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88-02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学生在开始接触物理绝大多数是被新奇实验和现象所吸引,激发了兴趣,形成求知欲望,逐步被教师引入的,但是初中生受其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制约,这种兴趣往往是短暂的,随着学习深人,遇到较为抽象和理性的物理知识的增加,这种直接兴趣也随之慢慢散失,积极性也在下降,当兴趣殆尽时,学习便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因此如何在物理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已经形成起来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提高,成为实际上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以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导入新课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形成思索求知欲望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设计一些新奇的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第一节课"引言"时,为了真正让学生感到物理有趣,激发求知欲望,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如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在大试管装满水,放入小试管后倒过来,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来,反而上升,学生观看这些现象后发现与原来想法不一样,产生了疑惑和兴趣。再有把一个自制的小线圈放入架铁丝支架的蹄形磁铁中,接上电池,发现小线圈飞快地转动起来,一个小型电动机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思维活跃了,觉得物理不但有趣,还有用。可见精心设计符合课题的有趣实验,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积极求知的欲望。
2.加强和改进课堂演示实验,使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明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奇的实验只是从感性上引发的直接兴趣,并不能从理性上形成认识兴趣,是短暂的,并非每节课都能做到,而日常教学中更多需要学生掌握的是理论知识,是研究物理的方法,当这些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听不懂,就会造成学习障碍时,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开始下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配合教学的演示实验,合理地进行改进,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理解概念,认识规律,排除学习障碍,让知识容易懂,是发展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又如在讲解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可用一张扑克牌代替木块,把实验装置呈现在一块直立的实验板上,更加直观提高可见度,由于扑克牌很轻可以忽略重力和支持力的影响,更容易直观地看到只受两个力的情况;再则当用剪刀剪开扑克牌时,正好演示两个力没有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物体不能平衡的现象。演示实验改进后与书本不同本身就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另一方面明了的演示,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学生听懂了课堂内容,学得轻松了,兴趣也就高了。再如,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时,是根据水柱产生的压强推导出的,学生对水柱感到抽象不好理解,造成听课障碍。为了让学生能有直观认识,可以用一张透明塑料片做一个长方体柱体,放入水中,塑料柱竖直地飘浮在水中,柱体内正好围成一根水柱,很直观,容易理解。总之,演示实验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兴趣,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排除听课过程中的障碍,使学生听课思路顺畅,能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兴趣也就得以发展,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
3.积极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提供足够器材,让学生大胆试验、探究、培养学习兴趣
单纯的观察演示实验,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抑制了学生那跃跃欲试想自行动手的欲望时,学习兴趣也会开始削减,因此积极开展分组实验,满足学生动手的欲望,也是提高兴趣的有效方法。教材中的分组实验,往往是验证性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提高了兴趣,但是随着实验次数增多会越显得单调,没有创意,当实验验证完毕后兴趣也就开始消失了。由于器材限制,思维活跃的学生兴趣受到抑制得不到发展,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在分组实验中多提供一些器材,多提出一些可探究性实验课题,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余地和施展空间,通过对问题的猜想,制定方案,选择器材,进行试验,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实验中,除已有器材外,再提供矿泉水瓶和豆浆,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如何只用天平测一瓶豆浆的密度方案,并进行实验测量;在研究"浮力"问题时,问学生有哪些方法可以测出浮力,试试看哪种方法最简单?选用什么器材?在这样的实验中学生的想象空间大了,实验欲望强了,兴趣更浓厚。再如初三物理测电阻实验,提供了电流表和电压表,学生很容易测出电阻值,如果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更深的实验课题:只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如何测另一个未知的电阻?只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又如何测另一个未知的电阻?通过此类开放性的实验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验课题,更广的动手空间,不仅巩固已有的知识,又获得新知识,学生思维活跃了,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物理学习更加投入,兴趣更浓厚,更持久。
4.在第二课堂开展制作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学、好动、富有幻想,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开展课外实验,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第二课堂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如进行"纸锅烧水"、"小孔成像"、"筷子提米"等小实验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新奇,又巩固了课堂知识。进行"橡筋测力计"、"潜水艇"、"水果电池"等小制作,能有效地增长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物理基本知识。同时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给以真切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此外,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室外物理实践活动,也是增强学生兴趣、巩固课堂知识的好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进人大自然,自己动手进行一些测量性实验和调查性实验,觉得知识并不神秘,许多的物理知识就运用在身边。开展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在实践中巩固了物理基础知识、运用了基本原理、提高了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
总而言之,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物理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对概念的引人、呈现、深化,规律的揭示等等进行精心设计实验,以实验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学生想学、爱好、学好、用好物理的目的。