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坤
第一部分 杂说:“匠人情怀”的方方面面
追求卓越:
各行各业要弘扬工匠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李克强
温情:
匠人的消失,是工业时代代替农耕文明的必然现象。可是随着匠人的消失,那种温暖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物品上都带有人的气息的那种美好,都消失了。
——申赋渔《匠人》
专业: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5年。
——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
甘于寂寞:
人在各种职业当中,都要有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
——陈道明
实战:
无论哪一件事情,无论哪一种行业,只要从头到尾一直做,一直做,自然会形成一种动人之处、一种热情和一种坚持,这就是实战。
——侯孝贤
第二部分 故事:过“独具匠心”的生活
匠人主妇与商人主妇
(旁观者——戚薇跟孙小红的大学室友)
戚薇跟孙小红是大学的上下铺,无所不谈的闺蜜。
两个姑娘家境、容貌、成绩都相当,大学时都失恋过一次,实习单位还是同一家。
大学毕业,戚薇遵照父母的意思,进入本市一家“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国营厂。孙小红则选择南下,去一家“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的日资企业。
……
一晃六七年过去,大家聚少离多。有趣的是,这二人都在30岁的门槛上被家人逼着相亲。结婚时,戚薇口口声声 “嫁对人就找到金饭碗”;孙小红则准备婚礼一毕就重返职场。
命运弄人,孙小红意外怀孕又意外流产,只能在家休养。戚薇遇到企业倒闭,安心做全职主妇。
这段时期,戚薇春风满面、甜得发腻;孙小红则面色憔悴,焦虑纠结,对自己过去的职场成就“打水漂”,耿耿于怀。我们常劝她:“养好身体,以你的才干与心气,重返哪个职场不会东山再起呢?”
……
约莫过了一年,两人几乎同时怀孕。戚薇没啥反应,照样出国旅游,吃啥啥香;孙小红吐得一塌糊涂,躺在床上保胎4个月,屁股上的针眼像筛子一样。戚薇顺产时,孙小红难产,孩子在保温箱躺了两个月;老公又被调到下级县,用普通的公务员工资养3个人,难免拮据。
同学们都说:“戚薇好命,什么都顺;小红苦命,坎坷悲催。”
……
或是因为忙碌,孙小红好几年没参加同学聚会。听说她的老公调回本市,又升了科长,生活应该惬意一点儿。戚薇说孙小红的时候,总带着几分不解:
“她比上班的人忙多了!研究食谱、学习烘焙、自学中医课程,还要考心理师资质。周末,她常把孩子寄在我家,自己去上昂贵的理财课。你们注意没?她更新博文和发朋友圈的时间常在凌晨?早晨5点就起来健身……”
同学们一阵唏嘘,说爱跟自己“较劲”的女人好可悲,把原可以云淡风轻的日子过得像打仗一样!
相比而言,大家更羡慕戚薇的生活。她像一个精明的商人般,懂得该投资的时候投资、该享受的时候享受。孙小红呢,则像一个埋头苦干的匠人,不合时宜地在那里精雕细琢,一点儿不懂得享受。
从前年开始,戚薇镀金般的生活忽然逆转。被股市吞去大半家财,老公生意不顺,消沉、易怒;孩子又提前进入青春期,厌学、逃学;保姆辞职加之婆婆中风……面临着生活的重重考验,戚薇好像惊弓之鸟,忽然间老了10岁。
最难的日子,孙小红伸出援手。她以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戚薇重找信心,还帮助她的孩子纾解心中的压力。她教戚薇用艾灸、按摩、食疗等方式帮助婆婆,又介绍好的康复师、钟点工给她。她还动用资源,帮戚薇的孩子换了学校……
戚薇感觉自己简直不认识孙小红了!她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此理性、智慧、充满能力又低调内敛?经常一语点破梦中人!比如说自己理财失败吧,孙小红引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钢的话说:
“炒股是有风险的,而且是专业的。没有4个电脑屏放在那儿,你都没资格炒股!”
一句话就把戚薇的问题戳穿——结婚10年,戚薇还是大学时那个跟着感觉走的“傻白甜”,她以为可以绕过生活的磕磕碰碰,其实只是来得晚些罢了。
我曾听孙小红说,她对婚姻是一种匠人的态度——说俗点儿,就是“别把家庭主妇不当职业”。既然,职场上不敬业会被淘汰,为何不对自己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呢?她多年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自己修炼得如此之美好!
近年来,她偶尔出现在同学聚会时总像个“励志姐”。盈盈一握的细腰、几乎未变的容颜、温柔体贴的丈夫,勤勉懂事的儿子,还有那越来越上档次的穿着与座驾,都让人好生羡慕。最让人羡慕的是,她充满智慧,我们遇到什么纠结,跟她一聊就豁然开朗。
旁观者感言:戚薇跟孙小红的经历,颇应了那句老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对婚姻、对生活,持有“利益最大化”的商人态度,还是“静心埋头、精益求精”的匠人态度呢?每个人的选择,多少会影响到后半生的际遇吧。
女神经和女神
(齐欢好 35岁 事业单位员工)
我读小学那会儿,全城风靡电视剧《封神榜》。我妈常指着屏幕上的“妲己脸”骂我小姨:
“搞文艺,要天生有那么一张脸。既然没天赋,你就别折腾了,快点嫁好不好?”
那个年代,没有“女文青”这个词。在小城中年妇女的词汇中,小姨这种一门心思学跳舞、不安分守己去相亲的女孩儿,就叫“神经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姨都是父母给我励志的反面教材:找对象挑肥拣瘦、一定要找有艺术细胞的男人、好端端的工作辞掉做个体户、成天跳舞还是那么矮胖挫……
其实,小姨粗短身材,笨手笨脚,真不是那块跟艺术沾边的料儿,但她总乐呵呵地说:“我喜欢,我乐意,我跳舞就开心!”
我读小学那会儿,小姨开的舞蹈用品店总在亏。她每次跟我妈借钱的时候,总被训斥。不过,从她奕奕放光的眼神里,我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黯淡与纠结。
许多年后,跳遍大江南北的广场舞里唱:“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彩……”小姨真像一朵云彩那样,不安分、不识趣、不将就、愣头愣脑地、卯足劲儿只做一件事儿。
我读高中的时候,全民健身在小城渐渐流行。小姨成为县城第一位广场舞教练。她每天拉着音箱、穿着舞蹈服、化着舞台装,在最中心地段的位置,带着一群比自己年长好多的大妈们跳。
同学说:“看,你姨又出来‘风骚了!”
容易脸红的我,好几年去学校上晚自习时,都走路绕开广场。
20年前的县城文化,无法包容小姨这种不结婚的“女神经”。有人赶她们走、有人指指戳戳、有人拉电闸,还有人说小姨骗钱。小姨依旧跳得欢,自己跟着录影带学,学了再教别人。我们的上级市和省城有舞蹈培训,她停下店里生意去“进修”。那阵子,正是“下海人猛捞钱”的好时机。然而,小姨的店基本收支平衡。我妈骂她:“心思若有半点儿用来赚钱,恐怕早成暴发户了。”
小姨则说:“暴发又咋样?还不是一样吃喝拉撒跳……”
小姨40岁的时候才结婚。她嫁了一位丧偶的中学老师,他也是舞蹈发烧友。两人情投意合,每天草草吃过晚饭就去广场“上班”。夫妻将伦巴、恰恰、交际舞都融合进广场舞来,所率领的舞蹈队伍也有了更多男性加盟。渐渐地,小城对广场舞越来越宽容,许多社区活动都邀请他们夫妻登台表演。
小姨的舞蹈用品店,发展成“融网店、实体店、音乐培训、舞蹈考级”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小城的家长们不知咋了,纷纷将女孩送来学舞蹈、男孩送来学钢琴。小姨将杂事全部交给员工,一门心思扎入义务的舞蹈教学中。
……
在同龄人纷纷进入更年期时,小姨进入了黄金时代。岁月真把“女神经”变成了“女神”——她不但是女企业家、舞蹈老师,还成为受人尊敬的县人大代表。
随着多年的锻炼,她的身材越来越好,天赋的不足被后天的努力弥补了。她跟姨夫屡屡比赛获奖,还去省电视台参加“舞蹈综艺节目选秀”。
那天,我们一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小姨容光焕发地圆“明星梦”。恰好手机新闻爆出“傅艺伟吸毒”的丑闻。
我感慨说:“她可是想当年咱们的女神啊!”
我妈叹了一口气,大彻大悟地说:“人在年轻时长得太美、走得太顺、拥有太多,未必能承受中年后的下坡路;像你小姨这种要啥没啥、不招人待见、一根筋走到底的神经病,反而成了令人尊敬的人……”
采访手记:在民间,很多卯足毕生心血在做一件事的人,往往“先天不足”——她们既不是手工生产者,也不是知识分子。她们既不为钱,也不为名,就是为了“开心”。这种乐在其中的孜孜不倦,铸造了“匠人情怀”,也塑造了真正的“成功女性”!
尊重“匠人”,请买单
(周威武 35岁 资深导游)
一朋友到家来吃饭,惊叹于我家厨具的精致,一定要询问价格。
当知道一只碗要500块时,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家真有钱。
当我告诉她买碗的人是我妈时,她瞪大眼睛,仿佛我们是外星人。她想了一会儿,揣测说:“你妈是富家千金?”
其实,我妈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手脚麻利的她,不是忙读书就是忙家务,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小时候条件差,我家水泥的地面上几乎没灰尘,赤脚走半天,脚底板还是干干净净。用来存放东西的纸箱竹篓,永远都是崭新的。停电的夜晚,我妈能从一片黑暗中熟练地摸出一根针来。家里大小的物件和摆设早绘成我妈脑海中的地图,因为她这人有个毛病——不肯将就。
她就要将没人细看的《备课本》写得堪比字帖;就要一个礼拜给我编出7种不同的发式;就要攒几年的钱去买一件大衣……
感谢她,让我在工薪家庭长大,却一点儿也不自卑也不苟且。对于美,对于独具匠心,对于热爱细节,如果你享受过,追求过,是会上瘾的。
……
后来,我工作了,也成为一名精致生活的倡导者,经常买一些别人看来“华而不实”的东西。
我和老公曾带我妈去香港购物,原本预算1万块给她买一个LV。转了一圈后,我妈在一家小众化的精品店里,看上一只标价3000多元的手绘包。
我老公有点儿不理解,问:“妈,你花这钱谁知道啊,连Logo都没有,人家以为是地摊货呢。”
我妈任性地大手一挥:“我自己付账!”
……
很多个场合,我妈都背那个包。她从不告诉别人这包的价格,只是在同样背包去菜场的一群阿姨们中间,我妈有一种鹤立鸡群的与众不同。
在我妈的熏陶下,家人们都喜欢“匠心独具”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贵有的便宜,然而都有很强的设计感。每次使用的时候,你会感到这些东西有一种超越自身的价值,就像我妈的那个包一样,貌似浪费,其实背了十几年。
近年来,我经常带团去欧洲。我发现中国的一些游客,只会认名牌,很少会欣赏手工匠人的工作。
我所谓的“欣赏”,不仅指站在那里围观并叫好,而是愿意掏腰包用钞票来肯定人家的才情与劳动。
我服务的很多游客都有钱,却在审美上异常吝啬。或许是从小穷惯了、将就惯了、粗糙惯了,他们总能给自己的“只看不买”找到理由——“性价比不高、我觉得不值、坑游客啊”……
我经常跟人分享我妈的理念——越是买匠心独具的东西,越能将我们与他人区分开来。当这些物件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的眼睛会觉得美,你的手能感受到质感,这是工匠们耗费半生甚至一生才有的技术积累,是我们看不到的付出与劳动。
比如,那一盏漂亮的骨瓷碗,我每次用都欣赏它的美,总要把饭菜烧得色香味俱全,才配得上如此美好的容器。这种近乎于“私人定制”的审美与精致,让我觉得活着,自己就值得被好好对待,就一定要好好吃饭犒赏自己……
编稿人点评:在两会上,总理提到“鼓励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与百姓生活的契合点在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当我们抵制地摊货、提倡精简生活、购物少而精时,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制造”!
第三部分 辣评——懂匠心、不苟且、会生活
如今,“情怀”作为热门词,貌似是“大女人”与“小女人”的分水岭、“达人”与“庸人”的分界线。我们说,无论啥样的情怀最终都要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匠人情怀”就是鼓舞姐妹们,对生活认真一点儿、对审美较真一点儿、把工作磨得更细一点儿、将关系经营更美一点儿、为“高大上”买单爽快一点儿……
终其一生,我们可能无法成为专家,却能成为“生活家”。用一种“匠人的心态”去生活,甘于寂寞、追求细节、带着热情与坚持去发掘美、去乐在其中,我们一定且行且歌,越活越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