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诚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规模也随之逐渐强大,与之相适应的部分企业管理者也接受了这种发展趋势,积极用现代企业家思维模式引导着企业的全面发展。企业的生存法则也与自然的生存法则一样“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国际潮流下,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做出自身的适度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运用企业家思维的模式来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强化思维意识,认清社会形势,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市场开发。培育和发展企业家思维,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文章从探讨企业家思维的主要模式、价值与重要性、培养与激励入手,展开剖析。
[关键词]企业家思维;价值;重要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175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企业发展逐渐与国际化接轨,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认清形势、善于抓住机遇,制定和实施相应战略,创新大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从而获得企业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企业家思维,才能适应和引领企业向着长远和纵深发展,以下是根据当前社会经济总体状况、实际调查和综合分析得出来的结论。
1 企业家思维的主要模式
1.1 共赢思维模式
当今市场,任何的企业都不能够独占鳌头,需要行业之间相互配合。企业要长远发展,需将主要的资源用到扩展市场上,只有将市场的这块蛋糕做大了,企业才可能在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共赢思想的存在让企业的发展优势能够得以体现,引导行业共同走向欣欣向荣的局面。共赢思维能让企业资源与其他企业间相互交流,可获取产业链上的低成本资源优势。企业生存和发展也不只是为了自己的企业,而是立足于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当整个行业做大做强,企业才能发展长久和壮大,企业自身通过自己的独特战略,获取行业发展中的应得份额。
1.2 超前思维模式
超前思维关乎企业未来前景。这主要指立足于现在,展望未来的思维方法;能够综合地考虑到企业、行业和社会发展的走向,进行综合评估和考量,适时采取正确的战略决策,做好相应储备,夯实企业的发展基础,以让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1.3 整合思维模式
行业的发展需要整合,现在的市场千变万化,需要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有机组合,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整合思维不是资源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与市场相结合,与行业趋势相结合,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过程。整合思维能够使得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实现效率与效益最大化的可能。
1.4 危机思维模式
危机思维也是企业管理者必备的思维之一,企业能对目前取得的成就或者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的考量,制定与实施适当的风控方案和举措,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很多的沿海企业倒闭,这就是企业管理者缺少危机思维的表现。
1.5 哲学思维模式
企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环境资源的变化适时做出相应调整,将企业发展中需要的管理知识、管理经验、技术革新理论充分利用起来,形成系统化、科学化、客观化的理论支撑体系,并积极学习和运用哲学思维,准确诊断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1.6 “互联网+”思维模式
信息高速化时代的到来,拓宽了企业的发展道路,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新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众多的企业已开始推行掌上APP,将企业的服务内容更加细致化地展现在手机软件中,这有利于消费者及时了解到企业的服务状态,从而构架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得以进一步攀升的可能性。
2 拥有企业家思维的价值与重要性
企业家思维不是普通企业管理者的思维。企业家思维是一种共赢思维、一种超前思维、一种整合思维、一种危机思维、一种哲学思维、一种“互联网+”思维,更是多种前沿思维的集合思维、指导思维、战略思维,具有企业家思维对于各行各业管理者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具有无限的价值和重要性。拥有企业家思维有以下的具体作用。
2.1 有利于管理者抓住和解决好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关注企业生产线,不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只遵照原有发展形态,便会让整个企业的发展滞后,最后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市场经济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角,成为市场运营的实施者和后果承担者,最后的结果必然由企业自己买单。这使得具有企业家思维能力的企业的管理者能更好地抓准和解决好市场经济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改变传统经济制度下的思维障碍,独立思考解决好当前和今后存在的问题,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2 有利于管理者拓宽视野和思路
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者宽广的视野和开阔的思路,在信息高速化的今天,经济市场千变万化,需要考虑到社会机制的不断转变、政策与法律的不断转变、市场与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模式与机遇的不断转变。企业管理者具备企业家思维模式能更好地打开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对于企业面对行业和市场、现在与未来的竞争,对于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有利于管理者突破陈规,创新发展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与国际化接轨,对于各级管理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要求各级管理者要敢于突破常规,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规划和发展理念,不断地调整思维模式和采取相应战略与举措以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和拥有企业家思维有利于所有的管理者打开眼界、突破陈规、拓宽视野地创新发展,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倒逼机制和体制不断优化,共同与时俱进,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与最大化利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3 企业家思维价值的培养与激励
3.1 危机意识
培养管理者的危机意识,根植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中,这对于管理者能否抓住发展机遇和化解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家都有危机意识,对于企业的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前有化解措施保障,以避免出现企业波折。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整个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陷入了困顿,但是对于我国的经济市场却影响不大,主要是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实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在政策上做到了适时引导和应对,避免了市场机制的失灵和市场经济的盲目化与危机的发生。
3.2 变革意识
如果说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危机意识作为储备,那么变革意识便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历史上的多次工业革命,都为社会化进程带来了技术的革新、产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变革意识结合科学化创新发展,能够实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危机意识促进了变革意识的产生,同时,主动的变革意识更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3.3 创新意识
现有市场机制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放开了对市场机制的监管力度,市场的发展有了新的模式转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以迎合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能够促进一个企业的发展,行业管理者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推动行业的发展,国家管理者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创新政策的支撑和创新环境的营造是创新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4 市场体系意识
企业离不开市场,创业离不开市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离不开市场。企业和消费者助推了市场,企业是市场的主要运营者,消费者是运营中的推动因素。市场意识是企业打开销售目标的关键,管理者都要有市场意识,这是关乎社会的发展与未来的趋向。企业家更不能够孤立地看待单一市场,而应该考察整个市场体系,并要依此进行详尽的综合分析,然后才能够发现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做出适时战略及措施的调整。
3.5 人才意识
人才是一切资源的核心,离开了人才,一切都是空谈。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营造留住人才的空间环境和发展平台,让人才安心工作、舒心工作、乐于尽力和奉献,做到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想,依靠人才促发展,从而实现人才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
3.6 开放性竞争意识
企业参与到市场的竞争,才能够推动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积极培养管理者具有企业家的竞争意识对于整个经济市场来说尤为重要,这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扩展,拉动经济消费。
在高速信息化的时代,原有的封闭式管理思维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的就是开放性思维模式的转变。培养管理者开放性的竞争意识能够增强潜在竞争力,逐渐消除原有的管理模式,积极推动竞争意识的转变。营造大环境竞争,大范围竞争的开放性竞争意识形态的转变,以适应整个市场体系的变化。
3.7 战略发展意识
一切为了发展,发展是根本。但是否具有真正的发展意识和具备强有力的发展战略意识却是很多管理者没有思考到的问题。以为有了危机意识、市场体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性竞争意识后就具备了发展的可能,但事实并未完全如此。除此之外,企业家思维模式还要求将以上意识整合形成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并辅以翔实可行的举措,一步步汇聚目标,最终才能实现超常发展和实现远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明强.从企业伦理角度浅析企业经营者怎样成为现代企业家[J].商品与质量,2011(S6).
[2]杨静.企业家的修为决定企业的寿命[J].科学大观园,2011(18).
[3]陈九霖.中国为何缺少真正的企业家[J].理论学习,2011(11).
[4]李贤茂.坚持人才强企战略积极构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新机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3).
[5]谭小芳.企业成败关键:企业家决策能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6).
[6]周君藏.走向一种新商学之三 21世纪是企业家的世纪:理想型企业家的非对称竞争优势[J].通信企业管理,2011(9).
[7]赵蓉蓉.浅析西方魅力型领导理论对中国家长式领导的启示[J].知识经济,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