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庆
【摘 要】“即兴曲”作为浪漫主义时期器乐体裁中的一种,它是指作曲家通过钢琴进行现场谱曲,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临时谱写出的一篇乐曲。即兴曲传达了作曲家当时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展现其独特的作曲风格。肖邦即兴曲中最成功的作品当属《幻想即兴曲》,本文由此对该作品的曲式方面展开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幻想即兴曲》;肖邦;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68-02
一、引言
肖邦作品中有一部经典乐曲——《幻想即兴曲》,该乐曲已成为钢琴音乐的代表作。肖邦去世后,由肖邦的好朋友冯达纳亲自编号Op.66并出版。但冯达纳所加的编号并不代表该作品的创作时间,就好比肖邦在1834年创作了《升c小调即兴幻想曲》,但该作品的定稿时间是1835年。据说当时另一位作曲家莫舍列斯创作了《降E大调即兴曲》,肖邦认为莫舍列斯的这部作品与自己乐曲中的A段主题差不多,为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就没有将其立即出版。直到肖邦去世后的第六年,冯达纳才于1855年出版了这部作品并为其取名《幻想曲》,后来这部作品又改名为《即兴幻想曲》,有的地方也称之为《幻想即兴曲》。
二、肖邦《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音乐特色
(一)曲式分析。《幻想即兴曲》的结构中带有一定的引子和尾声。首先,乐曲开始弹奏时需按照由下至上的旋律进行左手和弦分解,且演奏者的心态需保持高度热情且带有一定的幻想情绪。乐曲的第一部分A主要由a段和b段组成且分为四十小节,前一小节的引子长音需采用主和弦中的第五音,呈现出一种奔腾激越的气势。之后将右手轻轻拿起与左手形成八六拍节奏,使两只手交织在一起。由于两只手的对位十分严密,一旦一只手出现偏差将很难达到和谐效果。乐曲第一部分的a段、第5-12小节都在重复着主旋律,由此加深了听众对乐曲主题的印象,而弹奏该部分的第13-21小节时,旋律线条一直穿梭于右手大指和小拇指之间。演奏者在弹奏这两段时,情绪发生了变化,第5-12小节带有一种喜悦感,而第13-21小节表现出了一种犹豫踌躇的心理。尤其是15-21小节,感觉像是延续了5-12小节的演奏情绪,因此a段中第5-21小节可作为该乐曲的主题部分。最后的乐音重复着乐曲的主旋律,但又在短时间内停止,由此引出了b段,b段实际上就是a段的主题,但它需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情绪。当情绪上升到一定程度时,b段第35-40小节立即采用半音阶,并按照由高到低的节奏进行重复,以此表达出乐曲背后的内心情感。
乐曲的呈示部A都呈现出一种热情中夹杂着忧郁的复杂情绪,它体现出肖邦此时内心的挣扎,而最后瞬间这种情绪被彻底释放,肖邦的内心开始平静了下来,由此引出了中部B那种动人的旋律。这部分呈现了整部乐曲的主题,给人一种优美柔情的体验,从一开始的升c小调变为之后的降D大调,就像是一段流畅而优美的旋律,使人开始回忆着过往的美好。人们认为《幻想即兴曲》是肖邦抒情音诗的代表,它多次用到了装饰音,使右手弹奏出动听的旋律,之后又转变成升c小调,由此引出了再现部A。此时的情绪与第一段相比更加激动,而后半部的感情逐渐恢复平静,尾声又重复着优美柔情的主题。当低声部出现后,乐曲开始接近尾声,结尾主和弦开始对主调旋律进行维护,结束期间出现的两个极弱和弦使人们进入到无限遐想中,仿佛是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又或者是对曙光的向往。
(二)旋律。《幻想即兴曲》的第一段以快板为主,运用升c小调弹奏出一种激越的旋律,表现出肖邦那种奔放热情的心理,使听众陷入幻想中。引子的低声部一开始弹奏的是属音,接下来序奏以四小节分解和弦进行弹奏。乐曲一开始是八度的突强,弹奏八度时踩下右踏板进入升G-升G阶段。八度的属功能是乐曲中的主要信号,它随着主音和六连音伴奏的出现开始消散,之后的旋律起伏就像练习曲中的快速主旋律,六连音琶音的伴奏将听众带入一个充满幻想的情境中。个人觉得音型部分的低声部发音更加深沉,且弹奏力度与右手弹奏力度一样,用右手进行弹奏时要尽可能贴近键盘并触摸键盘且手臂需放松,同时将所有力量集中于右手指尖。声音如果出现颗粒性,需将其保持连续状态,这种音乐运动只能运用细腻的修饰手法,如高潮部分的呼吸和停顿。
钢琴很难使声音保持连续且使每个音都带有音头,但肖邦却克服了钢琴的这一局限并将其变为了美的源泉。肖邦通过踏板将低音部和弦保持连续性,由此形成一种优美的音群旋律,他认为弹奏必须使每个音符都进行歌唱,而歌唱和手指技术是乐曲前后两段以及尾声的前提条件。从第13小节开始,弹奏旋律的重音音符时必须像歌唱一样,而其他的十六分音符需达到装饰效果。第29小节至35小节、第107小节到113小节的低音音符线条,是整首乐曲的高潮过渡阶段,尤其是第37小节和115小节。而其他音符在进行伴奏时,其发音力度需以低音音符为准,弹奏中段旋律时需保持平稳的强音,以此传达出演奏者那种激情难抑的心理。当乐曲的主题再次出现时,奔腾的旋律需保持持续上升状态,由此将情绪上升到高潮部分。
中段从开始的广板到如歌的中板,之后又转变为降D大调,给人一种柔情而妩媚的意境且乐声悦耳动听,使听众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抒情而明朗的旋律与充满热情的幻想色彩进行了鲜明繁荣对比。乐曲的主体共有8个小节且旋律十分优美,就像演奏者在旋律中加入了甜蜜素一样,因此人们热衷于肖邦的作品,但同时,乐曲也阐述出了肖邦的伤感情怀。在此段演奏中,提供伴奏的左手要保持严格的节奏,而旋律线要用自由速度来弹奏,也就是一个稳定的伴奏声部支持着旋律部分,这部分带有一种即兴自由的感情色彩,由此传达出肖邦随性而张弛的个性。肖邦在中段采用了装饰音,实现了每个单音的延长,它与旋律音形成一个整体且和声部分是充满内涵的线条,又或者将其组成为一系列的乐音旋律。
乐曲的主题总共出现了五次,且每次的节奏和装饰音都没有进行很大的改变,使得整场演奏显得十分单调。因此,演奏者不仅要弹奏出如歌的声音,还要注重音色的区分和低音音符的突出,同时还要进行准确断句,并运用不同力度进行弹奏。
《幻想即兴曲》中的第二段延续了第一段,但第二段的速度比第一段更快,且情绪更加激昂。尾奏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状态,中段的主题再次移交给左手且低音部一直重复着旋律。尾声部分展现了乐曲前后两段的炫技性格,复合节奏开始缓缓出现且右手一直弹奏着16分音符,尾声的重音部分将听众带入了一种紧张而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中。与第一部分相比,再现部在情绪上更加奔放,旋律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且力度上也逐渐增强。右手音型开始从渐弱向印象主义的絮语声推进,由此营造出一种忧郁伤感的主题背景,结束段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理性的意境,最后形成余音回荡的尾奏。
三、结语
肖邦的这首《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是钢琴音乐中广为人知的名作。在这部乐曲中,肖邦采用主调音乐的织体手法,将和弦式的各音分散开,和层次众多的各声部一起散布在广阔的音区之中,让旋律成为引导人们思想的唯一牵引,用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完美地将自己心中的一切浓缩到乐曲之中,再现到人们的脑海之中。
参考文献:
[1]闫妍.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6.
[2]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奥]卡尔·柯巴尔德.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唐 庆(1979-),男,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声乐钢琴艺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