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52)李文 李宁燕 李薇 王卫
社区卫生服务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为一体的卫生服务[1]。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2]。北京市西城区总面积为50.7平方公里,社区卫生服务总人数为1 521 906人[1]。北京市西城区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掌握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推动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更好的开展,西城区于2014年开展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调查工作。
1.1 调查对象 北京市西城区18岁以上常住人口。
1.2 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西城区下属的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50位居民,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随机抽取30位居民开展调查。
1.3 调查内容 借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手册》,通过专家深访、居民深访等,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知度(包括:是否知道社区周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认知、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对家庭保健员的认知与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获取社区卫生服务资讯的方式等。此次调查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来反映问卷信度,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52,信度较好;经过专家深访与座谈会论证,一致认为问卷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也符合要求[3]。
1.4 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然后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值的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知度最终换算成百分制,以便于比较。
2.1 一般情况 实际共完成有效问卷2716份。男性1188份(43.7%),女性1528份(56.3%);25岁及以下共74份(2.7%)、26~35岁共187份(6.9%)、36~45岁共273份(10.1%)、46~55岁共399份(14.7%)、56岁及以上共1783份(65.6%);本地共2477份(91.2%),外地共239份(8.8%);具体情况见附表1。
2.2 认知度情况 2014年西城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得分为61.24分(百分制)。北区居民得分(65.25)要高于南区(55.73)。从机构类型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得分(63.36)要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60.76)。从性别来看,女性的得分(64.72)要高于男性(56.79)。从年龄段来看,25岁及以下的年龄组人群认知度最低(25.95),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度有上升的趋势。从户口来看,本地居民的得分较高(63.35分),外地居民的表现较差(34.87分)。从文化程度来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认知度也有上升的趋势,大专及以上者得分最高(64.86分)。上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P值<0.05)(见附表2)。
附表1 基本人口特征
附表2 认知度情况
附表3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内容的认知情况 [n(%)]
2.3 具体内容的认知情况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如:打针输液、取药等)知晓率较高,均超过了95%;对公共卫生服务则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于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中医药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分别为92.0%、79.8%、82.2%、55.6%、81.9%、86.6%。另外,39.8%的居民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长服务时间到晚上八点”;69.9%的居民知道“家庭保健员”;27.4%的居民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自助健康小屋”;78.9%的居民知道“家庭医生式服务”,其中:“对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居民提供上门服务”所占比例最高,为73.0%,其他依次是“对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并提供健康建议”(41.5%)、“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知识宣传”(53.3%)、“对不同居民、分别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39.0%)。在“获取社区卫生服务的资讯”方面,“离我家很近,本来就知道”占比最高,为51.7%;其他主要是“社区医生、居委会的各种活动”(51.7%)、“社区宣传栏、海报、横幅等”(49.6%)、“亲戚朋友介绍”(24.6%)、“路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到的”(19.2%)等(见附表3)。
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为一体[4]。
社区卫生服务是第一线卫生接触,知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国内大量研究证实,提高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知晓度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5]。西城区居民对于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中医药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分别为92.0%、79.8%、82.2%、55.6%、81.9%、86.6%。与杜甲珺[6](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免费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为85.88%)、王栋[7](居民对六位一体的知晓率为78.3%)、陈洁[8](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为91.2%)、彭倩[9](18岁以上调查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知晓率为78.10%)研究类似。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为79.0%,略高于罗红艳于2011年所做的研究(知晓率为76.0%)[10]。居民对自助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小屋)知晓率最低(27.4%)。影响社区卫生服务认知度的因素是多重的,方差分析显示:北区、女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岁及以上、本地、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认知度较高。
社区卫生服务贴近社区,51.7%的居民表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我家很近,本来就知道”,应把社区作为宣传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海报、横幅等形式,开发适合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内容来开展宣传。而24.6%的居民表示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说明存在一定范围的二级传播现象,应注意挖掘社区中的意见领袖,通过家庭保健员等活动,提高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发挥其影响力,开展人际传播[11]。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可通过健康讲座、悬挂横幅、在墙壁张贴宣传材料、制作可携带的折页、电子屏幕滚动信息等方式,对患者和居民进行宣教。还应针对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个性化的传播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