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3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6-10-15 02:57:24李琳夏荧陈喆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6年9期
关键词:年龄段例数途径

李琳 夏荧 陈喆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湖南 衡阳421000)

某院3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李琳夏荧陈喆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湖南 衡阳42100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上报的371例ADR报告按照ADR分级、患者性别、年龄、一般情况、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ADR预后、ADR因果关系评价、上报人职业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1例ADR报告中,60~70岁年龄段发生ADR的比例最高(91例,24.53%),抗微生物类药物ADR发生例数最多(134例,34.3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例数最多(234例,63.07%),ADR的临床表现中累及的器官、系统最多的是消化系统(119例,25.16%)。结论:临床用药应关注个体差异,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监测,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及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ADR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增加。本文对某三甲医院呈报的371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期降低或避免严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1 资料和方法

取某三甲医院2014-2015年度收集的ADR报告,先剔除资料不完整的报告,再根据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剔除ADR因果评价中显示为无关的报告,得371例ADR报告。以该371例ADR报告为分析对象,按照ADR分级、患者性别、年龄、一般情况、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ADR预后、ADR因果关系评价、上报人职业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论

2.1 ADR分级

371例ADR报告中,一般的ADR共计上报310例,占总数的83.56%;严重的ADR共计上报61例,占总数的16.44%。

2.2 患者性别、年龄

371例ADR报告中,男187例,女184例,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发生ADR的年龄分布详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

2.3 患者一般情况

371例 ADR报告中,42例有抗菌药物过敏史,17例有肝病史,2例有消化道病史,1例有肾病史,37例有吸烟史,22例有饮酒史,其中19例有上述两种及以上情况。

2.4 发生ADR的药物种类

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对发生ADR的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引起ADR的药物类别及例数见表2。

表2 引起ADR的药物类别及分布

2.5 发生ADR的给药途径

按照药物的给药途径对发生的ADR进行统计,引起ADR的给药途径分析见表3。

表3 引起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2.6 ADR的临床表现

按照药物发生ADR时的具体临床表现对ADR病例进行分类统计,ADR的临床表现类别及例数见表4。

表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7 ADR预后

绝大多数ADR在停用可疑药品并给予对症治疗后都会好转或治愈,只有极少数严重ADR可能导致后遗症甚至死亡。371例ADR中,治愈94例,好转243例,未好转7例,不详26例,无死亡病例,仅有1例严重ADR留有后遗症。

2.8 ADR因果关系评价

371例ADR报告中,ADR与使用药物间的因果关系为肯定的有5例,很可能的有143例,可能的有220例,可能无关的3例。

2.9 上报人职业

在371例ADR上报者的职业中,药师上报274例,占73.85%;护士上报75例,占20.22%;医生上报22例,占5.93%。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与ADR的关系

报告中男女比例非常接近。由本次收集的ADR报告分析,371例ADR发生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其中60~ 70岁年龄段发生ADR的比例最高,占总例数24.53%。而60岁以上年龄段的老年人ADR发生率占总报告例数的4成以上,这与许多已报道的相关报告结论相符[1]。同时,由于中国现阶段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倾向严重,且根据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43.8%[2]。老年患者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的问题,与此同时,慢性病的长期联合用药又有加重肝肾负担的弊端。这可能就是老年患者ADR报告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的原因[3-4]。从报告中还可以发现,4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ADR发生率要明显升高。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医师在临床用药中,加强对中老年人的用药观察,以降低ADR的发生[5]。

3.2 药品种类与ADR的关系

从报告整体分析,抗微生物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的ADR发生数量比较突出,分别占报告总数的34.36%和17.44%。抗微生物药物ADR的高发可能是其临床用量大及易诱发变态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6]。而心血管系统药物ADR的高发可能与其使用人群年龄偏大且多长期联合用药有关[7]。

3.3 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

经统计分析,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例数最多,有234例,占63.07%;其次为口服用药,有118例,占31.80%。上述两种途径发生ADR例数最多,这与静脉给药及口服是临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关。另外,静脉滴注给药多用于住院或门诊留院观察的患者,ADR报告率高于其他用药途径[8-9]。建议临床医师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尽量减少静脉给药。

3.4 ADR的临床表现

由表4可见,ADR的临床表现中,累及的器官、系统中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和皮肤及附件。这可能由于这几个器官、系统的ADR发作时间短,症状明显,与药物的相关性容易引起注意而得以报告的缘故。

[1]赵宁民,李晓天,秦玉花,等.100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4):412-413.

[2]叶小青,徐娟.人口结构、环境质量与居民健康支出[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48-50.

[3]李瑶,刘秀琼,许娟,等.某院138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5,12(12):50-52.

[4]潘恩媛,安益国,蒋磊.17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8):1091-1093.

[5]曾腾亿.我院1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89-92.

[6]曹伟灵,陈连剑.386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今日药学,2010,20(10):43-46.

[7]赵光纯,张艳丽.3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73-74.

[8]谭乐俊,王萌,朱彦.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3889-3898.

[9]郭玉姝,王媛媛,韦劲,等.3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5,12(6):45-48.

Analysis of 371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ed in A Hospital

Li Lin,Xia Ying,Chen Zhe(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unan Hengyang 421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and provide a basis for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Methods:A total of 371 cases of ADRs reported in a third-level grade-A hospital in 2015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for the data on grade of ADRs,gender,age and general status of patients,kinds of drugs involved,route of administration,clinical manifestation,prognosis and causality assessment of ADRs and the professions of the reporters.Results:Of the 371 cases of ADRs,91(24.53%)appeared in the patients at ages of 60 to 70 years,134(34.36%)were caused by antimicrobial drugs,and 234(63.07%)by intravenous drip. Most(119 cases,25.16%)of the ADRs involved in the digestive system.Conclusion: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in clinical drug use,while the monitoring on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s should be strengthened,and the appropriat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selected in order to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Rs.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Report;Analysis;Rational Drug Use

10.3969/j.issn.1672-5433.2016.09.010

2016-05-11)

陈喆,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通讯作者E-mail:2728519173@qq.com

猜你喜欢
年龄段例数途径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更正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