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养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0-14 02:06车鑫浩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人

车鑫浩

摘 要:

当今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所需解决的问题自然会非常繁多。从北京养老机构的“一床难求”现象,可以清晰地看出现今社会养老院的数量之不足,于是便衍生出相关的社区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机构。为此,研究了社区养老,重点研究其不足之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从而确保社区养老稳定的发展。如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大家赐教。

关键词:

社区养老;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5302

据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3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78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19亿,呈逐年上升趋势,养老负担之重,由此可见一斑。在当今社会,人们迫于压力,极端追求个人利益促使亲情淡化,自私冷漠,导致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能力越来越脆弱,家庭养老功能日益萎缩。在城市,年轻人大多都出去工作,刚退休的老人则担当了给儿女洗衣做饭带孩子的家庭责任,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而年轻人照顾老人的时间,也只有等到节假日,与老人的时间聚少离多,特别是高龄老人,大多数时间只能是老两口相依为命,相互慰藉;在农村,老年人生活更是悲惨,一般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老年人除了照看孩子,料理家务,更要应付繁重的田间劳动,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是在饥寒交迫、痛苦折磨中死去。由此可见,老人数量的日益增长,为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然而社会资源毕竟有限,要想解决如此庞大的养老问题,必须采取一些其他的解决措施,所以油然而生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即社区养老。

所谓社区养老,就是通过政府经济扶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新型养老模式。

1 中国养老存在的问题

养老存在问题:面对中国现今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政府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众多决问题的方法中,一定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来自政府方面的养老压力,还有的是现今养老机构的不完善所带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中国养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以下就是中国养老的具体问题:

(1)城区养老“一床难求”。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虽然是必然的现象,尽管如此,养老机构床位像如今如此紧缺也是不合理的一种现象。养老院床位数与老年人数比例严重失衡,公办的养老机构只能满足部分人需求,民办的养老机构更趋向于利益。

(2)养老机构生活设施不够完善。中国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占地面积十分有限,虽然解决了老人基本生活问题,但是,一些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却不到位。国家规定“十六个一”的建设:一片绿地、一圈肉猪、一间娱乐活动室、一间医务室、一处室外活动场地、一项院办支柱经济项目等,普通的公办养老机构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

(3)养老机构内存在专业人员队伍严重缺乏的现象。现在陪护人员大多没有工作技能,年龄偏大,同时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虽然经过简单培训,但接受能力差,观念陈旧,与老人多元化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2 实行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社会上存在很多的社会福利院以及相关的养老机构,这些养老机构均是通过政府方面的控制得以运转,在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近年来面对老年人口不断膨胀的政府来说压力相当之大,使得现今社会很多养老院出现爆满的现象。尽管现实情况如此,但是还是要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于是不得不开辟新的途径“社区养老”。社区养老的出现从宏观上解决了相当大的养老问题,而在其不断的发展完善后现在已被社会上大多数人认可,起到了很好的正面作用,究竟实行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在于何处,将从社会、老年人本身、家庭等方面进行研究:

(1)社会的需要。人口老龄化是中国面临的问题,养老的方式不能仅靠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随着我国家庭规模和功能的改变,家庭状况越来越向小型化发展,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两种养老方式与中国深远的文化积淀产生冲突,必然与社会产生矛盾。

(2)老人心理的需要。人到老年,由于生理机能的老化,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情感。很多老人并不觉得养老院是块福地,认为是被社会和家庭所抛弃的人群,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院养老的方式就不适合老年人心理需要。

(3)家庭经济的需要。养老院养老的收费相对较高,对不同情况的老人收费也有所差别。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老年人,每位老人收取800元和600元护理费用,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每位老人收取1000元护理费用,对于没有工作、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来说,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也是养老院养老方式不能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

(4)从社会化养老机构需求量来看。目前我国社会养老机构数量较少,難以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就需要开发新的养老机构来解决养老问题。

(5)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要求。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社区养老服务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此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3 社区养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之处

任何一项制度在其初期运行时都会处于试探阶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弥补自身的不足,社区养老也不例外。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中国社区养老开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其制定的相关措施,运行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发展到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人们在实践中寻找经验,从而化解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社区养老大概存在以下这些问题,有待解决:

(1)基础设施比较差,服务水平低。由于收费偏高并且现有的养老机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很低;老年人在衣食住行所需场所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存在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社区养老机构对设施建设不够重视。社区养老机构负责人对基础设施这方面的服务了解得比较浅显,没有切身体会老年人实际的生活需要,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所需场所没有深入考虑,所以导致老年人对机构服务不是很满意。

(2)观念认识不到位。面对人口老龄化,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落后。没有把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不强。面对如此情形可能的原因是管理者没有经历老年生活观念不能得以提高。社会上一些职能部门在对相关机构进行管理是没有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观念意识比较淡薄,从而致使观念不到位的基础上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

(3)社区服务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目前在我国养老服务业工作的大部分是一些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或知识培训的人,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同时,社区服务志愿者人数偏少,参与度不高,这同样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由此可见,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机构人员应认真分析服务人员的实际情况。然而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机构人员没意识到专业人员与普通人员对照顾老人方面的区别。不同的专业护理人员会为老人带来怎样不同的服务效果,机构人员可以将普通照顾人员与专业照顾人员分成两组,对其布置相同的任务,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经过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的工作成果,并普及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意识。

(4)资金投入仍显不足。近年来,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普遍开始重视民生问题,对社区老年事业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但与日益增长的养老助老实际需求相比,各地涉老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社区老年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养老意识尚未形成气候,养老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民间资金涉足不多,民办养老助老机构数量少,档次低。什么原因导致资金投入的不足,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很多管理者对大量投入资金心存疑虑。有一部分人员在选择投入资金数量多少时选择了少量投资,认为大量投资是一种物质浪费,可以保证其老年人基本的生活所需即可,不需要投入太多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活动,从而显得机构服务比简单易。

(5)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老年人在离退职以后,需要以合理的消闲来调节诸多方面的不适应。除了要有较好的物质条件之外,更需要有较高层次的文化与精神生活,可在这些方面绝大多数老年社区服务内容比较缺乏,除了一些简单游戏之外,高品位的文化服务比较少,以至于许多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感情寂寞和无助的心理,不利于老年健康。而这个问题的出现恰恰是由于管理者不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认为老年人只需吃饱穿暖即可,并没有太多的精力从事一些娱乐活动,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太了解,而事实上老年人恰恰需要更多的精神服务以及娱乐活动,度过一个快乐充满希望的晚年,而如何发展一些项目来开发老人们的兴趣则需进一步筹划。

4 解决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

要想更好更完美的做好社区养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找寻它的不足之处和过人之处,要对其缺点进行相当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将社区养老发展到最好。要想做到这一点,势必会经历相当漫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观摩思考,想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1)倡导新型的养老观念,促进老人观念转变。如今老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享受,更渴望情感上的关爱和心灵上的充实,仅靠国家社保制度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促进老人的养老观念变化,接受各種新型的养老观念。只有改变老人的养老观念,让他们认为社区居家养老不是儿女的不孝不养,只是不同风格的养老,而非不同行为的养老。

(2)拓宽社区养老资金投入,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把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制度,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另一方面走社会化道路,以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人才引进等为杠杆,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社区老年人服务事业。同时,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对一些附加服务收取一定费用。

(3)建立专业服务队伍,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专业社工人才的培训、评估及激励机制,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老年人生理学、心理学和护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取得上岗服务资格。同时,要鼓励和支持社区单位、居民、大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老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4)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老年活动。社区要注重对辖区内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组建老年业余文体队伍,举办文艺会演、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心理减

压等活动,开设社区老年课堂,以满足老年人开发智力、充实知识、陶冶情操、强健身心的需要,使老年人老有所学,学有所得。

(5)提供平台,实现老有所为。设立老年人才市

场,尽管老人已退休,他们同时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和

工作经验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老年群体是一个蕴含着极大开发价值的人力资源群体,尤其是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这一方面能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需求,同时能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收入,减轻经济负担。

5 对完善社区养老提出的几点建议

尽管现今社区养老运行的非常完美,但还是有些不足之处,要想使其将来发展得更好就必须完善更多细小的方面。针对中国社区养老的运行现状,还需弥补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建立及完善社区养老体系。一方面老人可以在家得到上门服务外,还应有一些休闲娱乐场所,老人们在无聊时可以彼此聊天、娱乐。同时政府也应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建立为老人服务的信息系统,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2)完善社区的医疗保健功能。在社区建立针对老人的医疗机构,该机构能为老人在平日进行医疗保健,并配套相应的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专业陪护,在老人生病时进行护理,减少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3)社区居委会设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站,建立为老服务队伍和义工志愿者队伍。指定工作人员负责不同方面的工作,如宣传动员,受理服务申请,搞好入户调查,初步确定服务对象等等。

6 结论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进入老年期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阶段。今天我们面对养老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提供足够的食品给老年人免除饥饿而度过晚年,也不仅仅是如何使老年人有安居之处,相反的,温饱并不是老年人最需要的,而最需要的是在获得基本生存条件下,参与社会的发展,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我们相信,随着社区养老模式的不断推广,更多的老年人将从孤独中解脱出来从而愉快地安度晚年,众多子女们将更加安心于工作,政府也能够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更加需要关爱的人群中去,和谐社会的建立也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蒋月.社会保障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董克.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郭秀亮.浅探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J].福建学刊,1997,(1):13.

[4]方乐华.社会保障法论[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5]连玉明.2004中国数字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6]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家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

[7]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1).

[8]钟明钊.社会保障制度法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