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湖南1∶2000不动产基础数据的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2016-10-18 05:43:04蔡佐茜邓新忠陈秋林周军
国土资源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整治测绘基础

蔡佐茜,邓新忠,陈秋林,周军

(1.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湖南 衡阳 421001;2.湖南省不动产登记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3.湖南省第三测绘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基于湖南1∶2000不动产基础数据的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蔡佐茜1*,邓新忠2,陈秋林1,周军3

(1.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湖南 衡阳421001;2.湖南省不动产登记中心,湖南 长沙410000;3.湖南省第三测绘院,湖南 长沙410000)

在系统分析湖南土地整治工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湖南不动产基础数据建设项目特点和优势,研究提出了基于1∶2000不动产基础数据的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优化方案,并以2014年度安乡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从工作成本的角度,对优化前后土地整治设计工作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前期工作成本大幅减少,效益非常显著。最后,针对优化模式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土地整治设计;模式创新;不动产;湖南

1 湖南土地整治工作现状及问题

1.1湖南土地整治工作现状

湖南省自2000年以来,共组织实施省以上投资土地整理项目809个,建设规模35.55万公顷,新增耕地4.8万公顷,投资达102.03亿元,为全省连续十一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不断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我省土地综合整治水平,湖南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创新项目管理手段,健全行业管理模式,全面开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新局面。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的政策文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编制规范(试行)》《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规范(试行)》《湖南省省以上投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设计与预算审查要点(试行)》及《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试行)》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文件,将土地整治项目立项、测绘、设计、施工、验收、后期监测等工作逐一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和作业程序。

1.2湖南土地整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一直以来湖南省农村地区测绘数据基础比较薄弱,缺乏1∶2000或者更大比例尺遥感和测量数据,大部分土地整治项目必须通过全野外实测获取1∶2000测量数据作为设计底图,这样势必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1)测量与设计脱节的矛盾。对项目区进行大比例尺实测,投资数量巨大,地方政府为规避投资风险,通常会选择在项目批准立项或专项资金到账后再开展项目测量。这样一来,必然导致测量与设计脱节的矛盾。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往往只能利用已有的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1∶10000遥感影像和1∶10000地形数据作为底图进行前期设计。

(2)现有基础数据难以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现有1∶10000地形数据受更新周期(一般为5-10年)和比例尺的双重限制,往往存在要素不全、精度不够、现势性差等诸多不足,以此为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难免造成项目工程布局、参数设计和资金预算的误差。一旦项目实测结果与可研及初步设计的测绘数据依据有较大差别,将造成工程设计、预算等的较大变更。尤其是涉及到项目投资总额的大幅度变更时,所涉及的工程变更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程序相当复杂。

(3)测量手段单一。由于现有1∶10000遥感影像数据精度不够,而对单个项目区实施航测成本高,故绝大部分项目都采取全野外实测的方法施测。因此,创新土地整治测量技术手段,改进土地整治设计工作程序,对提高我省土地整治设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事,又见于《淮南子·道应》《新序·杂事》《史记·宋世家》等。这段记载再一次提到了“心者,宋之分野也”,此外,文中提到的子韦,《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宋司星子韦》三篇。(景公之史)”《史记·天官书》称:“昔之传天数者……于宋子韦。”宋国是殷人后裔微子所建,由此进而可以推想当年殷商天文之学的些许端倪。

2 工作模式创新的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2.1工作模式创新的基础

目前,湖南省正在全国率先推进大比例不动产基础数据建设项目。该项目共投资7.9亿元,基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码航空摄影系统(Leica ADS100),采用“IMU/DGPS辅助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野外控制测量+内业数字化测量”的全数字化集成测图模式,测制覆盖全省行政区域的1∶2000正射影像数据库,并制作涵盖土地、房屋、水系、交通、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设施、小型水利工程等要素的1∶2000数字线划底图。该项目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1)数据获取效率高。Leica ADS100机载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基于航天传感器线阵扫描和全球定位系统、高精度的惯性导航定向系统(IMU)获取数字影像,不需经过扫描,就可以直接为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系统提供高分辨率的全色、真彩色、近红外数字影像,能够实现DLG数据的快速采集,具有非常高的数据获取效率[2]。

(2)影像质量好。Leica ADS100机载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采用了高精度的PAV100陀螺仪稳定平台和推扫式线阵CCD数字成像技术,支持选择TDI延时参数的像移补偿以提高灵敏度,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影像变形和光谱失真,能有效避免框幅式影像因主点落水对空三加密和测图的影响[3],影像质量更高。

(3)测量数据精度高。Leica ADS100机载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空三加密时采用区域网法及光束法严密平差获得地面坐标,精度分布均匀,不存在误差传递[4],能有效提高测量的精度。

(4)外业测量工作量少。Leica ADS100机载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采用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可以极大地减少对野外实测地面控制点的需要,能够实现在没有或仅有极少地面控制点区域的航片定向和测图[5]。同时,Leica ADS100影像属于高分辨率影像,在立体模型下将常规航片放大2倍仍能得到清晰的影像,尤其适用于大比例尺航测成图。可以采取“先内后外”生产工艺,基于Leica ADS100高清数字影像及控制测量成果,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内业地表要素数据采集,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野外补调、核实的工作量,大大缩短成图周期[6]。

(5)成果复用度高。其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不但可以编制制作权籍调查底图,还可以直接编绘系列图和各种专题图,编图过程中数学精度不会损失。

2.2工作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所谓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创新,实质上就是大比例不动产基础数据建设项目生产的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等基础测绘资料在土地整治设计工作中的共享应用。从技术方面看,该项目技术手段先进,其成果质量、精度、比例尺等均能满足土地整治设计的需要。从效益方面看,可以采取“先内后外”生产工艺,基于Leica ADS100高清数字影像及控制测量成果,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内业地表要素数据采集,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野外测量、补调、核实的工作量,大大缩短成图周期,同时采用数字线划图迭加数字正射影像图开展外业调查,可以有效提高调查效率。根据《湖南省不动产基础数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除了高程点外,1∶2000数字线划底图涵盖的其他地物要素均满足土地整治测量的要求,其成果可以作为土地整治设计的基础底图,以此为基础进行土地整治测量比全野外实测可以节省约80%的工作经费。综上所述,基于我省大比例不动产基础数据建设项目,创新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思路,建立快捷、高效、低成本的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不仅在技术上切实可行,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3 工作模式优化分析

3.1工作模式优化方案

本文立足湖南省土地整治工作现状和上述创新基础,重点对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模式进行优化,形成如图1所示的工作流程图,具体优化方案如下:

(1)基于不动产基础数据建设成果,将土地整治测量工作由“外业实测—内业编图,以外业实测为主”转为“内业采集—外业补测—内业编图,以内业采集为主”的模式。实践证明,基于Leica ADS100高清数字影像及控制测量成果,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能够准确采集90%以上的地表要素,仅10%左右的地表要素需要实地调绘和测量。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后续外业调查、外业实测及实地踏勘等工作量,同时可以减少天气、地形、交通、通讯等条件对测量工作的限制,有效缩短测量和调查工作周期。此外,采用数字线划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图迭加制作的工作底图开展外业调查,图面信息更加丰富、直观,有利于调查人员把准方向和重点,减少遗漏和错调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效提高调查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

图1  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优化前后对比图Fig.1 The comparison chart of land remediation design mode of before and after the optimization

(2)将内业采集工作前置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底图制作环节。首先从1∶2000数字线划图和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中提出已有地形、地貌、高程、道路、水系、农房、地类等矢量地表要素;然后基于Leica ADS100高清数字影像及控制测量成果,通过内业立体采集获取田间沟渠、生产道路、农田小水利、田坎及田面高程等其他专题要素;最后,将上述矢量要素按照规范要求编辑成图叠加至1∶2000正射影像上制成工作底图。这样就解决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底图要素不全、现势性差、精度低等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设计和概算精度。经优化后的可研阶段设计方案和概算精度,基本上可以达到优化前初步设计方案和预算精度。

(3)将设计阶段的实地踏勘、第一轮意见征询与外业补充实测三个环节并行推进。鉴于工作模式优化后,外业补充实测工作周期将大大缩短,以及可研设计精度基本上可以达到优化前初步设计的精度等原因,本文考虑并行推进上述三个环节工作。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测量工作与设计工作时间脱节的问题,还将有利于促进设计人员、测量人员及当地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重大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3.2工作模式效益对比分析

本文以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2014年度安乡县陈家嘴、下渔口等二个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从工作量的角度,对优化前后两种工作模式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该土地整治项目位于洞庭湖平原,涉及22个行政村,建设总规模4300公顷,项目可行性研究费的预算金额为11.43万元,项目勘测费的预算金额为172.77万元,项目设计及预算编制费的预算金额为45.22万元。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分析结果可知,采用优化后的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本可减少1.50万元,占该项预算金额的13.12%;若不计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使用成本项目勘测工作成本可减少134.81万元,占该项预算金额的78.03%;项目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成本可减少9.00万元,占该项预算金额的19.90%,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如果将该模式在全省、进而在全国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表1 2014年度湘阴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效益对比分析结果Table 1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2014 Anxiang County land remediation projects work efficiency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和实证表明,采用基于不动产基础数据优化形成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模式效益显著,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要将该模式要在全省,甚至全国推广应用,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1)建立完善不动产基础数据管理制度和机制。大范围开展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投资巨大,目前全国还仅有湖南一个省启动了基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全省1∶2000不动产基础数据建设,因此,必须尽快研究建立完善不动产基础数据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同时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长效投资机制,促使不动产基础数据管理和更新工作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其成果的现势性和应用价值。

(2)逐步统一地理坐标系统。在土地整治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图件数据很多,有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地形图数据等,它们采用的地理坐标系统往往各不相同,大部分采用80大地坐标系,个别老的数据采用54大地坐标系,而不动产基础数据建设项目则采用最新的2000大地坐标系,这将给数据的转换和应用带来很多不便,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影响设计的准确性。因此,建议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要求逐步将各类土地调查和测绘成果地理坐标统一到2000大地坐标系。

(3)以低成本或零成本方式促进不动产基础数据的共享应用。不动产基础数据不仅能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提供基础依据,还能够为国土、测绘、城市规划、林业、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等行业提供精确、直观、信息丰富、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数据,进而丰富规划、设计、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建议省政府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在确保数据保密与安全的前提下,以低成本或零成本的方式,促进不动产基础数据成果在国土、测绘、城市规划、林业、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等公众服务行业的数据共享和推广应用。

/Referen ces

[1]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中国土地,2012,(4): 6-8.

[2]高立.ADS80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特点与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6): 212-214.

[3]王永平,李英成,薛艳丽,等.ADS40推扫式数字航摄仪试验研究[J].测绘科学,2007,32(1): 119-121.

[4]杨良顺.应用数字航测技术测绘1:500地籍图的几个问题探讨[J].地矿测绘,2005,21(1): 22-23.

[5]王江,武吉军.徕卡ADS80数字航空相机空三精度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5): 231-233.

[6] 薛倩,陈元申,高永红,等.ADS40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在DLG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1, (12): 63.

Research of Land Remediation Design M ode Innovation Based on Hunan 1: 2000 Real Estate Basic Data

Cai Zuoqian1, Deng Xinzhong2, Chen Qiulin1, Zhou Jun3
(1.The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Hengyang Hunan421001;2.Hunan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Center, Changsha Hunan410000;3.The Third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Changsha Hunan410000)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Hunan land remediation work,combined w 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hunan real estate basic data construction project, study raised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 remediation design mode which based on 1∶ 2000 real estate basic data. And taked the 2014 Anxiang county land remediation projects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rating costs, carried on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land remediation design efficiency of before and after the optimiz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optimized land remediation design mode,the cost of preparatory work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efficiency was very significant. Finally, for the promotion of optimization models,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land remediation design; model innovation; real estate; Hunan

F301.2

A

1672-5603(2016)03-075-5

*第一作者简介蔡佐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E-mail: 36230790@qq.com

2016-6-21;改回日期:2016-7-25。

猜你喜欢
整治测绘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整式”基础巩固
专项整治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