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
摘 要 以往的民生新闻事件的报道一般都是通过一些传统的采访和写稿等工作来实现的。而在新时期背景下,新闻事件的报道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和新型的报道形式都用于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要求报道出各种真实的消息,同时还要采取多种表现形式,以便把事件表现得更加逼真,并丰富其中的相关内容。基于此,文章就新媒体视野下民生新闻事件的报道提出了新的解决策略,希望为更好地描述各类新闻事件,并对新闻事件进行准确的报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媒体;民生问题;报道;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9-0156-02
21世纪新闻报道趋于多元化,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十分关注民生事件的报道。就整个媒体界来说,首先是由人在传播信息,然后也是由人在接受信息,所以整个信息传播过程都是人自觉能动行为的表现。浙江大学的徐烈教授曾经也说过:“世界再大,终究由人组成,世界再繁复,都由人民大众所铸就,把人说透了,真相也就水到渠成。”由于人性的复杂和性格的多面性,导致民生事件报道很容易受到报道者主观意愿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民生报道中的失真性惹人诟病,尤其是在我国民生事件报道的失真现象十分严重。消费时代的来临,以及网络成为了主流媒体,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报道民生事件,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民生问题的报道上,他们认为以民生问题为切入点,更能够吸引观众和读者,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1 民生问题的报道的策略
1.1 加强民生事件报道的亲和力
应该树立媒体从业人员为公众服务的意识。现在有些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民生事件报道的时候,总是喜欢将自己摆放在较高的位置,无视台下观众的说话,也不与观众进行交流,仅仅是把自己与民生事件之间的互动当作是台上唯一的活动,长此以往,打消观众们的积极性,影响民生事件的亲和力。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让他们时刻谨记自己是为公众说话,自己是代表公众与民生事件进行互动,久而久之便能够抓住公众的喜好,也会增加节目的亲和力和民生事件的影响力。其次,善用新媒体技术增加观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日常化渗透,改变着受众感知与应用信息的方式,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信息需求的深入研究的必要与迫切。这就意味着以往由于缺乏技术支持,人们很少对自己关注的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而現在新媒体的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观众可以在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从而使得民生事件更加具有亲和力。
1.2 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
民生事件报道主要是让人民群众更加关注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事,起到示范和教化作用,所以其社会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的是社会上一些大众关注的问题。那么如果媒体从业人员本身不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那么他们创造出来的民生事件也只不过是被媒体进行改造以后的事件,不带有任何的社会责任。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媒体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其商业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解放,但是绝对的自由有时会导致文明的丧失,所以有许多媒体从业人员为一己之私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使得社会文明不复存在。那么只有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约束他们的行为。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才可以使民生事件的报道更加准确和科学。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媒体从业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并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将对人们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时刻警惕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可以随意地发表言论。值得一提的是,负责任的媒体从业人员不应该盲目迎合受众的浅层次需求,应该尽可能的给观众带来一些具有高质量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情趣的作品,恪守受众者的公共价值和利益,体现出伟大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正如哈姆林克所言:“责任是指对同行、新闻源以及客户的一种职业态度,也是指媒体对自己的报道负责。”
1.3 重视民生事件的细节报道
民生问题不同于其他新闻报道,其传播方式也当然不相同,其他新闻报道注重的是时效性,希望能够第一时间让观众了解事情的真相。而民生事件报道却不同,民生事件报道主要对广大民众的精神和品质进行描述,是一种通过事件来了解在事件背后的人的一种科学报道方式,所以细节报道是民生事件报道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因为明确、具体和特定的细节描写最能够唤起观众者的兴趣、引发观众关注。而且能够有力的表现出民生事件的内心活动,以及传神的刻画出民生事件的精神和品质,使民生事件的报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对于民生事件报道来说,细节也可以成为一种直观性信息,作为一种真实的客观的存在,将民生事件的感觉直接告诉观众,以此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
2 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民生事件报道已经开始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新闻工作本身的复杂化,使得在民生事件报道也有其不足的一面,为弥补这些不足,笔者提出了加强民生事件报道的亲和力,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民生事件的细节报道等一系列措施,希望对民生事件报道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有益
参考。
参考文献
[1]朱沙.融媒时代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生存[J].青年记者,2012(2):73-75.
[2]董丽霞.报纸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思路[J].中国地市报人,2011(10):8-9.
[3]杨洁.报纸民生新闻与网络宣传的优势互动[J].中国地市报人,2011(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