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巧音(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海南 海口 571127)
戏曲舞台人物形象塑造探析
吴巧音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海南 海口 571127)
中国戏曲是一种美感艺术。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塑造主要依靠演员对剧本的理解、对角色的揣摩研究,配合化妆、舞美等元素,利用身段身韵、台词唱腔等方式完美地展现出来。戏曲舞台上人物角色的塑造重点不仅是扮相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的细节、性格特征,使其形神兼备。
戏曲;舞台;人物形象;角色;塑造
戏曲中的诸多因素集中在演员身上,并通过他们的表演在舞台上集中体现,演员创造角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台戏曲演出的质量。在戏曲剧本中,人物形象是静态存在的,平面的形象需要阅读者进行审美再创造才能确立,而将剧本中的角色搬上舞台,形成角色后,人物形象就鲜活了起来。由此可见,舞台上人物形象的创造在戏曲中至关重要。一位优秀的戏曲演员,要具备塑造形神兼备的舞台形象的能力,用自己塑造的角色打动观众,使观众对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何在戏曲舞台上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每一个戏曲演员应该悉心揣摩的课题。笔者认为,想要塑造完美的舞台人物形象,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戏剧演员在登台之前,对剧本进行整体把握是基本功课。在对剧本进行通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演员可以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对其他角色,尤其是与自己有对手戏的角色也要重点了解。通过对角色之间的交集、矛盾冲突等内容的把握,从各个角度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全方位的理解。通常在排练之前,演员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扮演好角色。戏曲的演出综合了舞美、音乐、灯光、道具、服饰、化妆等各个部门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突出角色特点,演员通过身段、唱腔等表演手段再次赋予角色生命,使其鲜活起来。因此,演员在揣摩角色时,首先要从宏观角度思考整个演出的总体形势、风格以及表演重点;其次,从微观方面,在唱腔、表演、台词上下足功夫。在面对一个角色时,演员要反复钻研剧本,琢磨人物的每一句话,从字里行间探索人物的性格,体会人物的情感,在内心形成角色的雏形。
戏曲演员表面上看是一个站在舞台上的职业,但是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时光的旅行家。戏曲演员要想塑造好一个角色,只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是不够的,要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形成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要想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需要深入地了解人物所在时代的背景和文化。
舞台形象是通过演员对于人物的感情体验创造出来的。戏曲前辈有句老话:“心得身不得不行,身得心不得亦不行”,说的是角色的塑造要达到身心统一、内外一致,才能活灵活现。一个角色的扮相、着装、妆容是对其“身”的重现,而感情的揣摩则是走进人物内心,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例如在锡剧《寻儿记》中,孙淑林一角有18年的年龄跨度,在每一个年龄段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会随着角色的经历而有所不同。在18年后的一段唱腔中,孙淑林这个角色俨然已经是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了,唱词中诉说这18年来寻儿经历的痛苦,与之后的儿不认母形成对比。演员要走进角色的内心,充分感受角色此时的感情波动,唱腔上可以采用激昂与低沉相配合的方式,将塑造人物的重点放在内心活动上,将人物的满腹辛酸表现出来,与最后的一腔悲愤形成对比,会更让观众为之动容。
戏曲演员在情感的表达上讲究真情流露,而不是程式化或者脸谱化的表演。艺术是具有感染力的,真实的艺术是富有生命力的,演员只有真正走进角色中,体会角色的真情实感,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创作,才能赋予角色生命。
在戏曲舞台上,一个角色塑造的成败往往是由细节所决定的。如果缺少了细节上的表现,无论舞美多么精致,唱腔多么专业,角色仍然会缺乏真实感。细节的刻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眼神。眼睛是心灵之窗,人物每一个细微的心理变化和内心活动都会通过眼神变化表现出来。我国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初学京剧时被自己的老师嫌弃双眼无神,梅先生为了训练眼睛,每日紧盯着飞翔的鸽子,终于练得一双清眸,眼波流转间风情万种。由此可见眼神对于塑造戏曲角色的重要性,眼神运用的好坏,体现了一个演员的内涵与基本功力的深浅。好的演员会根据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心理,运用眼神去鲜明突出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神采飞扬,令人回味、遐想。例如:《拾玉镯》中傅朋拾到玉镯,送还给孙玉姣,这时两人之间的感情交流、眉目传情都是通过眼神来表现的。
(二)动作。动作是戏曲的中心,演员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动作、舞蹈身段等外化表现出来的。以细微的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可以使角色更有生命力、更加真实。
(三)情绪。人物的喜怒哀乐、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大家闺秀的掩嘴轻笑与小家碧玉的俏皮巧笑,表达的都是喜乐的情绪,但是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却完全不同。一个“笑”字,在戏曲舞台上大有学问,如扮演《太白醉写》中的李太白时,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笑来表现醉态,这时就要看演员笑的基本功了;后面还有蔑视高力士的笑,叫高力士磨墨铺纸时的狂笑,表演时一定要开怀大笑。不同的情绪应根据角色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这样才能让戏曲人物更加灵活、有趣。
戏曲人物的成功塑造需要戏曲演员多年的经验累积和不断地学习,目前我国致力于发展文化事业,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作为文化瑰宝,也将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中发展壮大。随着中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的戏曲文化也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这对于戏曲工作者尤其是戏曲演员而言,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需要不断地磨练和学习。
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是一个戏曲演员成长和成功的首要条件。中国的戏曲艺术就是程式艺术,它是用程式化的表演来塑造、刻画人物,所以戏曲演员必须要熟练地掌握戏曲的唱、念、做、打等艺术表现形式。戏曲演员经常“十年磨一剑”,老一辈艺术家常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训徒的口头禅,可见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根基。
其次,扩充文化知识储备。旧时代的戏曲工作者因时代的封建思想和偏见不被人重视,然而当代戏曲文化工作者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文化人士的重视。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备受瞩目,观众的目光不仅集中在演员塑造的角色身上,还聚集在舞台灯光背后,即戏曲演员的修养提高上。因此,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不断扩充知识储备,为今后的表演累积更多的能量是一个戏曲演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最后,想要走上舞台时光芒万丈,必须在走下舞台后深入生活。戏曲被很多人奉为神坛上的艺术,但是所有的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生活的累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经过生活的洗礼,塑造的人物形象就会脱离真实。因此,要想在舞台上塑造出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演员必须扎实深入生活本身,去感受和了解生活的本质。感受人与人之间、人与时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总而言之,舞台形象是表演艺术及演员本人创作的起点和结果。无论什么角色,只要把握了特点,找准了细节,投入了真挚的情感,必然能使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迸发出璀璨的火花,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戏曲艺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经历了时代的洗礼,不断地发展、沉淀、继承和创新,如今已是能够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京剧大师梅兰芳、昆曲大师龚隐雷、越剧大师王文娟等老一辈艺术家用毕生的精力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每一个戏曲文化工作者都要借鉴和学习这些艺术家老前辈们留下的经验,提高自身的基本功和自我修养,为我国戏曲传统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1]张启生.浅谈戏曲舞台上的“演员艺术”[J].黄梅戏艺术,2010(03).
[2]葛珍林.谈戏曲舞台的与时俱进[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3]朱玉宁.彼得·谢弗总体戏剧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3.
J812
A
1007-0125(2016)09-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