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到“双11”:网络媒体的推动与反思

2016-10-15 22:23马梦迪
今传媒 2016年9期
关键词:光棍节双十一

马梦迪?

"

摘 要:每年的11月11日,从一开始代表青年亚文化的光棍节,近几年被电商作为网购节,尤其淘宝网推出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创下了销售奇迹。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对“双十一”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奇观化的仪式和狂欢。在大肆宣传的同时,它们并没有失掉媒体作为把关人的角色作用,对这一新闻奇观进行了批评和反思。网络新闻媒体从一开始对“双十一”仪式狂欢的符号化建构,到后来产生了对这一仪式狂欢的反思批评,是一种积极的转向。

关键词:双十一;网络新闻媒体;传播仪式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44-02

“双十一”,即每年的11月11日——光棍节,从二十年前大学校园中流行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到后来从校园流传向社会,并于近些年被各大电商作为促销活动的噱头,己成为几近全民皆知的网购节日。反观“双十一”的流行,除了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移动媒体上流行的抢红包、晒单、段子等或有组织或自发的网民狂欢的推动,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对“双十一”的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奇观化的仪式和狂欢,但在大肆宣传的同时,它们并没有失掉媒体作为把关人的角色作用,对这一新闻奇观进行了批评和反思。本文将梳理从2009年至2015年网络新闻媒体对“双十一”的报道,摘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篇报道,具体阐述和梳理网络新闻媒体在对“双十一”报道中从推动到反思的这一转向。

一、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

新闻的本质是什么呢?从仪式的层面看,“它并不是对世界的记叙,而是描绘戏剧性力量与行动的舞台”;“新闻的阅读与写作,是一种仪式化行为,更是一种戏剧化行为,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并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对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的描述。[1]”凯瑞称,就像一个布道士声称世界如何运转,而我们该怎样在其中生活和工作一样,媒体刊播的消息并不仅仅是为了描述消息是什么,而它创造什么是消息[2]。这种嵌入式广告的呼吁也引起想象世界中的戏剧性变化——一个想象的世界被当成一个想当然的、存在的、逼真的世界,并因此成为存在。从传递观的角度,在媒体上由符号描述呈现的假设真实而造成的人们现实生活的烦恼在不断增长,由符号描述造成的人们行为上的烦恼也同样在不断增长。

网络空间的媒介仪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媒介报道的仪式性内容(如“双十一”),媒介报道该内容时使用的仪式化方式(如固定的用法、名称、新语汇等),以及媒介本身成为了一种仪式或集体庆典(如微博抢红包、微信晒单)。在中国,典型的媒介仪式化事件大部分是媒介报道的仪式化方式,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参与某种共同性活动或者某一事件,最终形成一种象征性活动或者象征性符号的过程,这种“媒介仪式”只有在现代社会媒介环境之下才能产生 [3]。而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网络新闻媒体在这种网络空间的媒介仪式行为下,对“双十一”造节运动的传播与态度转变。

二、“双十一”的网络新闻报道

各大互联网新闻门户网站在“双十一”当天或前后都对其进行了报道,这里对2009年至2015年相关报道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1、2可见,从2009年到2015年,纵观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易、新浪、搜狐、腾讯等新闻门户网站对“双十一”的报道,网络上新闻媒体报道量呈上升趋势,且从原来的仅仅只是商家广告营销软文变为媒体对“双十一”的直观报道或批判性评论,其中也陆续出现了像“双12”、“消费时点”、“物流潮”、“退货潮”、“剁手族”、“双11晚会”等因“双十一”生发出的新词和新的社会现象,以及网络新闻媒体对“双十一”报道由大肆宣传到理性批判的一种转向。

不过,与往年送玫瑰花、有意思的小食品小礼品不同的是,2015年淘宝商城隆重推出的“双11”正品半价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眼球,也让许多人将选购礼品的目光转移到了这里。

(摘自《淘宝“双11”半价正品 成光棍节送礼新宠》,腾讯新闻2009年11月11日 )

这是新闻门户网站对淘宝“双十一”较早的一篇报道。此时的“双十一”仅仅是淘宝商城的一个尝试,远远没有成为后来的现象,而新闻媒体对此的宣传力度也不大。2009年11月11日前对“双十一”的专门报道几乎很难找到,而报道的内容也将“双十一”描述成了光棍或非光棍们选购礼品希望“脱单”的节日,依然有着“11.11”光棍节原本的意义。

淘宝商城的购物狂欢能否成为拉动消费市场的一阵强心剂呢?据了解,从11月1日开始,每天有超过1000万件的商品被热情的消费者放入他们在淘宝商城的收藏夹。

(摘自《10小时破10亿 淘宝商城“双11”大促创销售奇迹》,人民网2011年11月11日 )

这是权威新闻网站在2011年当天对“双十一”的一篇报道。2011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已由2010年的9.36亿元跃升到33.6亿元,文章用正面的赞许语调描述了“双十一”的成功与对市场的积极意义,从标题也可以看出报道具有的煽动性和对狂欢的赞叹。“双十一”逐渐由原来的单身人士脱单的“光棍节”变为了与“中秋”、“圣诞”、“春节”齐名的四大购物节之一,文中提到的“拉动消费市场”、“CPI”等字眼也表明了媒体逐渐意识到“双十一”不仅在商业层面而且在国家层面上的社会经济意义。

现在有关电商价格欺诈的投诉很多,这样的所谓“网购狂欢”已经变了味。

“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天猫,其他都是舞台群众演员。”

(摘自《天猫成双11促销最大赢家 专家质疑网购狂欢变味》,光明网2012年11月11日 )

这是权威新闻网站在2012年当天对“双十一”的一篇报道。2012年“双十一”当日支付宝交易额实现飞速增长,达到191亿元,其中包括天猫商城132亿元,淘宝59亿元;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文中除了开头对“双十一”创造了中国零售新纪录的说明,主要对“双11”价格虚低、网页瘫痪、支付困难、商品缺货、先涨后降、物流爆仓等问题的反思,以及文末提到“双十一”作为“舞台”的特性,上演的是一年一次的奇观化、仪式性的狂欢。

摘 要: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却浓墨重彩的对类型片中“侠”精神进行了另类解读,将原本平行共处的类型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适时的糅合在了一起。电影《老炮儿》透过关注主体自身传递的“侠”精神的演绎、关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表达、关注个体与其生存境遇间形成的复杂、多面的张力,关注个体对自身及存在的反观和对空间变化的体验,映射出中国电影对于本土精神中个体人性本真表达的缺失和渴求。

关键词:本土文化;人性;“侠”精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41-02

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语言的艺术,它是舶来品,又是不同文化融合的产物,它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每一个国家的电影文化都体现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同时新旧时代的文化裂隙也为电影文化的突破寻到一抹希望。

电影《老炮儿》作为本土文化浓厚的现实主义电影,以其对当下社会及社会个体的高度关注而成为2015年中国贺岁档电影的赢家,虽然它反映的是当下社会中边缘个体的生活现实,但却足以观照到现实社会中作为个体在特定境遇中,所散发的人性本真。老炮儿六哥、闷三儿和灯罩儿等人挥刀时的勇毅和憋屈无奈的奔驰,散发出的是人类共同的美好品格与某种人性的缺陷,不完美中的真实反而与时下观众产生共鸣,导演这样的设定也将老炮儿变成了一种文化,将这些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儿变的仗义、耿直、执着、有阅历、真性情、讲规矩,同时又规避又隐喻地表达了这群经常进炮局的老炮儿为了尊严拼命挣扎和努力的人性本真,这也是现代社会个体一直在寻觅的真性情。

一、现实镜语中的场景变幻:从“老炮儿”到“文化”到“人性”真实

管虎说:“老炮是文化,是精神,是一种原本拥有的被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逼退蚕食的人性本真。[1]”所以对于管虎的《老炮儿》而言,它关注的并不是张学军这个人物本身,而是他在新旧时空之间形成的特别的个性张力及人性光辉。

影片中,走在北京胡同里的张学军无论是面对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小偷,还是相互认识熟悉的胡同片警,他都能游刃有余,有一种“我的地盘我说了算”的精气神,可是,当他离开胡同,乘坐地铁去看儿子,话语行为的无意识表现,看出了旧时代的老炮儿和现代都市环境的格格不入。这是一种内心表达诉求的尴尬,这些场景在试图引发受众的延伸思考。

同时电影《老炮儿》正在透过张学军最大化的关注人在生存环境中蕴含的值得我们尊崇的价值的反思。张学军与儿子的隔阂、与富二代小飞的对抗是他与这个时代据理力争的表现,所以他有自己的规矩、仁义、道理、做人的底线、信念,这些久已缺失的价值理念以及被憋屈的生活状态让隐藏在可见背后的不可见的人性本真无以遮蔽地裸露在真实的现实环境中,同时又被放大到银幕外的受众视域之中,此刻的人物是感人且真实的,形象似真似假,让受众看到了已经被文化表象淹没的人性本身。

从创作本身而言,电影《老炮儿》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一人一世界,最终成就了一个独特的创意。“老炮儿”,一个人或一群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被无视和遗忘的新时代里带着矛盾冲突和戏剧悬念在现代镜语中完成了划时代的完美更替,最后将现代人最缺失的一种情怀、信仰、英雄主义透过“老炮儿”人性化的表现凸显出来,即便人物是边缘化的个体,依旧能引发受众的反思自觉。

在普世的文化惯例认同中,电影《老炮儿》将人物设计在现代都市北京胡同里,让已逝去的老北京文化精神再次回归荧屏。六哥、闷三儿、灯罩儿等人在影片中从始至终使用着标准的北京话,就像在集体为传统精神发声,在现代都市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文化趣味和文化价值观通过《老炮儿》的独特叙事理念和精细的细节编织,让隐藏在个体背后的那个时代精神有意又无意地让观众感受着,北京文化作为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一支被受众所熟悉和认同,导演管虎将50、60年代的北京文化中最具文化趣味和价值的本土文化特色集中投射在张学军这个人物身上,让人物先行,在现代化的今天让人们对传统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并透过这个文化现象反观现代人在都市中对于人性本真的思考。

在电影《老炮儿》中,导演管虎关注的是边缘化的小人物的命运,但不同的是,《老炮儿》中设定的典型人物及典型环境更具有现实主义意义。

北京胡同,作为一种典型的城市景观,体现了城市新旧时代交替的特征,夹杂在高楼林立中的北京胡同,是老北京人对已逝去时代能够坚守下来的最后一块阵地,胡同文化里的建筑、商业、景观的再现都将胡同文化的生态问题和胡同里人的生存状态问题与电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典型环境的塑造直接或间接的折射出在时代裂隙中的典型人物的生存状态,而浓重且地道的京腔让北京文化中的文化趣味显得轻松调皮,让人物焦虑的内心得到短暂的释放。“茬架懂吗?”“敛吧!敛吧!”“老头,你是猴子请来逗比的吗?”“要不要一起拉三轮,一趟一张。”“嗅蜜”“没流儿 ”“左了”等老北京话对于个体人性的表达多了一份感情的张力,也赋予个体人性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让人不经意间会想到现代城市里被边缘化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人性最真处是否也有一份坚持和温情,正是这份情谊让都市变的更加温暖。

二、电影本土化精神的价值预设(缺失和渴求)

用管虎自己的话说:“我一直认为我们的社会发展的特别快,在这么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上很多事就被遗忘了,就是你没勇气拿出来讨论它,它就变不成文化留下来,所以我不是为父辈们做什么老炮儿的事,我觉得是人的尊严被忽视了,是这么一个命题”[2]。所以《老炮儿》出现了,它将作者所要表达的传统文化精神细腻的杂糅在电影的微小符号中,通过一人一世界,四条辅线一个主事件逐一展开。上映之后影片好评不断,影片有效地向观众灌输了影片所要传达的某种文化观念,这是一种久违且缺失的、人们都在追寻却又触不可及的东西,是电影创作者通过叙事把自己的文化观念灌输给观众的一种表达,具有极其强的现实主义意义。

猜你喜欢
光棍节双十一
光棍节
一个秀恩爱会打折(骨折)的日子
脱光大计划
无能为力等
独自一人不对称
八仙共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