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具有同龄人共有的心理特点: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封闭性、自主性。此外,中职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严重的自卑感与强烈的对抗性、学习动机缺失与广泛的兴趣爱好、自我意识过强与自控能力不足。针对中职生出现的以上特点,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构筑健康心理防线,培养健康心理: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6
作者简介:孙发俊(1984—),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职德育。
中职生是指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以后从事一线生产和服务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在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人生观、世界观也正开始逐渐形成。从心理学角度观察,中职生具有所有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①不平衡性。青春期的孩子的生理发展迅速,超过其心理发展的速度,身心发展速度不平衡,因此他们在理智、情感、社交和道德等方面都还不成熟,遇事易冲动,缺乏理智。②不稳定性。表现为头脑灵活,考虑问题快,但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个年龄段的群体表现为大方豪爽,讲义气,但容易激动,有很大的波动性;遇到困难时意志力不够坚定;当与家长、老师的观点发生冲突时,会呈现出明显的叛逆心理和行为。③封闭性。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的隐秘世界,希望拥有自己私人空间。④自主性。青春期的孩子有了成人意识,迫切希望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不再对老师和家长的意见盲从、轻信,他们对许多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作为中职教师面对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如何才能构筑学生健康的心理防线呢?我从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1.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学校教育,一般总是正能量,注重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格和观念,忽视了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或为社会价值观所不容许的一面。这也就成为我们的学生不能自我悦纳的根源之一。事实上,具体的人总是活生生的,人有冲动、有攻击性、有本能的欲望。人有时会产生与社会崇尚的理想人格不相符合的观念,甚至产生与公众道德不相容的行为,这种观念、行为,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并不是中职生所特有。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荣格认为,人格面具的产生来自我们对未知事物或人的恐惧,从而启动了心理防卫机制,使人不自觉地步入了与真实人性不同的心境。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努力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但同时我们也应注重陶冶学生性情,保持健康的情绪。
2.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要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中。一方面要向中职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职学校还可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青春期心理等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3.树立一种信念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对国家来说,青年人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对一个家庭来讲,青年人则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对本人来说,则反映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伟大的总统之一,他出身贫穷,历经八次选举失败,两次经商失败,却永不言弃。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没有理想、自我克制能力差的学生。究其根本,这些学生缺乏学习目标,缺乏信念;这就需要老师们多耐心多鼓励多帮助,使他们能早日找到奋斗的方向,坚定目标的意志。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任务,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千里之行从“心”开始,掌握学生心理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指导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地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始终如一扎实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就使学生心中开出鲜艳芬芳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侯瑞鹤,姜兆平,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2).
[2]彭 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