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
蒙山风情
沂蒙山老区的人民素以勤劳朴实、敦厚善良而著称,蒙山风情别具一格。蒙山一带居民的农事活动,除春耕、夏管、秋收、冬藏外,尚有许多地方特点。
蒙山周围大都是山岭梯田,岁岁洪水冲刷,地堰多有坍塌,造成水土流失。有农谚云:“山地没了堰,身份去一半”因此春秋两季农民要上山垒地堰、拾石头、拔塞子(即拔除地里的卧牛石)。代代沿袭,岁岁如此。
山地路远而坎坷,往地里送土杂肥多靠肩挑或用毛驴运。除此还有“熏土粪”之俗。即在秋种之前,先在山地里用草片和土块垒成一个个内空外实的圆丘,中间填满杂草和干牛粪,点燃冒烟之后,将其密封,杂草与牛粪烧完,土块便成焦黑状,捣碎后即可作为基肥。旧时,还有赶羊群“卧地”的习俗,即将羊群赶到某块空地里过夜,利用羊粪、尿肥田。
旧时,山地脊薄,多种植地瓜、花生、谷、黍等作物,大多一年一收,闲地冬耕歇茬。农谚云:“割了豆子歇歇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倡导提高复种指数。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改为两年三收或一年两收,并推广间作套种。近几年有的实行立体种植。
山地多干旱,农谚有“秋旱如刀刮”之说。旧时天旱,农民有求雨之俗。蒙山就建有“雨王庙”,天旱时,有些居民就上雨王庙烧香求雨。1200年(金承安五年)于蒙山所立的“蒙山祈雨记碑”文中就记述了春天大旱求雨的情景。现在,此种迷信陋习已被破除。
旧时农忙时节,农民在日出前下地,日落后收工。早、午两餐均在田间吃。送饭者多为妇女儿童。开饭时,一家一户在地头或蹲或坐,围成一圈。随着科学种田的推广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大为减低,田间就餐者随之减少。
蒙山一带过去交通闭塞,“舟车不通,人民稀少,土货不出,外货不入”。集市是居民进行交易活动的主要场所。集多以五日为期,例如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逢五排十。到集市上进行买卖交易称为“赶集”。集市结束,称为“散集”。一般大集从上午至下午,小集至中午即散。亦称“赶会”“赶山”,多于春初和秋末在庙宇所在地举行,会上一般有戏剧演出或其他娱乐活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进行贸易,有的来烧香拜佛。旧时蒙山泰山行宫每逢“三月三”“九月九”庙会,士女云集,熙熙攘攘。至今,蒙山万寿宫、明广寺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五仍举行庙会,人山人海,热闹空前。
蒙山农民在生产活动中有一些忌语。如在推粮装粮时,一般不许多言语,特别忌讳“快装完了”之语。居民养鸡,一般不养5只,以避“万般到了无几奈”(“五鸡”是“无几”的谐音)之忌。生产中的吉言,如为祝外出做活平安顺利,春节时农民多在牛车上张贴“牛行虎步,车动雷声”之类的对联。有机动车辆者,就在车头部张贴上写有“日行千里顺利到,夜走八百平安归”的对联,以图吉利。
(林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