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类院校应设立“中药传统技艺”课

2016-10-18 12:35李京生文北京城市学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3期
关键词:炮制手工技艺

●李京生/文北京城市学院

随着老药工不断离世,中医药传统技能人才已经出现了严重断层的现象,甚至有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才能将中医药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在传承中医药传统技艺上责无旁贷,建议中医药院校设立“中药传统技艺”课程,传授中药传统技能。

笔者长期从事中药教学工作,为中医药传统技能的传承问题深感忧虑。以中药炮制技术来说,在北京中药行业及医疗卫生系统中,50岁以下的中药人员中会手工切制中药饮片的能有多少人?中药大中专毕业生中有几个人会用手工刀?会镑羚羊角片的还有几人?中药专业毕业生中会炮制毒性中药的又有几人?又有多少学生看过毒性中药的炮制加工过程?上世纪70~80年代,中药传统炮制、制剂技艺还能在相关的课程中体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能动手操作或是观看老师示范,而后来却越来越少。近些年来,在北京已经看不到黑膏药和丹剂的制备过程,学生想看手工打水丸也只能到中医药文化节,而手工切药的操作则连教师都不会了。

如此下去,一些中药的传统技艺就会失传,后人如想了解中药传统技艺也只能通过文字考古。中药传统技艺是有悠久中医药文化历史的知识和技能,凝刻着中华民族的烙印,中药传统技艺的失传将是中医药事业的巨大损失。尽管由于科技发展,一些中药技艺已很少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能把它们丢弃。这些中药传统技艺,要先继承下来,要保证有人会做,让后人能够看到、学到这些技能。

▲手工打水丸在课堂上已经看不到了,学生要看手工打水丸只能到中医药文化节上了 李京生/摄

所以,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中医药院校要承担起传承中医药传统技能的责任。这些院校应设立“中药传统技艺”课,传授中药传统技艺。

虽然有一些中医药院校已经开设了关于中医药传统技艺的课程,但都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操作方面却没有涉及。因为任课老师也没有完全掌握这些传统技艺,如何教得了学生?所以,学校应该通过社会途径聘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或药工担任教师。不过,这些中药师或药工须得到同行业学会或专家的认可,承认他们是真正的中医药传统技艺传承人,避免带领学生“误入歧途”。

笔者认为,这门“中药传统技艺”课程要有两个成绩:一是学校课程学习成绩,二是行业专家评定成绩。课程结业时,由学会或行业专家对部分学习好的学生进行现场操作考核,合格者授予中药传统技能单项合格证书。历史上的中医名家均医药精通,所以笔者也建议中医专业的学生将其作为选修课,以利于中药知识的了解和中药传统技艺水平的提高。

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并不是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是选拔出真正喜欢中医药、真正想继承中医药传统技艺的“继承人”。除了学校,社会上也有一些中药房主任或者老药工有传统技艺傍身,他们苦于没有真心的继承人,无法开展传承工作。这门“中药传统技艺”课,也可以为他们遴选真正的继承人。

同时,笔者也希望全社会尤其是行业内也承担起中医药传统技艺传承的责任。比如,中医药学会能定期组织中药传统技能竞赛,选拔出优秀人才,列入中药人才库,由学会与学校或用人单位每年定期进行继续培养,以利于学生技能的熟练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制药企业,尤其是饮片厂、中药厂能设立传统中药技艺展示区或设立定期开放日,为学生开放实习。这既可以作为企业的一个宣传窗口,又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笔者建议,北京市恢复或建立几个前店后厂式的中药店,开展“临方炮制”和“一人一方”的临方制剂加工。与中医药旅游结合,为游客展示中药传统技艺,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

猜你喜欢
炮制手工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做手工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