

经济颠覆竞技

科科林自2008年就在莫斯科迪纳摩效力,从籍籍无名的菜鸟成长为知名前锋,这个出生于别尔哥罗德州的小伙子正是球队一手培养出的精品。但今年1月,他被卖给圣彼得堡泽尼特,而在末轮生死大战中,他完成反戈一击,几乎亲手将老东家推下了悬崖。赛后他悲伤地几乎说不出话,半天才深叹一口气:“震惊……”

离开迪纳摩的球星不止为球队效力了8年的科科林。去年夏天,以茹扎克、瓦尔比埃纳和库兰伊为首的众多外援先后“消失”,之后就是冬歇期离开的科科林和日尔科夫——这两位股肱之臣的离去如同釜底抽薪,换来的1000万欧元转会费只能说聊胜于无,球队实力却大幅削弱。

而令人奇怪的是,转出了这么多有分量的球星,迪纳摩却没有引进相同级别的球星作为替代者。从赛季初的波格雷布尼亚克和季亚科夫,到德拉贡、叶先科和贝契拉伊,要么廉颇老矣,要么实力不济,实力较之出走的球星低了不下一个档次。

在外界看来.这明显是作死的节奏。如此令人费解的转会策略,实在不像一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豪门俱乐部的做派。难道有什么隐情?

答案是肯定的。

事情得从国际足联的一项政策谈起一2011年,FIFA出台财政公平条款,旨在避免参加欧战的球队出现严重财务问题。但迪纳摩并未对此引起重视,球队在近几年高价购入多位球星(例如从安日马哈奇卡拉回购科科林,并打包引入日尔科夫、杰尼索夫、桑巴等),但收入层面却仅依靠门票与衍生品,因此根本无法负担转会费与球员高昂薪资。2012-2014年期间,俱乐部财政亏空达2.57亿欧元之巨,且球队预算的70%被用来支付薪资。

于是,当该条款于2015-16赛季开始实施后,莫斯科迪纳摩自然受到了严重制裁,不仅被剥夺了2015-16赛季的欧战资格,总经理阿卓耶夫和雄心勃勃的主帅切尔切索夫也被迫离开,由俱乐部老臣科别列夫_人身兼两职。随后卖出大部分球星、并给球员大幅降薪的举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是这般,迪纳摩实力直线下滑乃至降级,只能说是咎由自取。而科别列夫和最后三轮担任“救火队员”的青年队主帅奇基舍夫,只是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当国际足联的一纸制裁令下达,球队的堕落便已是大势所趋,绝非个别几人所能扭转乾坤。

期待复苏

一片哀叹声中,自然也会出现一些塞翁失马的乐观论调。有俄罗斯媒体和部分莫斯科迪纳摩铁杆球迷便认为降级不一定是坏事。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迪纳摩球迷实在少得可怜——第26轮主场对彼尔姆安卡是一场事关保级的生死大战,却只有6872名球迷到场。降级后,球队在俄甲受到的关注必然大为减少。这有利于球队沉淀下来,同时培养出类似宗教信徒那样的虔诚死忠,即便球队远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作战,他们都会铁心跟随。

而就在球迷们众说纷纭的当下球队已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下赛季的准备工作。5月23日,迪纳摩和主赞助商VTB(俄罗斯外贸银行)进行了续约谈判。实际上,VTB在2009年购买了迪纳摩74%的股份后,已经成为俱乐部的实际控制人。而俄罗斯联邦又持有VTB60.9%的股份。只要能得到VTB的持续支持,球队复兴指日可待。

6月8日,迪纳摩宣布乌克兰人尤里·卡利特文采夫成为球队新任主教练。卡氏教练生涯的亮点是在2009年带领乌克兰U19夺得欧青赛冠军,但他在俄罗斯的执教成绩平平——上次在俄超执教是2013至2014年,因战绩不佳而从伏尔加辞职,之后便始终未涉足俄罗斯。

此举引来了外界的广泛讨论,俄罗斯资深教头贝绍维茨认为科利瓦诺夫和基里亚科夫更适合出任球队主帅,因为他们不仅都是迪纳摩出产的知名球员,执教生涯也都在俄罗斯度过,对本国足球的熟悉是卡利特文采夫所不能比拟的。不过,在老中锋波格列布尼亚克看来,卡利特文采夫很幽默,善于沟通,不会禁止队员开玩笑,给人的感觉“元气十足”。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迪纳摩的历史底蕴和球队气质,在下赛季的俄甲一枝独秀强势冲超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只希望他们经此变故,能够吸取教训,练就更加沉雄内敛的气度,重新成为昔日在俄罗斯足坛那个人见人怕的狠角色。

猜你喜欢
科林降级球星
社交降级后,终于舒服了
现代年轻人“消费降级”现象大扫描
第七章 你能保守秘密吗
第六章 走廊内的哭泣
科林的故事
“赏石”会被消费降级吗?
嫁个伪“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
球星版“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