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筝曲《汉江韵》的艺术特点与演奏

2016-10-17 10:06袁姗姗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戏剧之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曲剧滑音汉江

袁姗姗(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河南筝曲《汉江韵》的艺术特点与演奏

袁姗姗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汉江韵》作为河南筝曲的代表作之一,利用快板与慢板的完美结合,使筝曲具有纯正的河南地方韵味,不仅歌唱性强,又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了河南人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本文通过对这首乐曲的分析,来进一步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演奏技巧。

河南筝曲;汉江韵;艺术特点

一、乐曲的创作背景及取材来源

《汉江韵》是乔金文先生根据当年在信阳农村体验生活时的感触所创作的,曲子精致短小、轻快活泼,以粗犷奔放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热爱,以及人们劳作时愉悦的心情。

该乐曲是根据河南曲剧改编而成的,曲剧是中原地区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有80年的历史。作为河南第二大地方剧种,曲剧流行于开封、洛阳和南阳等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清新淳朴、优美动听等艺术特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该曲旋律素材就是源于曲剧中的《汉江》和《书韵》两个曲牌,为河南当地群众所熟悉和喜爱,同时又与乐曲所要表现的情感十分接近。《汉江韵》属于河南小调风格的筝曲,“小调筝曲”就是民间弹筝人通过对“河南说唱”“小调曲子”的音乐进行自我加工而成的,所以它也包含了“小调曲子”质朴、强烈的风格和戏剧化等特点,演奏风格也较多受到淳朴活泼的小调曲子的影响。曲作者通过对素材的反复加工、不断提炼,并运用精湛的作曲技艺,使之成为一首独立、完整的古筝曲目。

在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取材来源和地方特色之后,演奏者就可以在对《汉江韵》进行二度创作时确立“欢快热烈、朴实亲切”的感情基调。这首乐曲粗犷奔放、热烈高亢,把河南人民的个性、乡土风情、语言特点在筝乐中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演奏者只有将自己的表演情绪与作品所要呈现的内容融为一体,才能使乐曲凸显出更饱满的艺术特点。

二、曲式结构的艺术特点

(一)曲式结构的总体特征

《汉江韵》全曲采用“ABA”的经典曲式结构,从旋律素材上可具体划分为“书韵”+“汉江”+“书韵”。它的结构基本为四小节一次呼吸(只有少数例外),即以四小节为一个乐节,起初四小节为一个核心,后面的发展始终未离开这一主题核心。在旋律特征方面,乐曲以“宫”音开头,逐渐下行四度到“徵”音,同音反复后再下潜四度到“商”,即后级进入“宫”作为结束,这种作曲用法使旋律更加明快流畅,强调“宫”,以“徵”支撑“宫”。

(二)具体的段落结构分析

1.热烈欢快的快板(1-56小节)。这一段节奏明朗欢快,情绪昂然,在河南曲剧中常用作过场音乐。从流动性的旋律中,听众仿佛看到劳动人民朗朗的笑声,以及人们取为了夺丰收而进行紧张劳动的场景;在旋律的变化与起伏中又不乏精致的细节和机敏;在速度的处理上以J=152的快板贯穿全段,一气呵成。半终止处以一个长摇将速度放慢下来,继而以铿锵有力的乐句结束第一段。

2.委婉、抒情的慢板(57-94小节)。这一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优美如歌,有着浓烈的河南戏曲风格。演奏者在弹奏这一段时,前面的速度把控在J= 46,左手进行细密的按颤、滑揉等技巧,以充分修饰主旋律,使曲子婉转、缠绵。该段后半部分速度稍有加快,这一速度一直持续到该段的结束处才渐慢下来。

3.过渡小乐段(95-122小节)。这一段在速度的处理上可以与戏曲中的“跑圆场”相提并论。开始由J=26为起点,经过由上下句构成的四十小节反复和变化逐步加快,当弹到此段的结束时,速度已达J=160,力度也由前面的逐渐积累在此时达到最强,把乐曲推向高潮。需要注意的是,此段与第二段的衔接要恰当处理,否则就会出现断带,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既要拥有奔放的情感流露,又要理智地把握自己,把速度控制的刚刚好,用心体会和雕琢,把感情和韵味充分地表现出来,音乐才有分量。

4.第一段的变化重复(123-151小节),但速度和情绪都应该更上一层境界,乐曲应结束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

全曲运用简单的素材创造出了复杂多变的立体结构,使简单的旋律在持续不断的蔓延中,化平淡为惊艳,既不出“旧瓶”,又能添“新酒”,给人以向前推进的新意之感,犹如妙语连珠,常听常新。

三、独具风格的演奏技巧

(一)右手的演奏技术特点

河南筝曲与其他流派相比,注重突出大指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曲的主要演奏技法。演奏者右手大部分都采用“夹弹法”,利用右手无名指扎桩,弹完一个音后立刻搭到下一根弦上。尤其是大指托劈,用得更多,而且用的是大关节的力量演奏,这是不同于山东筝曲的一个明显特征,这样弹出来的音色圆润饱满、铿锵有力,河南味十足。

由于河南戏曲的演唱总是会突出字头的咬实,因此河南筝曲在连续托劈演奏中也要强调音头的重音。这样的演奏增加了乐曲的起伏感,听起来更加明快、俏丽,表现出了河南筝曲粗犷奔放的艺术特点。“游摇”是河南筝曲独特的演奏技法之一,演奏时右手大指从琴弦左侧逐渐过渡到右侧靠近前岳山处,力度由弱到强,左手则同时从“按变音”边滑边颤地放回“原位音”,弹奏时两手要配合协调,这样音色和力度均有明显的变化,大大丰富了筝的表现力。

(二)左手的演奏技术特点

河南筝自古作为伴奏说唱音乐和曲剧的乐器,由于必须要模仿声调的唱腔,所以逐渐形成了乐器自身独特的表现技法,使得河南筝在戏曲腔韵艺术与微分音程的运用上,呈现了自身风格。这种风格充分地体现在河南筝左手的技法运用上,左手利用“按、揉、滑、颤”等技法,奏出了大小颤音及上下滑音效果,装饰和润色旋律,以加强音乐的地方特色和艺术表现力,称之为“以韵补声”。

1.按音。在演奏“4”音和“7”音时,左手要同时按颤,并且按音乐要求,“4、7”两音在按弦上有时用它们的原位音高,有时是用它们的按变音。在运用按变音时,“4”音和“7”音音高分别接近于上方二度的音,即“5”音和高音“1”,产生出了装饰性上滑效果,但上滑时值要快,演奏时必须按、弹同时进行,使快按产生重音头。

2.颤音。这首曲子里的“7”不是很稳定的,大部分是游移的“7”。特别是在演奏慢板时,右手的游摇加左手的滑颤,在颤的过程中音逐渐下滑回来,因此滑和颤是要配合使用的。左手的揉颤力度比较大,手腕带动指尖上下压动,河南筝曲中的大颤音实际上是一种夸张了的大波浪揉弦,可以呈现出大小三度的装饰效果,常用于渲染气氛和情绪。

3.滑音。本曲中尤爱使用滑音,特别是大量的装饰润色下滑音效果,这除了与音律、调式、旋律特点有关外,也与方言有很大关系。从量上讲,河南筝曲在使用上下滑音如延音的处理上数量是最多的,静止的本位音很少,“徵”、“商”上多做下滑处理,“羽”、“角”上既做偏音处理,又做上下滑音处理,这是河南筝曲的独特魅力。

4.点音。左手“点”的运用使旋律别具风味,第一次出现在75小节处,此处点音的演奏情真意切,意味深长。第二次在135小节处,此处演奏则更加泼辣、豪放,作为全曲结束前的黄金点,达到了预期效果。在点音的演奏中,左手压弦要迅速、敏捷,不可产生滑音的演奏效果。

另外,该曲中“超音域”的演奏在筝史上也仅此一例,在倍高音1上再按出倍高音2和倍高音3二音,尤其是后面的九个音全部在一根弦上来完成,难度空前,很检验演奏者的音准功底。

运用以上这些左手技巧来演奏此曲目,使旋律具有河南本土方言韵味,令听众感受到中原地貌的雄浑和中原儿女的粗犷豪放之情,也是河南筝乐中最富特色的表现技法。

[1]李萌.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河南、山东古筝流派[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2004.

[2]阎爱华.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J].中国音乐学,2004(4).

[3]付明.从《汉江韵》谈河南小调筝曲[J].乐器,2009(5).

J632.32

A

1007-0125(2016)09-0078-02

猜你喜欢
曲剧滑音汉江
汉江春晓
大型河南曲剧现代戏《丹水颂》唱腔特色分析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二胡独奏曲《姑苏春晓》中滑音的运用研究(下)
汉江之歌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陈炎鑫:舞台上为梦前行的“曲剧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